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意义上的"奶奶"该是什么形象,我不知道,但我的奶奶很不同寻常——50岁还敢捉小偷,60岁还敢爬树。她的个子很小,但胆子特别大,脑子也灵活。一些老邻居回忆起奶奶的少女时代,总会用"泼辣"来形容她。
"凶!凶得要命,什么架都敢打!"老邻居们都这么说。
奶奶是大姐,如果她不够强硬,就会有人欺负她的弟弟妹妹。生活所迫,奶奶一直都是这样,对着比她高一个头的小流氓也毫不畏惧。后来,家庭环境慢慢好转,奶奶才终于得以脱下泼辣的铠甲,变成一个温和慈爱的老人。在我的整个童年,她都是我的英雄,也是我的军师。
我急切地问奶奶:"那你要怎么办?"
我以为奶奶会大杀四方,像电视剧里演的一样英勇无敌,但她的回答让我大失所望。
"你一定要自己去解决。"奶奶斩钉截铁地说,"我是大人,不能打别人的小孩。但你不同,小孩子之间打架,这有什么?"
在事态还可以控制的时候,引导孩子去处理孩子的事,的确是正确的做法。如果大人随便插手孩子的事,可能会生出不必要的波折。但在当时,我根本没法理解奶奶的用意。我已经怕得不敢上学,她还让我自己去解决?
"我不要!"我哭得更大声了,"我搞不定他们,你去搞定他们!"
不管我怎么说,奶奶就是不松口。她把我带到麦当劳,给我点了我最喜欢的儿童乐园餐,鼓励我:"奶奶不能动手,但奶奶可以教你怎么办啊!我跟你说,不管谁打你,你都别怕,打回去就好了。谁老是打你?"
"刘小辉。"
"那就先解决刘小辉。"
"奶奶,你忘了吗?刘小辉比我高一个头啊,怎么打?"
"高一个头怎么了?"奶奶摇摇头,但我已经哭出一把鼻涕了。"你是女孩子,他和你打,打赢打输他都不光彩,还没打你就赢了一半。而且,小个子的下盘都稳,打架是优势。"
有道理是有道理,但想要做到就好难,我哭得奶奶不耐烦了,一锤定音:"叫你打回去就打回去,你怕什么?只要你打赢了刘小辉,以后谁再做什么,你也不会害怕。"
奶奶的耳朵受过伤,耳背,嗓门特别大。她说的话,半个麦当劳都能听见。当然,奶奶说的也不一定正确,但在当时,就是我的定心丸——我知道,就算我再也不能维持一个乖小孩的表象,也有人信任我、保护我。
"不过,你要是很生气的时候,绝对不能打人,因为这样很容易出事。记住,不能打人家的头。"等我冷静下来,奶奶又教我,如果是在老师面前,不管谁先动手,我都要哭着告状,给老师拉偏架的信号。
可这种信号又要怎么给呢?奶奶没说,她叫我见机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