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1|回复: 0

[军事] 《出鞘》2019-08-09:挥鞭策马趁斜晖:大八轮后解放军是否还有必要发展六轮装甲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10 0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挥鞭策马趁斜晖:大八轮后解放军是否还有必要发展六轮装甲车
新浪军事  2019年08月09日


1.png
8月6日“国际军事比赛-2019”新疆库尔勒赛区,由中国、俄罗斯和埃及等七国防空导弹班组所组成的参赛队伍,参加了由中国陆军承办的“晴空”技能赛。在这场比赛中,包括中国在内的六个国家参赛,除俄罗斯外其余五国均使用由中方提供的92A轮式装甲车、95式自动步枪和前卫-2便携式防空导弹。由于基于08式8X8轮式步战车底盘发展来的大八轮装甲车族已经陆续列装我军合成旅,网络上也有一些人对于我军此次赛事依然使用6X6的92A轮式装甲车略有疑问。那么本期《出鞘》我们就来谈谈有了大八轮,我军是否继续发展六轮装甲车。



2.png
92A轮式装甲车是在92轮式底盘上发展而来的轮式装甲输送车,主要是将后者的25毫米炮换成了12.7毫米机枪。重量的减轻,使得92A轮式装甲车的机动性要比92轮式步战车要好,但其他方面的性能则与92轮式步战车基本相当,比如前面和侧面装甲就仍然是以抵御7.62毫米穿甲弹近距离射击的标准设计的。



3.png
92轮式装甲车是我军第一种在技术上发展得较为成熟的轮式装甲车,其是在WZ523轮式装甲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包括沿用了后者的驾驶室在前、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在中、乘员舱在后的总体布局,但改变了后者沿用自越野卡车的不等轴距布局,从而使得92轮式装甲车的机动性、通过性和平稳性得到了大幅提高。



4.png
92轮式装甲车在我陆军装备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长期以来,我军缺乏一款真正的轮式装甲车,彼时我军的摩步师大多数情况下仅依靠军卡运送步兵,抵达战区后步兵下车徒步作战。上世纪50年代由于西藏平叛的作战需要,我军曾在苏制吉尔157越野车的基础上,研制了WZ533轮式装甲车。由于WZ533仍然保留了吉尔越野车的底盘和动力,仅仅将驾驶室和车厢等部位用装甲钢板保护了起来,严格算起来只能称为装甲汽车,并无大用。



5.png
在60年代建设机械化部队的背景下,我国又在解放CA30型越野卡车的底盘基础上,取消WZ533装甲汽车的有大梁结构形式,即直接改用钢板制成新的骨架,并和车体焊接在一起,研制成功WZ521式装甲车。虽然它已经不是原始的装甲汽车了,但仍然存在不少技术问题,比如发动机右移和降低位置后,就始终未能很好地解决散热问题。



6.png
上面两款装甲车由于均带着不少汽车的影子,因此一般被划分为中国的第一代轮式装甲车,性能尚距我军要求较远。之后由于70中苏关系紧张,面对苏联在中苏边境部署的BTR系列轮式装甲车的压力,我军又把研制第二代轮式装甲车的任务摆上了台面。这时期的世界轮式装甲车已经脱离了在汽车底盘上进行改装的传统思路,而是开始依托汽车技术和零件研制轮式装甲车。这便是我国在70年代开始研制的、可满足三北地区伴随坦克部队作战的第二代轮式装甲车——WZ522。



7.png
由于立项时处于特殊时期,加之中国工业条件所限,新型轮式步战车的研制过程并不顺利。与第一代轮式装甲车相比,WZ522体现出了以下若干优势:包括采用8*8轮式结构,以及采用双横臂独立悬挂等。采用8*8轮式结构的代价是,为了降低技术风险,WZ522不得不继续采用动力舱前置的布局。



8.png
然而,这款所谓的第二代轮式装甲车的动力系统问题很大,首先为了在动力舱前置布局的背景下,降低对第一桥的负载而不得不将发动机后移,这就造成动力舱空间狭小,并间接导致散热出现问题;其次它的机动能力也难以满足在三北地区伴随坦克部队快速机动;最后它的底盘承载能力偏低,也导致其功能拓展受限。而1980年后,有关部门就我军装备体系中是否急需轮式装甲车辆进行了争论,这也导致该车在完成全部设计与试验后未能定型。



