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见处可以改写成一组可验证的命题:
2019年10月26日
本月12日转载的《佛学导论 学佛导航》回顾摘要:
一、所有的色(固体、液体、气体、热能、动能,以及由此所形成的色身),都无法恒常存在。
二、所有的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都无法恒常存在。
三、所有的想(意识的思惟,以及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的了知),都无法恒常存在。
四、所有的行(身行、口行、意行),都无法恒常存在。
五、所有的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都无法恒常存在。
六、有一个被众人称之为“我”的心,可以在生死轮回当中保持不变的体性,它不会随着五阴而坏灭,它是永远不变的存在。五阴不是“我”,但是五阴与此“我”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有能生与所生的对应关系,五阴的种类、特征与习性也由此“我”依据过去五阴的业行所决定。
把六见处进行总结归纳就是:色受想行识都是生灭法,唯有那个不生不灭的“我”(第八识,即轮回的主体)才是常住法。明白了六见处,就知道了“五阴非我、不异我、不相在”。
六见处是佛教入门功课,也是判别真假佛法的标准。
从凡夫修到成佛,共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发起菩提心的凡夫即是初住位,破参是六住位,转依真心是七住位。对照前面的次第,明白自己在资粮位、加行位还是见道位,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好高骛远。当下的学人,绝大多数都是资粮位,向前再走一个台阶都是巨大的进步。
而最重要、最现实的阶段性的目标是至少要证声闻初果。声闻初果就是声闻见道,它有不落三恶道的功德,七返人天之后,一定能证阿罗汉。如果更好一些,还可以进求大乘见道。大乘见道就是七住位菩萨,它同时具备解脱道初果的功德,又能够入内门修行般若波罗蜜,这是成佛唯一的法门。
证初果是见地上的成就,只要放下怀疑的心态,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接受六见处、实证六见处,能现前观察五阴的无常、苦、空、非我。实证六见处就会断三缚结(我见、疑见、戒禁取见)而证得初果。能修到初果,这辈子的修行已值回票价了。
佛教的核心义理不是信仰,不是哲学、也不是思想。佛教的核心义理是一组可以验证的命题所构成的客观事实。就此部分而言,佛教是科学的,它允许不同的人反复地验证它。佛教与一般科学的差异,在于它探究的是生命终极的真相。由于对此一真相的实证(以观察、实验与逻辑推理,确定客观事实的规律),生起解脱智慧与实相智慧,行为取向随改变,最终导致忧悲苦恼的止息。
这里引用一段正传法师的读后感作为另一方面的补充说明:"证果又被吹捧的至高无上,好像证果以后,就无所不能。(这个与禅门史传记载不符,无法让所有人信服。)其实,证果本是佛教中最基本、最平常的事情。"声闻初果、破参乃至见道也都只是入门,后天积累的习气并没有破除,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修炼来完善,这是渐修。
这里是以前转载过的《六见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