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5|回复: 0

[军事] 《出鞘》2019-08-09:辨才须待七年期:褪去神话外衣看真实的俄"猎人-B"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9 02: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辨才须待七年期:褪去神话外衣看真实的俄"猎人-B"隐身无人机
新浪军事  2019年08月09日


1.png
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俄罗斯苏霍伊公司研制的“猎人-B”重型隐身无人攻击机8月3日首飞成功。8月7日,俄罗斯国防部公开了猎人-B无人机首飞的相关视频,同时披露了这架无人机首飞的一些细节。作为俄罗斯试飞的首架隐身无人机,“猎人-B”无疑在未来作为作战飞机的同时,也要承担更多的验证角色。目前,中国的数款国产隐身无人机也不同程度上取得进展。那么 “猎人-B”未来将在俄罗斯空天军中承担怎样的角色,对于中国隐身无人机的发展又有何借鉴意义,本期《出鞘》我们就来简要分析一下。



2.png
在俄罗斯航空工业中,苏霍伊与米格可谓是一对冤家,后冷战时期,米格在与苏霍伊的竞争中屡屡受挫,如今无人机领域也不例外。早在2007年,米格公司便首次向部分俄罗斯记者展示了一款名为“鳐鱼”的飞翼布局隐身无人机全尺寸模型。鳐鱼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达10吨,翼展略超过米格-29战机,其机腹下有两个内置弹舱,米格方面称该机可挂载两枚Kh-31超音速反舰/反辐射导弹,也可挂载对地导弹对地面目标进行精确打击。



3.png
然而,米格在公布鳐鱼无人机后的十年内,这款无人机去向便成了一个谜。塔斯社曾于2018年9月报道称,米格公司已恢复鳐鱼无人机的研发工作,但至今也未见后续消息。而俄罗斯国防部则于2012年宣布“猎人”无人机开发项目,并于今年年初首次公开照片,宣布该机已在新西伯利亚飞机制造厂的试飞站完成高速滑行实验。



4.png
2018年7月,塔斯社曾报道称,根据俄国防工业界的消息人士透露,“猎人”攻击型无人机将成为第六代战机的原型机。由于彼时“猎人”无人机的真身尚未露面,俄媒这一消息也引起一番广泛讨论。然而,当“猎人”无人机无尾飞翼布局正式披露后,这型无人机能否被称为“六代机”已经显而易见了。由于无尾飞翼布局先天控制面少的问题,导致使用该布局的飞行器保持平稳飞行状态尚可,若像战斗机那样进行复杂机动无异于“空中板砖”,根本无法起到争夺制空权的作用。



5.png
实际上,飞翼布局的飞行器至今尚未有一款可用于争夺制空权的空优机型。我们对比一下美国F-117和F-22的发展路线可知,在当下的技术条件,想要完全靠机身外形实现雷达隐身对飞行性能的牺牲还是非常大的。而世界上各国目前的五代机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常规气动外形辅以隐身细节优化+隐身涂层的雷达隐身方式,只不过中美俄各自结合自身需求,对五代机隐身性能与飞行性能的取舍略有差异。



6.png
“猎人-B”无人机首飞后,俄罗斯一位无人航空开发专家在接受“今日俄罗斯”电视台采访时表示,“猎人-B”可挂载8吨弹药升空作战,几乎相当于一架战斗轰炸机。然而只要稍加思考便可以得出结论,这位专家完全是在吹嘘。苏-34的载弹量也不过8吨左右,还是靠着庞大的机身和两台AL-31F发动机才得以实现。而“猎人-B”相较F-117还要小上一圈,想要达到8吨的载弹量无疑难上加难。



7.png
就当下各国的作战定位来说,无人机大到“全球鹰”、小到各式各样的手抛式无人机,无不以侦察任务为最优先,能不能打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即使是“彩虹-4”、“翼龙-2”等国产查打一体无人机,目前真正用来打击的对象也无非是中东和非洲各派系的反对武装或恐怖分子。尽管可用于常规战争的隐身无人攻击/战斗机的确拥有广泛的研究空间,但在解决其在面对大国军队的各式防空力量略显薄弱的生存性能前,将大量精力与预算投入隐身无人攻击机的研制,并将其作为战场主攻手显然并不明智。



