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耶鲁的优秀毕业生,至少在东部新英格兰地区,人们已经忽略了这位中国青年在那个特定时代所带有的种族印记,他已经完全进入了美国人的社会。
但他把自己的余生都贡献给了华人。
面对美国的反华浪潮,李恩富开始在各处发表演讲,向美国大众讲述华人的悲惨生活和不公处境,强烈谴责排华法案。针对当时甚嚣尘上的“中国人滚开”的言论,他发表了《中国人必须留下》:
看看现如今的美国人是如何对待其他人种的吧,人们难以想像这个国度,在她诞生之初,亚伯拉罕·林肯将其立国之本归于自由。它靠着对其他民族的欺压而膨胀,这就是他所谓的自由吗?靠着建立在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压迫掠夺之上的自由吗?
后来,为了扩大自己的声音,李恩富带着孩子前往排华运动最激烈的加州——这一举动,直接断送了他的第一次婚姻。值得一提的是,伊丽莎白的祖父因李恩富是中国人而强烈反对这门婚事, 并一直拒绝给予伊丽莎白合法的财产继承权。 伊丽莎白直到离婚多年后的 1910年才凭借法庭的判决结果,勉强拿到了16万美元的应得遗产。(见 《WedChineseGetsEstate》, 载《华盛顿邮报》1910年 7月 22日第 1版)
李恩富重新失去了一切,开始漂流生活。他始终没有长期的工作,辗转于美国东 西海岸,居住过无数个城市,曾为无数家报社工作过:《哈斯布鲁克新闻报 》《东卢瑟福商报 》《美国银行家 》……为了争取华人权益,宣传自己的信念,他积极投身政治,曾一度担任伍德里奇市某市长竞选人的竞选主管。1917年,他因改写了美国国歌《星条旗 》而受到关注。
1927年,他在66岁高龄时再次失去了工作,这一次,他选择只身一人前往香港,最后一次和他的美国朋友联系是在1938年的3月29日:“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战争,一场惨无人道、野蛮的战争。日本人的飞机每日在城市上空盘旋轰炸,生命随时可能终止。”——他的生命最终停摆在了1938年,大多数人认为他死于日本人的空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