9-compressed.jpg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再次启动了第二代轮式装甲车的研制进程,这便是WZ523。WZ523与之前的轮式装甲车不同的是,该型车改用动力舱在驾驶室后方布置的布局方案,并采用了动力更为强劲的道依茨风冷柴油机。虽然最后被正式定型,不过由于其沿用了原越野卡车的不等轴距布局,该车的越野能力还是较差。



10.png
为此,国内再次开始了新型等轴距轮式装甲车的研制工作,这便是后来的92轮式装甲车,又称WZ551装甲车。92轮式装甲车在沿用前型布局和发动机的情况下,还采用了德国生产的5S-lllGPA型机械式变速箱,加上还装有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都使得这款轮式装甲车的越野机动性能,相较前型有了很大提高。



11.png
当然,92轮式装甲车依然还有不少问题,比如简单的火控系统导致其并不具备在运动中进行瞄准射击的能力,同时夜战能力也存在明显不足。此外由于采用了中央轴系传动,轴系占用了较大的车体高度,一方面提高了车辆重心,影响了越野性能,另一方面由于提高了车辆高度,也导致车辆被击中的概率增加了。



12.png
鉴于92式轮式装甲车已无法胜任中国陆军未来作战要求。08式8X8轮式装甲车便应运而生。ZBL-08轮式装甲车首次亮相是在2009年的国庆阅兵式上,由首支列装“大八轮”的部队——原陆军第54集团军的成员驾驶。随着我军中型合成旅对大八轮的运用日趋成熟,基于其8X8底盘的各类衍生车型也是接二连三问世。在2018年的珠海航展上,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甚至堪称“丧心病狂”地将155mm榴弹炮塔装在大八轮底盘上,并冠以SH11型轮式榴弹炮的名义对外出口。



13.png
纵观世界主流的轮式装甲车族,目前使用8X8轮式底盘的装甲车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与6X6底盘相比,8X8底盘的衍生装甲车拥有更强的搭载性能,不仅是可搭载更多的步兵作战,在动力充足的前提下,更大的车体空间为其搭配不同武器及加强防护性能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充裕的车体空间也意味着可以装配更多的电子设备,提升部队在信息化条件下打赢战争的能力。目前,大八轮装甲车族已经装备我军数字化合成营,成为我军信息化作战的开路先锋。



14.png
然而,6X6轮式装甲车仍在发挥其应有的活力。2017年,中国军网刊登了一张解放军新型6X6轮式装甲车的照片,说明中国正在测试一款新的基本车辆设计来取代92轮式装甲车。这款新式6×6轮式装甲车的部分细节很像08式8X8轮式装甲车,与瑞士摩瓦哥公司的最新版“剪刀鱼”有诸多共同点。美国战略之页网站曾认为,中国正逐渐抛弃它使用了很长时间的俄罗斯战车设计而转向西方车型。笔者认为,这种6X6轮式装甲车相较大八轮来讲,在使用成本上更为适合投入低烈度的镇暴、维护治安等行动,未来除用于出口外,也可装备解放军驻港部队及驻外联合国维和部队等。



15.png
回到本次国际军事比赛-2019的库尔勒赛场上来说,我军提供92式而不是08式步兵战车用作比赛车辆,除保密考虑外,赛事成本也是一大原因。这次在库尔勒举行的“苏沃洛夫突击”比赛中,曾出现了津巴布韦在比赛期间损坏86A步战车的事故。 “晴空”防空技能赛同样有装甲车赛道越野环节,在激烈的速度竞争中对车辆的损伤也是不容忽视的,而旧型92式装甲车显然修理成本要低于08式。因此,让92式装甲车在其剩余不多的服役寿命发挥余热,其性价比要远优于将大八轮投入国际赛场,毕竟大八轮就算是块好钢,也还得用在刀刃上。那么本期《出鞘》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24 06:50 AM , Processed in 0.07579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