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9-5-5 06:11 PM 编辑
鹅眼:半夜出门、凌晨赶车,菲律宾首都上班族每天大把时间堵路上
2019-03-15 腾讯图片
大马尼拉市(Metro Manila)是以马尼拉为核心,涵盖周边15个城市及1个自治市的大型都会区,是菲律宾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中心。在菲律宾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中,大马尼拉市人口超过1500万,约37%居住在贫民区,平均每小时有60人迁入马尼拉。有机构预计,此区域人口2025年或将达3000万。在这16个城市里,每天有数百万辆汽车运行,老旧的基础设施让交通沉疴难行。【鹅眼:第211期,摄影:Eloisa Lopez,编辑:Angus】
每天披星戴月,17个小时在外面
22岁女孩贾尼斯·萨拉德在大马尼拉市一家银行总部工作,早上8点半开始上班。她通常在凌晨4:30-5:00之间从黎刹省(邻近大马尼拉市)安智波洛市的家中出发,乘坐一次火车、一次公共汽车、两次吉普尼,才能到达单位。她说:“当不想上班时,我就会想那天会损失多少钱,然后就会起床出发了。”
萨拉德所乘坐的吉普尼,是独具菲律宾特色的交通工具,由二战后美军遗留的旧吉普车改造而成,尽管是存在了几十年的老古董,但在马尼拉街头随处可见。当地人把吉普车的车厢加长并进行涂鸦,车尾打开作为乘客上下车的入口,然后就开到街上拉人载客了。
吉普尼没有站牌,招手即停,每辆车都有自己固定的线路。由于乘坐的人多,还可以卖挂票,抢不到座位的人,就这样挂在车外。
萨拉德的家只有很少的吉普尼线路覆盖,所以每次出门都跟打仗一样,赶早出门才能抢到一个座位。
在公共汽车上,晚上车的乘客也只能站着。“早上,因为大家都急着赶路避免迟到,通勤变得更加困难,真得拼命才挤上去,晚上的话回家晚了倒也没关系”,萨拉德说。
她有时选择乘火车以避开拥挤的公路交通,但开往马尼拉的火车和公交车一样拥挤,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有时候太挤,乘客会烦躁不安,空气也变得难闻,各种体味混杂在一起”。
萨拉德工作的地点在大马尼拉市东南部的城市塔吉格,这片名为博尼法西奥环球城的商业区,相当于马尼拉的“陆家嘴”,是新兴金融和中央商务区,周边分布着现代化办公大楼、整洁的道路、绿色公园和诸多学校。
当萨拉德不加班时,为了省钱,她会选择乘坐公司的免费班车到火车站。“我每月的工资几乎攒不下,除了要负担妹妹的学费,还要贴补家用,其余则花上交通和日常开销上。”
当需要加班时,萨拉德只能选择在拥挤的公共交通里穿行。
萨拉德展示与办公室同事的合影。萨拉德原本想成为教师,但为在大学毕业后尽快挣钱,推迟了申请资格考试的时间。在准备参加考试的同时,她也无法确定是否还想教书。“因为教师工资低很多,自己在银行的工作挺好,也比较轻松”。
通常每天天不亮就出门,萨拉德在晚上8:30到9:30之间才能到家,“老板知道我家有多远,上班迟到时,他会提醒我要提早30分钟出门。我很想调个部门,离家更近的地方。”
回到家的萨拉德和妹妹们一起吃着零食看电视。“当我感到压力的时候,我试着不去在意。我只是想着自己很幸运有份工作,并且每天都能安全到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