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你深爱了多年,你又何必毁了经典…
原创: 啦宝儿 一万帧电影 2018-11-13
相信不少的8090后,都是《名侦探柯南》的粉丝。
忠实粉丝自然不必多说,童年的回忆就算有关放学后跑回家,满心期待等着柯南推理的上演。
就算不是忠实粉丝,大多数也都在电视上看过几集。
其中的一些剧集,更是让给当时幼小的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
比如《图书馆杀人事件》、《蓝色古堡探索事件》、《山庄绷带怪人杀人事件》等等。

而以下这段经典开场白,更是让人烂熟于心。
我是高中生侦探工藤新一,当我跟青梅竹马的同学毛利兰一起到游乐园游玩时,却目击了黑暗组织的交易现场。当时我只顾着偷看交易,却忽略了从背后而来的另一个同伙。我被那个人强灌了毒药,等我醒来时,我的身体已经缩小了!要是让他们知道工藤新一还活着,不但我的性命难保,还会危害到我周遭的亲人。在阿笠博士的建议下,我隐瞒了身份。当小兰问及我的名字时,情急之下,我化名为江户川柯南。为了搜集那些家伙的情报,于是便住进了父亲以侦探为业的小兰家中。身体虽变小,但头脑一样棒,无所不知的名侦探,真相永远只有一个!
除了电视版动画,《名侦探柯南》于1997年开始上映剧场版动画电影,至今已经到了第22部。
这么多年了,这个系列电影最大的神奇之处就是,一路走下坡路,却还一直能深深吸引着观众。
所以当《柯南剧场版:零的执行人》上映的时候,我还是选择购买了电影票。
虽然在此之前已经知道这一部的口碑很差,但我还是不信这个邪。
看完电影之后的我,只能说,我信了。

这部电影以东京峰会作为背景。在峰会召开之前,场馆内发生了大规模爆炸案。那里,有隶属于暗中掌控全国公安警察、俗称为“零”的警察厅秘密组织的安室透的身影。秘密暗中出动的安室的神秘行动令柯南不禁感到蹊跷。
根据现场留下的作为证据的指纹,犯人被断定为曾在警视厅就职的毛利小五郎。与安室围绕小五郎的逮捕开始敌对的柯南听说了过去安室曾将嫌疑人逼至自杀的奇妙案件。随后在决定起诉小五郎的那时,在戒备森严的东京都内,同时爆发了多起难以理解的恐怖袭击。

柯南和公安警察正接近着隐藏在案件后的阴谋,峰会召开那天也被确定是大型无人探测器“天鹅”完成在火星的任务返回地球的日子。柯南经过调查,竟然发现“天鹅”被人暗中操控,即将撞向警署大楼……
是不是从剧情而言,看上去还是非常“高大上”的。什么东京峰会、探测器撞警署大楼等等。
那为什么我一点都不喜欢这部电影呢?

首先就是因为这部电影,根本脱离了柯南是一个悬疑探案系列的基本框架,成为了一部动画动作片。 我所钟爱的柯南,是像福尔摩斯一样去思考,带着我们解决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解决的杀人案件。
而不是看他飞檐走壁,沉溺于最后一分钟营救不可自拔。

其次,电影中的许多设定只停留于表面的高级,实则根本经不起推敲。 手机能控制卫星不说,最可怕的就是足球还能拦截导弹,柯南一个人就基本承包了日本的自卫防空力量。

第三,犯人的动机过于狗血。关于正义的定义有所分歧,因为一个“协助者”的“死亡”就要毁掉整个警察局,这样的动机会不会过于牵强。如果这一切用“基情”来解释,似乎还能略微通顺一点。

第四,电影的立意不够深刻。关于正义定义的讨论,并不能引起太多人的共鸣。而安室透的一句“我的恋人是国家”更是显得让人瞠目结舌。
大家要知道,柯南的剧场版,并不是一直这样糟糕的。
在2002年上映的《名侦探柯南:贝克街的亡灵》,可以堪称是整个系列的巅峰。

豆瓣评分8.8分,无数观众打出了五星好评。
即使那个时候的柯南没有经过“整容”,还是他最初的样子,也不能阻止这部电影的好看。 (以前和现在的画风突变,不少网友戏称柯南和小兰夫妇都去了趟整容医院)

电影讲述了一个贯穿古今的故事:一场有关最新游戏“茧”的发布会正在这里召开。由于迥异于以往任何一款游戏的“茧”可能一举改变全球游戏业界的价值观,发布会吸引了代表日本上流社会的政治、财经、演艺界人士,50名游戏体验者也多是他们的后代,新一的父亲、推理小说大师工藤优作由于参与故事编写,也来到现场。这边热热闹闹,游戏的研发者兼负责人坚村却被杀于地下室。坚村死前留在键盘J、T、R上的血迹令柯南想到答案可能在游戏中,他利用父亲的关系加入了体验者队伍,小兰、灰原哀等人也拿到了体验入场券。

50名体验者刚分别进入一个外型酷似蚕茧的“大型胶囊”,游戏即被自称“诺亚方舟”的人工智能控制,“诺亚方舟”称游戏将提供5个完全真实的历史场景,体验者可选择其中之一进入,被淘汰会进入休眠状态。若最后无人走到终点,他们的大脑组织皆会被摧毁,此举是为令日本社会重生。
柯南一行及几个骄横无礼的上流社会公子哥进入的是19世纪伦敦的贝克街,那里杀人犯开膛手杰克正在兴风作浪,他身上正有柯南要找的答案!而优作也在现实中正对案件展开调查……

《贝克街的亡灵》从结构上就非常巧妙。借用了“开膛手杰克”这一悬案,将观众代入了十九世纪的雾都伦敦。而在同一时间,现实世界发生的凶杀案的破解,需要以悬案作为条件。里应外合,环环相扣,节奏紧张,让观众应接不暇。
与《零的执行人》相似,《贝克街的亡灵》也选择了一个较为高级的故事背景——人工智能。这早在2002年已经属于非常新鲜的选材了。VR技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不仅让故事充满了高级感,更加增添了趣味性。

而在剧情中,开膛手杰克以及现实案件中的凶杀犯都有各自“合情合理”的杀人动机,那至少是能够让观众信服的理由。
就电影本身的立意来讲,十分具有层次感,同时每一层也都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 就比如贯穿始终的大主题:世袭制度下,政治家的孩子是官二代,还是会成为政治家;银行家的儿子是富二代,还是会成为银行家。世袭的家族企业致使那些纨绔子弟不学无术、目中无人。
如果这种世袭制不得以改变,整个国家的未来都将没有希望。

其次,教育阻碍孩子的个性发展。现代教育正在破坏孩子的创造力,把他们塑造成保守而服从的性格。
再次,小兰在关键时刻纵身一跃,与凶手“同归于尽”,完美体现了爱与信任和牺牲之间的关系,着实让人感动,也让影片升华。

所以我说,柯南的剧场版不是没有出过好作品。 只是制作方越来越会糊弄我们这些忠实的观众了。

因为无论他们拍成什么样子,我们都会去捧场,去支持。
从这一点来讲,这又能怪谁呢?
还不是我自己不争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