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法医13年,平均10天就要解剖一具尸体,曾72小时没合眼
2019-05-25 中国人的一天
今年39岁的贾胜卫,是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法医室的一名法医。“法医这个职业带有神秘色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要和死人打交道,并且是非正常死去的人。” 贾胜卫说,“当在工作中面对死去的人,我脑海里面充斥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个人的情绪。”
摄影/潇湘晨报 杨旭 编辑/宝丁
出品/腾讯新闻
在长沙市第八医院法医解剖室内,贾胜卫和同事将一具女性尸体放在解剖台上。当年高考,贾胜卫以600多分考入西安交大临床医学系,后经选拔进入法医系。2006年毕业时,恰逢长沙市公安局在全国各大名校内特招法医等技术人才,贾胜卫被分配到长沙市长沙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法医室,如今已是他从事法医工作的第13个年头。
刑侦队内24小时都必须有法医值班,而设在长沙市第八医院的长沙县公安局法医门诊室是刑侦队唯一的窗口单位。
平日除了办理案件外,周一到周五,贾胜卫都会像医院的医生一样,在法医门诊室坐诊。与医生不同的是,前来的人不多,也不用看病,他的主要工作是进行伤情鉴定。
贾胜卫正在对患者的伤情进行测量采集。
伤情鉴定的报告影响着案件的走向。通过伤情鉴定来判断案件是治安案件还是刑事案件,鉴定的结论将作为法庭上的呈堂证供。贾胜卫的门诊办公桌上摆放着一本《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对伤情的鉴定要严格按照书上的标准执行。
在进入一个案件现场后,贾胜卫的神经便会进入高度紧张的状态。是自杀,他杀,还是意外,嫌疑人是否留有痕迹……每一个现场如同一张考卷,等待着法医一一解答。“我们既不能放过每一丝细节,又要避免先入为主。” 贾胜卫说。
去年国庆节期间,贾胜卫(右一)和其他负责物证的技术民警和侦查员在对一案发现场进行勘察取证,之后还要马不停蹄地对受害人尸体进行解剖。
由于岗位的专业性,他们很难被替代,在同一岗位上,一待就是十几年、几十年。一直以来,他们都默默地坚守在人民警察队伍的第一线,为警方破案提供方向和重要依据。
每次进行解剖前,贾胜卫(中)和同事都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和登记工作,确保解剖工作的万无一失,做到有据可查。
手术刀、镊子、棉签、电锯……解剖室内,种种器材已陈列在旁,穿戴好防护服、手套,贾胜卫和同事准备开始解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