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间》第176期:跳钢管舞的8岁女孩
凤凰图片 2019-05-29
8岁的窦曼齐跳钢管舞已经两年了,每次一哭,她都这样向妈妈解释:“我哭了只是因为疼,我还想一直学”。她有过一个理想——当飞行员,现在她又改变了想法:“进钢管舞国家队,当会跳舞的飞行员”。27岁的佳佳以前是地方税务局的工作人员,一次车祸之后,她开始比以往时候都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和身材之美。她开始北漂学钢管舞,希望有一天,能让父母看到自己的表演,告诉他们,“和你想象的不一样”。
两年前,窦曼齐被妈妈带进少年宫,原本计划学习民族舞的她却被旁边教室内一群正在学习钢管舞的大人吸引。很多家长认为钢管舞难以摆脱 “性感”和“色情”的定位,“少儿不宜”,但曼齐的妈妈窦琼没有这种心理障碍,她认为这是孩子喜欢的运动,练舞也可以锻炼身心。曼齐的爸爸也不反对。从此,窦曼齐走上了学习钢管舞之路。
济南艺术学校,曼齐在妈妈的怀里睡着了。在窦琼最初的想象里,女儿曼齐应该会跟其他小孩差不多:接受最常见的教育路径,读小学、升中学、再上大学……然而那次少年宫之行,改变了她的成长轨迹。窦曼齐好动、活泼,平日就喜欢往高处爬,窦琼说:“一开始我以为,她只是抱着玩一玩儿的心态。钢管舞对肢体力量、柔韧度和耐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很多成年人都难以坚持下去,何况一个才6岁的小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窦琼发现,女儿对钢管舞,并不只是一时半会儿的着迷。
济南艺术学校,在做准备动作的曼齐。在钢管舞训练班里,窦曼齐是最小的学员。这里没有直接针对少儿的课程,教练就删减掉舞蹈中的“性感动作”,让她跟着大人一起上课。很多高难度动作,窦曼齐做得比成年人还好。
济南艺术学校,曼齐在钢管舞台。 “有天分,进步快”,是窦琼那时听到的对女儿最多的评价,但她也无法确定,这股天分的能量究竟有多大?直至2017年的6月30日,窦曼齐参加了天津市举办的钢管舞比赛,学了不到半年钢管舞的她,竟获得了少儿组的冠军。
在母亲窦琼看来,窦曼齐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学出成绩,不仅仅是靠天分。“她每个星期都坚持上8、 9节钢管舞课,还要完成学校的功课。”参加赛前培训的那段时间,带着满身的擦伤,活泼开朗的窦曼齐开始哭了,一天要哭上好几次,哭完了就再继续训练。 每个月窦妈妈都会给曼齐准备一双新舞鞋。“这孩子太费鞋了,一看到孩子鞋用得这么快,我就知道她付出多少努力,我就心疼。”
2018年8月份,窦曼齐参加第八届中国钢管舞锦标赛,在竞技少儿组夺冠。在参加这次比赛之前,一个偶然的机会,窦琼在网上购买物品时,发现了一家叫“宁宁钢管舞”的网店,主教练是曾获世锦赛冠军的刘宁。在对线下学校做了一番了解之后,凭借对刘宁的信任,窦琼带着曼齐来到北京进行赛前集训。从此,曼齐开始更加正规地接受相关训练。刘宁为曼齐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同时也发现,曼齐的基本功是短板,在一次两次的比赛里可以扬长避短,但不是长久之计。曼齐夺冠之后,刘宁跟窦琼说,如果想在钢管舞艺术道路上走得更远,一定要加强基本功这一关。
回到济南之后,窦琼四处打听,最终选择进入济南艺术学校杂技班,让孩子专门进行基本功的训练。杂技班老师也认为曼齐是个好苗子。 2018年9月1日,窦曼齐离开原来的小学,到济南艺术学校上二年级。这是晨练结束后,曼齐(中)和小伙伴一起赶往食堂吃饭。
济南艺术学校,曼齐(左三)在靠墙做拉伸。济南艺术学校实行寄宿制,学生们每周一到周六都要在校园内学习生活。孩子们每天早上五点半就哈欠连天地爬起来,6点钟准时开始练功。练功房里不时传出“哎呦哎呦”的叫声,但很少有孩子坚持不下来的。
济南艺术学校,曼齐在进行15分钟的专项训练。刚刚进入艺术学校的前几个月,窦琼开始感受到女儿的抵触情绪,“经常哭,说想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