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4|回复: 0

[人世间] 小事 | 过日子,还是苏州人会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9 10: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事 | 过日子,还是苏州人会过

张佳玮 知乎日报 2019-04-09

C61F9FBC-D52E-4E75-B4E7-F42C168765CC.jpeg


人民的平均水平,很懂得过日子找趣味。


这是知乎君分享的第 955 篇小事。


题图:张佳玮/知乎

   

知友:张佳玮

  

去年初春,苏州。我要去沧浪亭,到乌鹊桥边,鞠躬问一位老太太:沧浪亭怎么走?


老太太扬手画个圈翘个兰花指,说前头走,穿过 100 医院就到了。


我道谢,走了几步,方向错了,老太太喝住我,叹口气,很自然地,又一个兰花指:


不是格,那边厢!


——我觉得,苏州的烟水气,真是举手投足间,就出来哉……


70C6F4C1-7D92-4BD5-A760-8B12289D06BD.jpeg


先前午间,朋友请我在十全街吃三虾面。


边吃着,朋友边说:苏州现在饮食新创业不易,说比起常州无锡,苏州人不太吃新花样,不时不食,老人家觉得:新花头不如传统的好吃。


我听着,想起意大利没什么星巴克,自己也没在重庆看到过海底捞。


陆文夫先生写过:老年间,苏州面馆规矩,浇头与面分盘上桌,叫做过桥……


我也偶尔想过,如用筷子在面碗与浇头碟间架一座桥,鳝丝虾仁肴肉熏鱼鸡丝牛腩叉烧自觉自愿顺桥走去到面汤里,那多好……我也跟鸡丝说了这构思,然而鸡丝并不理我。


4DDB1BE5-BDF3-4569-9BEF-D348F2D0E02A.jpeg

苏州人的精致很节制,不华丽,不妖艳。


房子自觉的带有白粉素净的气味,某几条街于是显得很干净。最好的几条街,阳光很好,绿荫葱茏,白墙黑檐但气象清新。


关于色彩,有个说道。


苏州是亚热带地区了,气候温润,草木常青,所以多白墙黑瓦,不事粉黛,却也不用担心有人觉得丧气。像北方有些地方,寒冷,草木早凋,许多墙壁会多朱红等暖色调。


植物色彩斑斓的地方,建筑色彩就可以低调清透些。


我在十年前,看到过苏州街边一句广告语,所谓「江南之春由两杯茶开始」。会心不远。


2015 年夏天,我去杭州做活动。有位外地赶去跟活动的老师很热情,活动完了,坚持要请我到一个大馆子,「吃潮州海鲜」。我推辞再三,说有笼汤包就行,老师很热情:「别客气!别客气!!怎么能让您吃汤包呢!」


我心想:真不是客气啊!都到杭州了,您请我吃碗片儿川,吃个知味观,都比吃海鲜对劲啊!


隔天到苏州,一位做电台的朋友,一句不问,直接拉我去个老馆子:


鳝糊、糯米糖藕、黄酒,临了一大盆热乎乎的肝肺汤。


我感动到热泪盈眶,真是物质和精神上都感到了知己。


F23DFF2F-627A-49A8-9624-34AF07881A01.jpeg


去年秋天,还是沧浪亭。有个活动要我发言。我壮着胆子说了几句:《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吧,才华未必多卓绝。他自己也说,那书「不过记其实情实事而已」。他那书好,主要好在记下的苏州人情好。


一个书里的例子:沈复既爱喝点小酒,又不想布置太多菜。他那名垂青史的太太芸便为他置备了一个梅花盒:


拿二寸白磁深碟六只,中间放一只,外头放五只,用灰色漆过一遍,形状摆放犹如梅花,底盖都起了凹楞,盖上有柄,形如花蒂。


把这盒子放在案头,如同一朵墨梅,覆在桌上;


打开盏看看,就如把菜装在花瓣里似的:一盒六种颜色,二三知己聚会喝酒时,可以随意从碟子里取来吃,吃完了再添——花费不多,而且好看。


这个细节,平平无奇如实道来;动人处不在他的文笔,在这点趣味。


其他诸如暖粥小菜、沧浪亭过夏、捡青苔纹石头、茶泡饭配荠卤腐乳、金母桥菜园乘凉吃螃蟹、看庙会、长桥柳阴下饮酒、兰花映墙画图影、馄饨挑子担了酒食去赏花,诸如此类,都是生活小事。


沈复没什么功名,才学也不算顶尖。主要妙在他是典型江南小市民:好热闹,喜交友。他过日子显得风雅,是因为当日苏州,整体过日子,都算有滋味。


类似于《儒林外史》里的南京,杜慎卿他们看日色西斜,见两个挑粪桶的,挑了两担空桶。歇在山上。


这一个拍那一个肩头道:「兄弟,今日的货已经卖完了,我和你到永宁泉吃一壶水,回来再到雨花台看看落照。」杜慎卿就笑:「真是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一点也不差!」


类似于汪曾祺先生说他故乡:


喝茶、吃干丝的时候,也是聊天的时候,干丝是扬州镇江一带特有的东西。压得很紧的方块豆腐干,用快刀劈成薄片,再切为细丝,即为干丝。


干丝有两种。一种是烫干丝,干丝在开水里烫后,加上好秋油、小磨麻油、金钓虾米、姜丝、青蒜末。上桌一拌,香气四溢。


一种是煮干丝,乃以鸡汤煮成,加虾米、火腿。煮干丝较俗,不如烫干丝清爽。


吃干丝必须喝浓茶。吃一筷干丝,呷一口茶,这样才能各有余味,相得益彰。有爱喝酒的,也能就干丝喝酒。早晨渴酒易醉。常言说:莫饮卯时酒,昏昏直至酉。


但是我们那里爱喝「卯酒」的人不少。这样喝茶、吃干丝,吃点心,一顿早茶要吃两个来小时。我们那里的人,过去的生活真是够悠闲的。


所谓民俗风物,也就在此:人民的平均水平,很懂得过日子找趣味。


我一个广东朋友,说「你们江浙人好会吃蟹」。我表达疑问:你们那里很会吃蟹啊!


朋友表示:「我们那里馆子里做得好,可是不像你们,随便一个阿姨妈妈,都能把个蟹剥得清洁溜溜的!」


301E8343-89DF-4CBD-B31B-2A2991764DA3.jpeg


我当年暑假在我外婆那里过,她爱拾掇个红酱凉拌面:面煮熟冷水放凉,糖酱油一拌,来点葱花,加点姜丝,就吃了。边劝我吃,边用无锡话说:


「来来快点吃,吃好了就困一忽儿。我就觉着这么吃很适意;苏州人吃个奥灶面,比这个唧噪(聒噪),好吃么是比我们好吃,过日子,还是苏州人会过……」


作为一个嫁到无锡来的常州人,她老人家对苏州的感情,大概都在这句话里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5 07:27 AM , Processed in 0.07783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