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4|回复: 0

[人世间] 《一个都不能少》:一棵艾草的扶贫之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19 01: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都不能少:一棵艾草的扶贫之旅
新浪图片  2018年06月15日


1.jpg
终南山下的野地里,生长着成片的艾草。艾草在中国有特殊地位,每年端午时节,会有人采一把艾草挂到家中辟邪。三年前,山下安上村里住进一位法号为“尘缘”的女居士,她收购、加工艾草、制成艾制品销售。从此,村里人每到端午节就去割艾草。今年,又到了割艾草的高峰季节,村里人已经开始行动,这能让每家多收入几千元。摄影 | 陈团结



2.jpg
尘缘是西安人,生于1985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她来到终南山下,在村里租了一个院子住下来。她此前学习过香疗和针灸,熟知艾草的功用。看到终南山下的艾草涨势如此之好,就想到将艾草进行深加工,做成艾条和艾绒包销售。



3.jpg
割艾草的最佳时间是麦熟季节,等过了端午节,艾草的药性就减弱了。刚开始,尘缘自己采草、割草,有时也叫朋友帮忙。后来,她发现村民们干活利落,就让村民们帮忙收割,她出钱收购。以前,艾草几毛钱一斤也很少有人收,尘缘的收购价是2元一斤。今年,她打算收购5万斤。安上村住着十几户人家,仅此一项,就能为每户人家增加几千元的收入。



4.jpg
这个村民叫殷满怀,今年60岁。殷家是村里贫困户,以前为了生存,他家里养牛、养猪。2018年初他还带着老伴去广东打工,一个月收入不到两千元,还要租房子,后来又回到了老家。图为他跟尘缘一起割艾草。



5.jpg
跟普通的中国农村一样,安上村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只有老人和儿童留守。尘缘说:“山里人朴实,干活认真,不会耍滑掺假,咱也没那么大的力量,能帮一个算一个。”为了表达谢意,殷满怀去山沟里摘黄黄的杏子给尘缘送来。



6.jpg
艾草采摘回来后,要进行晾晒,之后将艾草用石臼打成艾绒。尘缘已经深谙加工艾草的各个步骤。



7.jpg
尘缘将艾绒、老姜、益母草、玉米须等按照一定比例制成艾绒包。艾绒包主要用来泡脚,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



8.jpg
尘缘在量取制作艾绒包的材料。《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



9.jpg
尘缘将艾草制成艾条,粗细不一。艾叶经过阴干封存,等到第二年才开始使用,做成艾条,粗的直径有7厘米。艾条主要用于艾灸。



10.jpg
尘缘学习了针灸按摩,这是她常用的工具。尘缘跟随陕西非物质文化易蛰酵母发酵制香传承人赵秋实师父学习制香和香疗;又随藏医古法针灸传承人郭红明师父学习藏医古法针灸。2017年她还去中国中医科学院进修学习中国传统针灸。



11.jpg
尘缘给一位风寒患者用火针调理。她现在每月在山居的院子里做一次免费义诊。



12.jpg
尘缘制作的艾制品。



13.jpg
尘缘曾是一位与终南山毫不相干的普通女孩,大学毕业后当过老师,做过幼儿教育。她喜欢开越野车,曾参加越野大赛。2015年冬,尘缘和朋友们一起“进山供僧”,就是给住山的人送去的过冬的棉衣、棉被和米面油等物品。“正是那次供僧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在外人看来住山的人很清苦,但他们的内心却是那么的幸福快乐。”尘缘说。这是2015年11月,终南供僧时,尘缘给20多位志愿者做饭,一锅汤面片不一会儿就做好了。



14.jpg
尘缘在终南山下安上村租下一套农家院。她已厌倦了到处是钢筋水泥的城市的喧嚣,更喜欢小山村的宁静。



15.jpg
尘缘平时穿汉服、吹陶笛、弹古琴,多才多艺。“曾经以为最好的日子就是赚很多的钱,住很大的房子。其实不是这样的,在无尽的贪欲里,最好的年华毫不留情地逝去了……”她如今这样总结过去的生活。她现在喜欢帮助别人,希望自己收购艾草的小小善举能够让本村的人多赚一点儿钱,过上更好的日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8 07:24 AM , Processed in 0.07088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