8.png
与“猎人-B”同样采用飞翼布局的美国X-47B舰载无人机便是这方面最好的例子。X-47B来源于美军联合无人空中战斗系统,其主要目的在于研发一种可用于侦察、压制敌军防空火力、实施电子战攻击以及作为空中精确打击平台的无人空中战斗系统。然而,X-47B自2011年首飞,并在布什号航母上先后完成弹射起飞及着舰实验后,整个项目却全部下马,而美国海军的兴趣也转移至波音MQ-25舰载无人加油机上。



9.png
X-47B下马的原因很多,包括预算等方方面面,当然,它原本也只是一个试验计划而已。但最核心的原因是,尽管X-47B成为世界上第一款完全由电脑操纵的无人机,其最大的贡献反而是证明了无人机现阶段的打击效率无法与现役攻击机/战斗轰炸机相比,而其成本却并未比有人战斗机低多少。这一缺点如果放在陆地上相对不明显,无非是个投入/产出的经济性问题。但对于X-47B这种舰载机来说,情况就严重得多:弹射器的使用频率是固定的,使用X-47B必然干扰其他舰载机的起飞效率,如果X-47B达不到与F-18E/F单架次等同甚至超出的作战效率,那么只能成为航母上“拖油瓶”式的存在。



10.png
此次首飞的“猎人-B”无人机还有一个特点:机身上开满大大小小的口子,机头两侧还伸出两只如同“触角”一般的空速管。这一设计主要是由于俄罗斯缺少飞翼布局验证机,“猎人-B”除自身的试飞任务外,还承担着苏霍伊对飞翼气动布局的科研探索任务。机身上的开口处安装了传感器,用来收集空气动力学参数数据,其科研成果既可反馈在“猎人-B”的后续改进工程上,也可应用于未来俄军飞翼飞行器。



11.png
2018年的珠海航展上,中航科技研制的彩虹-7型高空长航时隐身无人机公开展示全尺寸模型。根据此前展方的数据,彩虹-7机长约10米,翼展约22米,尺寸与“猎人-B”基本处于同一级别。作为同样采用飞翼布局的隐身无人机,彩虹-7设计伊始便定位于战略级信息保障,兼顾高价值目标打击装备。彩虹-7在实战中可利用低可探测性接近敌方阵地,截获敌方电子信号,对高价值军事目标,如指挥所、导弹发射阵地、舰船等目标实施侦察监视。同时,利用内置弹舱灵活选择反辐射导弹、空地/舰导弹、精确制导炸弹等武器,实施目标摧毁。



12.png
彩虹-7无人机的研制指标与作战定位要相对理性一些,即利用宽大的机身丰富各类侦察及电子设备的装备及使用,以战场环境侦察为主,打击能力为辅。彩虹-7的外贸型号载弹量仅有500kg,当然,这是为规避《国际导弹技术控制协定》不得不作出的妥协,超过500kg载荷的无人机等同于巡航导弹,被限制销售。如果未来基于彩虹-7无人机的基础上研制我军自用的隐身无人机,相信其载弹量会有一定提高,但总体定位仍会以侦察为主。毕竟中国空军也好,海军也好,对地精确打击平台尽管不算富裕,但相对使用无人攻击机,在现成的歼-10A、歼-11等空优战机的基础上改装对地打击能力,其成本无疑要低得多。



13.png
“猎人-B”无人机从目前看来,其验证色彩十分浓厚,对于科研领域的价值暂时大于军事领域。从短期看来,“猎人-B”最合适的军事领域发展方向,还是以隐身无人侦察机为主。一方面,一款合适的大型隐身无人侦察机可显著提升俄军信息化战争的能力,有助于俄军彻底走出苏军的影子,从“钢铁洪流”向信息化军队迈进重要一步。另一方面,俄罗斯空天军可用于“洗地”的选择实在太多,甚至连苏-57都已经在叙利亚战场进行了对地武器发射试验,在此基础上仍坚持发展大型隐身无人攻击机,带来的战斗力提升并不明显。而俄罗斯能否通过“猎人-B”的研发带动其整个无人机领域的进步,才是“猎人-B”整个项目最大的意义所在。那么本期《出鞘》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24 10:00 AM , Processed in 0.08496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