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小伙贴瓷砖成世界冠军 获百万奖金
新浪图片 2018年03月26日
2014年,16岁的崔兆举结束了中考,瞒着父母孤身一人来到700多公里以外的杭州。他放弃了在家乡安徽砀山县城上高中的机会,决定去表哥当时就读的浙江建设技师学院,报考工程管理高技专业。2017年10月,他随中国代表团来到了阿联酋阿布扎比,斩获了第44届世界职业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世赛”)瓷砖贴面项目冠军,为中国队赢得了自2011年参赛以来该项目的首枚金牌。摄影/詹逾
这个项目的比赛总共需要22小时,分3天半时间来完成3块墙面的拼贴。第一天拿到图纸,在规定的6小时15分内自由安排,可以切割图案也可以镶贴部分墙面。在第二天的6小时内必须贴完A面墙,评委会进行第一轮打分;第3天完成B面墙后,进行第二轮打分。第4天用3小时45分钟完成对地面图案的拼贴,并且只能在规定时间内对作品进行微调修补,全部完成后交卷。
根据世赛规则,到了正式比赛时,试题还会有30%的变动。以往的历届世赛都会提供专门的机器来切割砌块,结果崔兆举到现场一看,这次只有一把手锯。赛场布置的墙体是泡沫塑料材质的,比他训练时采用的砖墙平整度和稳定性都更差。再看看瓷砖,他发现比赛用的瓷砖比国内瓷砖起码硬一倍,并且要全部用手生生掰开。这些状况让崔兆举吓出了一身冷汗,但没办法,只能镇静下来专心比赛。
结束22小时的“拉力赛”后,裁判们拿着各种测量工具来测量每组选手作品,从尺寸、平整度、垂直、水平、阴阳角方正等各个环节来评判。选手们就是在这毫厘之间角逐奖牌。说到底,这个项目比拼的是:作品的精度、质量和美观度,还要看施工过程是否文明安全。最终,崔兆举以736分的成绩位居第一。
取得这样的成绩,需要靠平时反复练习。对崔兆举来说,深夜独自一个人测量图纸、计算用砖量、切瓷砖、贴瓷砖,早已是家常便饭。备赛时的8个月里,他每天都要在训练室呆8到10个小时。训练拼贴各种图案,练习历年世赛题目,颇有点像高考生考前做历年高考真题。从备赛到夺冠,大大小小的比赛经历了50多次。
2015年,学校组织世赛项目培训,他报了瓷砖贴面项目。第一次考试后,学校从60个报名者中选出了12人,组建了实训队。崔兆举被淘汰了,但老师高艳涛(左二)破例留下了他和15岁的全国技术能手詹长顺,“因为我之前在学院的手工画施工图比赛中得了个第一名,然后根据平面图建模也拿了第一,老师才给了我这次机会吧。”
刚进实训队时,崔兆举每次都以最后一名晋级,自己都想放弃了,但老师高艳涛没放弃他,并帮他找到了“病根”。高艳涛说:“你不是资质不如别人,而是不够刻苦、不够专注。”从此,他便一门心思扎在了训练里。有一次,老师们见崔兆举跟小鸡啄米一样,一粒一粒地吃饭。问他在干啥,他突然缓过神来说:“哦,刚才我在想训练中碰到的一个技术问题。”
经历了学院的12进10,10进7,7进5,5进4比赛,最后确定4人去参加浙江省赛。浙江省赛共16人参赛要选出4人,崔兆举排名第三;省进国家队的考试,要从全国40多位报名者中选出11人,崔兆举考了个第二名,顺利晋级。进国家队训练了三个月,又开始了选拔赛,从11位选手中选出5人,最终再从这5个人中选出一人去参加世赛。11进5的比赛在杭州举办,赛后,崔兆举和其他队员去西湖边逛了逛。
备赛的最后100天,由于天天跪地贴瓷砖,崔兆举磨坏了4条裤子。更可怕的是,长时间弯腰,他的后背伤了。11进5时,打了三次封闭针,又用针灸治疗了一个多月,才挺过去。
这样高强度的训练和竞赛,精神崩溃在所难免。每当状态不好时,崔兆举都会先放下手上的工作,喝个酸奶、听听音乐、打个盹儿来放松放松自己。他说,在集训的8个月期间,如何调节自己的状态才是最大的难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