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高邮同学,时常跟我说起,在她们家乡,元宵节过完还有一个尾声,那便是“二月二”,此日不仅是龙抬头,亦是土地公公的生辰。元宵落了的灯要重新点上,是为“车灯”。所谓“车灯”,就是村里的男女老幼提着灯笼去土地庙上香。她童年时,村里电灯并不普及,漆黑的夜里,路上可见的,是星星点点的灯笼,鸡牛羊动物生肖,也有荷花灯桃花灯,还有从城里买来装了电池会扑闪扑闪的电子灯,仿佛银河泻地,直通往村头的土地庙。
灯笼照在人人脸上,都可见一点喜气,不张扬的那种。大家仿佛去参加一场派对——这派对没有王母娘娘蟠桃宴那样盛大,却是温馨祥和的,有点家庭聚会的样子。女人们说一点新年来来不及说的八卦;小孩在路上遇到了,便分享各自年里攒着的零食;轻轻巧巧的唧唧咋咋,新的一年,就这样真正开始了。
几乎每个村都有这样的土地庙。
那位同学如今已在国外,却总是念念不忘村口的小小的土地庙,她反复说起那土黄色的砖头,说起庙旁边一个卖猪头肉的老者,说起每次出门时母亲送别到村口,她始终不忍回头,因为一回头,便看见母亲的身影。
很多年之后,她还是会做梦,梦见母亲站在土地庙旁边,影子拉的老长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