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生做出世界最小毛衣 十多年来为上万娃娃设计衣服
2019-01-19 中国人的一天
80后上海女生加加是一名娃衣设计师,这是一个非常小众的职业。简单的说就是给娃娃设计制作衣服,但不局限于服装,还涵盖了帽子、头饰、鞋子等。与我们成人和孩子穿的衣服不同,娃娃的衣服是缩小数十倍的迷你款,设计制作的难度也更高。这些戴在加加手指上的毛衣,肩宽只有2.8厘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小的毛衣。
“我身边的非遗”特约
摄影&视频/三秒视觉工作室 编辑/丁梦硕
出品/腾讯新闻 中国手艺网
加加从小就喜欢装扮洋娃娃,把它们视为自己的朋友。学生时代,加加就给娃娃织毛衣、编辫子等各种打扮。90年代,娃娃价格不菲,加上被家长定性为“玩物丧志”,初中阶段,加加狠心把娃娃都送给了同学,但她对娃娃的热爱却从未减灭。图为加加在工作台上做娃衣。
后来加加在上大学时选择了艺术系,学艺术使她拥有了更多的想法和技能。大二那年她通过网络接触到了当时最流行的娃娃Blythe,便重新给各种娃娃做起了衣服。加加将打扮后的娃娃拍照上传到了一个“娃娃论坛”上,吸引了许多网友一起交流,甚至有粉丝要出钱买经过她打扮过的娃娃。经过多年积累,加加在网上拥有了大量的粉丝,她给娃娃做的衣服也深受欢迎。
大学毕业后,加加索性辞去了工作全职成为一名娃衣设计师。自己给娃娃设计衣服,针织、缝纫、拼布……全都难不倒她。每次做衣服之前都要先进行制版,加加在纸片上画出衣服的轮廓,然后剪成相应的图案,按照图案中的尺寸和比例来制作娃衣。
加加在做一件娃娃上衣外套。
后来她又去了东华大学进修服装,遇见了同为学服装专业的男朋友,结婚后两人就一起创业给娃娃做衣服,他们在家中开辟了一块区域成立了娃衣工作室,并有了两个孩子。
他们不定期设计更新娃衣款式,也通过网络接单,为不同娃娃爱好者设计相关尺寸的娃衣,并在圈内小有名气。时间长了,不仅身边的朋友被加加做的娃衣所吸引,甚至还有国外的粉丝也要购买加加的作品。
如今,加加做娃衣设计师已经十多年,原创设计了娃衣作品两千多件,销售量超万件。像这样的一顶猫咪帽子,集针织、刺绣、毛毡等手艺于一体,虽然工序复杂,但加加一天就能完成。
2008年左右,加加和丈夫开始做国外的订单,刚开始外国客人以为中国制造会更便宜,常常下狠刀砍价,但加加反倒是常常以超出国外的品质,获得外国客户的认可。加加说:“那时候自己心里就有一个要为中国制造出一份力的心愿。”
随着国外的客户的增多,加加开始考虑自己做的娃衣应该更有中国特色。一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加加遇到了一些来自贵州、西藏和新疆的非遗传承人。这些非遗传承人都有着独特的手艺,是我国优秀手工技艺的传承者。在非遗传承人研修班上,加加跟来自全国的非遗传承人分享自己做娃衣的经验。
加加一边学习他们宝贵的传统手工艺,一边把自己做娃衣设计的时尚理念向非遗传承人教授,两者的结合,让加加的娃衣作品更具有中国特色。
加加和爱人邀请了两位新疆的非遗传承人到工作室参观交流,加加希望自己做的娃衣能更跟传统非遗工艺有更多的结合,也希望非遗能吸收娃衣中的时尚元素。
来自新疆的两位非遗传承人在加加的工作室欣赏加加制作的一件娃衣。
加加与一位贵州刺绣的“非遗”传人合作完成的帽子,洋娃娃戴上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帽子,便成了一件极具民族特色的娃衣作品,很受外国顾客的欢迎。
加加觉得,如果能在中国非遗传统文化中找到可以与娃衣融合的点,可能会是中国非遗传统走向世界的另外一种可能。
工作多的时候,加加和爱人就在家里的工作区制作娃衣,让两个孩子在电视前看动画片。
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加加和爱人抱着孩子出去散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