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39|回复: 2

[人世间] 《中国人的一天》第3508期:垃圾囤家发霉不分类罚钱 女大学生每天清晨逐户代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1 08: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垃圾囤家发霉不分类罚钱 女大学生每天清晨逐户代扔
中国人的一天  2019-08-01

上班族赶不上垃圾定时投放的时间,囤在家里就会发霉;老人看不懂分类标准,搞不清楚如何积分……大学生郑伊宁每天上门代收垃圾,还会在垃圾房义务帮忙,“年轻人首当其冲,城市才有新希望”。


1.jpg
郑伊宁从一位带孩子前来扔垃圾的阿姨手中接过垃圾。

清晨7点刚过,酷夏的太阳已很是毒辣,上海松江区松汇东路茸南苑小区的垃圾房外分外热闹。实施垃圾分类后,有很多居民早早前来倒垃圾。

垃圾桶旁,有一名扎着小辫戴着眼镜的女生,她一边引导,一边用手接过居民递过来的垃圾袋,随后打开垃圾袋将垃圾分类,再倒入相应的垃圾桶里,动作麻利。

撰文&摄影/睿宁 冷伟文

视频/杨宇辰 冯亨佳

出品/腾讯新闻


2.jpg
每天清晨奶奶穿上志愿者马甲,郑伊宁穿着自己的防晒服就一起前往垃圾房。

她叫郑伊宁,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药物化学系的大二学生,因为奶奶张士芳是小区居委会垃圾分类志愿者,暑假期间她也一起加入到了垃圾分类的行列。


3.jpg
郑伊宁教奶奶使用智能手机

“奶奶是垃圾分类志愿者,负责给居民绿色账户卡积分。但她用不了智能手机,我就帮她一起用手机扫积分”。像郑伊宁奶奶这样的垃圾分类志愿者在小区里有很多,有来自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也有热心的小区居民。


4.jpg
郑伊宁在帮奶奶为居民扫垃圾分类绿色账户积分。

早上7点到10点,下午5点到8点,在垃圾定时投放时间段,这些志愿者两人一组,负责统计居民垃圾分类的积分。他们通常充当着垃圾分类宣传员、监督员的角色,对没有进行垃圾分类,或者垃圾分类做得不好的居民进行劝导。


5.jpg
在垃圾箱前接垃圾分类垃圾,郑伊宁满头大汗,她只能用手臂去擦拭汗水。

这些志愿者用切身行动支持着垃圾分类。尽管酷夏时节,他们的衣衫常常被汗水浸湿。


6.jpg
在奶奶张士芳能熟练运用智能手机之后,郑伊宁又看到垃圾箱房收垃圾的阿婆总是一个人徒手接垃圾,很忙碌很辛苦。她所在的小区有1000多户居民,垃圾量非常巨大,在投放高峰期,阿婆根本忙不过来。郑伊宁只要有时间都会跟阿婆一起进行垃圾分类。对此,小区的居民赞不绝口。


7.jpg
家中摆放着邓伊宁小时候的照片和奶奶年轻时候的照片。

小郑从小父母离异,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长大,生活比较困难。


8.jpg
郑伊宁从小读书就很刻苦,为了省钱从来没有补过课,都是靠自己勤奋学习。

从高中到大学,她品学兼优,还一直做各种兼职补贴家用,是小区里出了名的乖乖女。左邻右舍也对他们一家也很是关照。


9.jpg
湿垃圾车进入了小区,环卫工人将小区里的湿垃圾搬运上车。

小郑义务为居民做垃圾分类的事情很快就在小区里传开了。很多长辈邻居们找到她和奶奶,希望暑假期间她能够提供上门代扔垃圾服务。

“我知道上学时的零花钱都是这些热心邻居间接补贴的,所以我就象征性的收取每周每户8元费用,对于老人和行动不便者不收费”。


10.jpg
郑伊宁和邻居在微信上沟通确认上门代收垃圾的时间。

现在,找郑伊宁上门代扔垃圾的居民越来越多,她每天清早会用微信跟居民确认,然后逐户上门收垃圾,再将垃圾拿到小区垃圾房分类后倒入垃圾桶,要是时间允许,她还会在垃圾房义务帮忙。


11.jpg
奶奶在一旁为居民扫积分,郑伊宁就和老婆婆在垃圾桶外做垃圾分类。

她把这看成是一种暑期社会实践,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践行垃圾分类的一种新尝试,在这个过程中她也向居民普及推广垃圾分类的知识。


12.jpg
郑伊宁对厨余垃圾进行破袋,果皮属于湿垃圾,塑料袋属于干垃圾

郑伊宁说,以前总是羡慕日本的垃圾分类做得好,现在上海也迈出了垃圾分类的第一步。我作为年轻人,在垃圾分类这件事上,应该首当其冲,这样城市才有新希望。
 楼主| 发表于 2019-8-1 08: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女大学生暑期兼职代扔垃圾,每户每周8元,老弱病残免费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1 10: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2 05:49 AM , Processed in 0.05376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