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自己的婚礼上,走神了丨看客
看客 人间theLivings 2019-05-12
我参加了三场乡村婚礼。
在人们的印象中,婚礼总是热闹的,大概越热闹越好。
记录下亲朋好友喜悦的那一刻 —— 抱着这样的初衷,摄影师雷宝珠拍下了三个乡村女孩的婚礼。
而她也看见,风光之外,新娘们的神色偶有疲惫。对她们来说,婚礼也是奔波、喧闹、一些牺牲掉的浪漫构想。
透过这些细微的观察,雷宝珠发现了许多超越婚礼仪式的事,它们更庞大,像历史。
一
你会接受
比自己矮的男生吗
丽梅来自广西农村,是家里唯一的大学生,毕业后去深圳工作过两年,她心中的理想型是事业有成的西装男士。
2016年,我收到丽梅的结婚请帖,新郎是她的高中同学小杨。
 大学时期的丽梅和小杨。
8年前,小杨每天都浏览丽梅的QQ空间,于是丽梅设了访问限制。小杨打电话追问,丽梅倍感烦恼。
她不喜欢小杨,他的穷追不舍成了一种困扰。
我问丽梅为何不接受他,她反问我,你会接受一个比自己矮又不帅的男生吗?
她的家人也觉得小杨配不上她。我一直觉得他们没有可能,直到收到请柬。
 2016年冬天,二人结婚。丽梅邀请了表妹,还有要好的高中及大学同学当伴娘。
我问丽梅为什么不再等等,说不定还会遇到更合适的人。
28岁的丽梅说,她年纪到了,而且已怀孕两个月。我这才知道他们同居过,那是毕业后第二年的事。
 婚礼上堵门的伴娘团。
婚礼当天,一切都按流程顺利进行,总体上,氛围是喜庆的。
除了丽梅的几句埋怨。
去酒店接新娘时,小杨被拦在门外,要从门缝塞红包。一个红包里是100块,丽梅嘟囔着嫌少,好几个红包递进来,丽梅才同意小杨进门。
 我不知道丽梅为什么接受了小杨,只是在小杨的眼神中,清楚地看到了他对丽梅的爱和呵护。
给足红包的新郎终于进门,在新娘面前单膝跪地,依次递上戒指、项链和鲜花。
小杨进门前,伴娘们将新娘的鞋子藏好,找不到鞋,新娘就不能跟小杨走。
小杨找了半天。
 藏鞋、找鞋、给新娘穿鞋,早先为敬畏神明的习俗,现已成为婚礼过程中的娱乐环节。
穿好鞋,新娘上了婚车。40分钟 —— 这是从市内酒店到夫家村庄需要的时间。
遥遥亲友早已到达,酒席也已备好。新郎家张灯结彩,厅堂桌子上摆着酒水肉食、油灯、香案。
香案上一对硕大红烛,墙上新贴的对联写着珠联璧合、永结同心。
 进厅堂,新人要先把香案上的红烛重新插入烛台,再鞠躬祭拜。
红,是婚礼的基调。新房里的床褥帘被都是崭新的,大红香粉,一团喜气。
房间里早早摆好传统婚庆吉物:剪刀、圆镜、木尺、钱币、米花。寓意幸福圆满、天长地久。
 尺,婚姻中衡量幸福的标准,百子千孙,幸福长流。镜,圆满,对婚姻生活甜蜜美满的祝愿。剪刀,服装剪裁之用,婚后生活满是绫罗绸缎,共享荣华富贵。
丽梅和小杨的婚礼几乎没有闹洞房的环节。
也会有年轻人也会跟入新房围观,但丽梅只是休息、打扮、发喜糖。
 围观群众想看新人接吻,害羞的新人只是握了握手。  拜完堂,回到房间,丽梅有些激动,伴娘擦去她的眼泪,并帮她补妆。
丽梅休息一阵,便换下行动不便的西式白色婚纱,改穿中式红色礼服。
匆匆吃几口饭,新人开始挨桌敬酒。有许多人在等着他们。
 敬酒的丽梅和小杨。
如今,丽梅和小杨依然住在村里。小杨挣钱养家,维护爱情,丽梅在村委会做基层工作,二人买了车,儿子也快上幼儿园了。
丽梅的朋友圈不常更新,内容包括乡村日常、几张自拍、和儿子的照片。
我们偶尔电话联系,丽梅说自己最近在备考公务员,很少提起婚后的生活。
 喜宴结束。夜色中,新人在家门口送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