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5|回复: 0

[影乐之声] 乌鸦电影|刚想骂瞎几把煽情,却被“真人真事改编”几个字震住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6 11: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刚想骂瞎几把煽情,却被“真人真事改编”几个字震住了…
原创: 写字的乌鸦  乌鸦电影  2018-11-07

上周,我们公司组织了一次体检。

体检前,我心情很复杂,一方面,担心查出什么问题,另一方面,到一个陌生环境,在陌生人面前脱衣服…

所幸的是,这次遇到的医生非常亲切,还跟我闲聊,碰到这样的医生,真是幸运。

这让我想起了一部电影:《心灵点滴》

6AE46685-9FB2-4C83-B3BA-BA78B2C8EFE4.jpeg

1971年,美国,维吉尼亚医学院。

这所医学院里的学生,被公认为是顶尖的医学高材生。

在十八九岁的年轻大学生中,亚当的身影尤为突兀,因为他已经三十好几了,居然是医学院的大一新生。


但亚当想要当一个好医生的愿望,比谁都强烈。

两年前,亚当因抑郁症住进精神病院。那是一段糟糕的经历:医生总是很不耐烦,都不正眼瞧病人,护士也总是冷嘲热讽…


亚当反而跟病友处得不错,精神病人虽然神神叨叨,但只要耐心和他们交谈,尝试去了解他们,他们就会显示出正常的情感:开心、感动、难过…

这段经历,让亚当下定决心:病好了以后,去当一名医生。


终于,亚当如愿以偿的坐进了医学院的课堂。

这时,亚当才发现,他在精神病院的遭遇,并非个例。在当时的美国,很多病患都在遭受医生的“冷暴力”。

这是因为,当时的医学界有这样一个共识:医生医治病人,要避免和病人有情感交流,这样才能保持客观判断。

可亚当却认为:病人最需要的,是关怀和鼓励。医生的“冷静”,对病人的心理和生理,有负面影响。


医学院有明文规定:大三以下的学生不允许到医院探视病人。

可是亚当不管这些,隔三差五就去医院和病人聊天,逗他们开心,听他们唠叨。

亚当说:医病很重要,医人更重要。



亚当还有一个不切实际的理想:创办一间欢乐的医院。医生和病人之间的关系不是冷冰冰的,而是有温度的。

亚当的行为遭到了同行的鄙夷,有人说他破坏规矩、投机取巧、哗众取宠,还有人骂他神经病…

他被一次次赶出病房,甚至被告上法庭…

然而,那些被他陪伴过、逗乐过、安抚过的病患,却牢牢记住了他…


这部《心灵点滴》在1998年上映,由喜剧大师罗宾·威廉姆斯主演,豆瓣得分8.5。

有网友说:缺爱的人可以感受到爱,悲观的人可以从中找到前行的力量。我希望所有学医的同学都能看看,因为你们不仅仅医身病,更是医心病。


电影中有很多细节,我们现在看来非常荒唐,却是当时医院里的常态。

比如,在精神病院里,当迷茫的亚当向医生倾吐自己的不安和绝望时,医生面无表情,毫无反应,自顾自喝咖啡。仿佛坐他对面的,是一个纸皮箱…

这让亚当很困惑:我是病人,不是犯人,我不应该获得一点点尊重吗?


医生管病人叫“几号病人”“这个糖尿病”“那个癌症”,拒绝称呼他们的名字。

电影中有这样一幕,医生们围着一个病人的小腿,热烈讨论着是否要截肢的问题...丝毫不顾忌一旁瑟瑟发抖的病人...


只有亚当,会想方设法,和病人们拉近距离,扮小丑,到儿童病房和老年病房做游戏,说笑话...

他坚持询问病人的名字,叫他们的名字,耐心回答病人的问题...


生命垂危的病人,他不强迫对方接受治疗,而是握着他的手,默默陪他走完人生旅程…


电影中有一个情节:病房里有一个久病不愈的老太太,没有家人和朋友。孤独的她总是闷闷不乐,拒绝交流,开始绝食,身体越来越差…

她的心里,藏着童年时的一个场景:妈妈每次做意大利面时,总喜欢让她捏捏面条,看看熟了没。

可是,母亲早已去世,自己也病魔缠身,日子过得黯淡无光…


于是,亚当弄来了一个充气泳池的面条,拉着老太太跳进“面条堆”里,让她捏面条,重温童年记忆...



你也许会说:这样“鸡汤”的医生,只能存在于电影里吧!

可是我要告诉你,这个医生,真实存在。

这部电影改编自美国著名的“小丑医生”的真实事迹,他的名字叫:亨特·帕奇亚当斯。

演员与人物原型


亨特·帕奇亚当斯

亨特·帕奇亚当斯从小就有两个理想:当一名医生,和小丑。

和电影中的亚当一样,亨特·帕奇亚当斯,在保证病人的生理健康情况下,对病人情绪积极干预。

他认为,病人大多忧郁,用幽默和笑声来给病人“治病”,让病人看到生活的希望,也是医生的职责。


亨特创办了私人医院,践行他的医学理念。多年来,他和朋友们以花样百出的幽默方式,走进阿富汗等50多个国家的福利院、孤儿院和农村...

他还曾来到中国黄山潜口民宅,和50多个同事一起,穿着色彩鲜艳的奇装异服,扮小丑、扮猩猩,和病人们一起载歌载舞...



众所周知,讲到医患关系这个问题,很敏感,现在的病人和医生常常被放到对立的位置上,稍有不慎,就剑拔弩张。

医患关系的紧张,有医疗体系的问题,有医生的问题,也有病人的问题。

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人在求医时,心态是微妙的。因为信息不对称,人难免会感到紧张...

这个时候,医生的一个微笑,就有可能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记得小时候去做胃镜,医生看我病历,非常同情的说:“这么小的年纪,辛苦了这孩子啊。”我顿时对治疗充满了希望…


制度和规则虽然冰冷,可是我们的交流却可以有温度。

医患之间,如果抱着彼此接纳,而不是互相忍受,那么,很多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回复“心灵点滴”
获得正版观看链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5 04:13 PM , Processed in 0.05331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