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9-7-28 05:33 PM 编辑
他大二休学跑到新疆摘野果,在祖国最西端成家立业年入百万
2019-07-27 中国人的一天
新疆帕米尔高原上的塔什库尔干,是中国版图的最西端,世界屋脊。90后周大帅在这片冰山和戈壁的世界里,用一种拥有两亿多年历史的古老植物给当地人带来了额外的收入。
2019年6月17日,周大帅在新疆喀什疏附县一个果汁压榨厂内等朋友谈合作,他一边打电话,一边查看设备。201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周大帅从湖南老家来到喀什创业,先是卖沙棘,后来又倒腾起新疆玉石。对于很多人来说,新疆喀什是一个遥远的地方,但对于周大帅来说,这里就是第二故乡。
摄影/孙晓晨
出品/腾讯新闻
2013年,周大帅在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念大二,不过他厌倦了国贸专业的课程,决定休学一年,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出于对服装设计的兴趣,他去了武汉两所大学旁听设计课程,后来又干脆一个人跑到福建找师傅学习服装打版设计。兴趣之外,周大帅觉得这是一门可以谋生的手艺。
休学后的周大帅一直过得很“任性”。 2015年,百无聊赖的周大帅来到了新疆喀什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下称:塔县)旅行,没想到要做服装设计师的梦想被这次的新疆之旅打断了。
留在塔县之前,周大帅已经绕着塔克拉玛干沙漠走了一圈。他发现戈壁滩上到处生长着一种野生果树,“第一次吃这种小果子,是我喜欢的酸酸的味道。”
周大帅回去之后在网上查询,也向当地人请教,了解到原来当地人虽然平时也会摘来吃,但食用量不多,绝大多数沙棘果子被留在了树上,被牛羊吃掉。由于塔县距离内地路途遥远,加上村民对内地市场不了解、不懂汉语,当地的村民一直面临“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窘境。
弄清楚了这种果子的价值后,周大帅决定在喀什创业,帮助当地人卖沙棘。但这并不容易。
首先周大帅要说服远在湖南老家的父母,“我妈说做这个不体面,劝我学门技术,虽然没有铁饭碗但至少饿不着”,周大帅说,“我一个人在他们不熟悉的喀什创业,他们的担忧可想而知。
其次,这种果子的生长地位于喀什以南300公里的帕米尔高原上,那里交通闭塞,当地电商环境相对滞后,快递不方便,加上果实本身不易采摘等一系列实际问题摆在了创业中的周大帅面前。
高原上的野生沙棘10月份才成熟。从6月份起,周大帅每个月都要开车跑一趟,看看那边果实的长势,并跟当地人预定野果。高原上的天气变幻莫测,一直晴好的天气突降大雪,路面结冰打滑,周大帅不得不将车停在路边,等雪花渐小才又出发。
喀什到塔县由一条314国道联通。这条通往巴基斯坦的“中巴友谊公路”上矗立着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和冰川之父慕士塔格峰,每年七、八月份气温转暖时,冰雪融水便会引发泥石流、滑坡等严重的地质灾害。这条2017年下半年通车的公路,因为地质灾害的缘故,如今仍在不断修缮。
周大帅说,第一年从喀什去塔县收果子的过程中,车队就遇到了山体滑坡。“能看到前方的山体突然开始晃动,声音非常大,接着一大片山体混着泥浆掉下来了,前面的一些大型越野车看上去就像玩具一样被冲进了沟里”,进退不得之下,周大帅只好冒险翻过发生泥石流的山体,再打电话给塔县的朋友,让他出来接,“那一次是比较幸运的,因为已经快到塔什库尔干了,如果地质灾害发生在中途,那可就麻烦了。”
6月19日下午六点,周大帅到达塔县提孜那甫乡,300公里的路他开了7个小时。在乡下,周大帅遇到了他的好朋友——塔吉克人阿力甫。阿力甫是乡政府的司机,更是周大帅创业路上的“贵人”。
周大帅说,2015年决心在喀什创业之初,果子的采摘问题让他犯了难,因为成熟的沙棘果肉软皮薄,一碰就破,人工采摘的难度非常大,费时费力。关键时刻阿力甫给周大帅支招,摘果子得在凌晨气温最低的时候才行,那时候树上的果子被冻得很硬,再用力敲打枝条,这样果子掉地上也不会烂。
2015年一整年,周大帅从塔县一共运出了八吨的野生沙棘,出乎意料的是三个月就卖光了,为他带来了一百多万元的收入。
自2016年开始,周大帅暂停了沙棘的采摘和销售,开始到处旅行。期间不断有老客户联系周大帅,问什么时候还卖沙棘。“旅行的过程中,总是有一些大姐给我发微信问我什么时候再卖,一些客户甚至不断催我回去,让我重新上线。”就是这样,在老客户的催促和期待中,暂停了一年多之后周大帅又卖起了沙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