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 2018.08.06
袁立探访尘肺病农民家庭:我能做的太有限了
身为尘肺病慈善大使,袁立的身影活跃在各种尘肺病公益组织和活动中,她走访尘肺病家庭,用切身经历呼吁大家关注和帮助这个群体。
袁立在湖南省涟源市疾控中心看望尘肺病患者。她说:“这些年我见到的尘肺病人太多了,而能做的太有限了。”身为尘肺病慈善大使,袁立的身影活跃在各种尘肺病公益组织和活动中,她走访尘肺病家庭,用切身经历呼吁大家关注和帮助这个群体。(摄影/超凡 《中国人的一天》第3140期)
5月中旬,袁立和其公益基金会成员联合企业来到湖南娄底,走进学校和工厂,接连举办多场尘肺病公益防护知识讲座,并前往涟源山区探望尘肺病患者家庭。
袁立在企业向工人分享尘肺病的预防知识。“除了物质上的救助,其实他们更需要心理安慰和疏导,我只希望能帮助一个是一个,我的一个愿景就是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同时,我认为更加重要的是从源头上去宣传职业安全意识,将绿色和健康的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这次公益行的目的不仅是帮助尘肺病人及其家人,还要教会更多的人预防尘肺病。
袁立走进一家企业,向工人们讲解尘肺病的预防措施。“你以为尘肺病离我们很远,其实不是的,它和我们每个人都有关。不仅仅是在我们看不见的矿山里,我们身上的金银首饰、玉石;城市建设用到的石材、墓碑……都会导致尘肺病。那些农民、工人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或者说没有人告诉他们要采取保护。”袁立讲述着尘肺病患者的痛苦和无助,她身后的屏幕上循环播放着曾经接触和帮扶过的尘肺病患者的图片和视频,这些不幸患上尘肺病的农民工中的绝大多数人已经离开人世。
袁立公益基金会向工人免费发放《尘肺病预防知识》书籍。袁立想通过自己的宣传让更多忙碌在一线的农民工能有防尘的意识,注重自己的健康。尘肺病患者在职业病中占比最大,且无法治愈,威胁着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工的生命。“我接触的尘肺农民都是很朴实很单纯的。他们死后,家人和孩子也没法得到关怀和照顾。我心里有一个愿望,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帮助他们,解决他们一些实际的困难。”
袁立在湖南省涟源市疾控中心看望尘肺病患者。2016年,相关数据显示尘肺病占了职业病80%以上,已经成为中国头号职业病。这些尘肺病患者,大多从事掘井打石、挖采煤炭、焊接轨道、灌注水泥等工种,接触高浓度粉尘,但他们普遍文化水平不高,职业病防治意识薄弱,在患病之前,对尘肺病完全没有概念。
袁立和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在观看娄底本地尘肺病患者的影像资料。其实早在几年前她就已经开始关注尘肺病农民这个群体,当时一则“开胸验肺”的新闻让她十分震惊。从2015年起袁立的身影就活跃于各种尘肺病公益组织,她以志愿者的身份走访过湖北、陕西、贵州等地的尘肺病农民,并在各种场合呼吁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和支持。
2016年,袁立在上海民政局注册登记成立了上海袁立公益基金会,聚焦于尘肺病患者的资助和帮扶。5月12日,袁立来到尘肺病农民黄国松家中探访。
黄国松向记者展示他曾经在医院洗肺洗出来的一瓶黑水。黄国松今年48岁,是湖南涟源市观音村万家组人。他做了15年煤矿工人,2010年被确诊为尘肺病二期。
黄国松的妻子患有癫痫病,2016年辞世。黄国松现在带着两个儿子一起生活。老大在上初二,老二还在上二年级。袁立基金会资助了他们生活和上学的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