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小时候,都有一个梦想:穿上宇航服,在宇宙中任意遨游。
因为在宇宙中,你可以不管那些狗屁规则,人情世故,在漫无边际的太空中,你只有一个人,既孤独又自由。
因此,太空类电影,一直是不少人的心头好,比如:2018年新上映俄罗斯的:《太空救援》,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去年女主貌美,男主帅气,同时口碑还不错的《降临》。
我很喜欢的导演诺兰,导的这部具有浪漫气息的《星际穿越》,记得当时还一度刷屏朋友圈…
《星际穿越》剧照
以及所有太空电影的始祖,被称为史上最深刻最富哲学涵义无人能懂的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
但在我心中,有这么一部另类的太空类电影,它没有过度的视觉特效,没有美化暴力,真实刻画了宇宙的浩瀚平静,还让男主角在火星上种土豆…
这部奇葩的太空电影就是:《火星救援》
马克,是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一名成员,在NASA工作并不轻松,因为得满宇宙地出差。
这一次,他和5名同事,去火星执行任务。
在遭遇了一场宇宙风暴之后,马克一行人必须迅速返回地球。不幸的是,在撤离途中,马克意外失联…
同事们当机立断的决定:放弃马克,自己先撤回地球再说。
在火星上,一个人独自生存的几率几乎为零。地球上的人们,给马克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葬礼,并开始大规模地悼念这位太空英雄。
但马克偏偏活了下来。
他冷静分析了现状:如果氧气机坏了,会窒息身亡;如果水回收装置坏了,会渴死;如果基地受到破损,会自爆...
即便以上情况都不会发生,但基地里的食物只够自己吃一年,而下一次人类来火星的时间,是在四年之后。
马克绝望地发现:无论如何,我他娘的都得死啊!
天无绝人之路,偶然中,马克在基地发现了一包土豆,这不仅仅是饱腹的食物,还是马克所有的希望。
作为一名在NASA做事的植物学家,种土豆当然难不了马克,难的是,如何在寸草不生的火星上,种植出够吃三年的土豆。
首先,马克一车车运土,硬是在基地里搭出126平方米大棚。
土壤解决了,还得解决养分的问题。
找养分不是问题,因为在基地后面,有一个垃圾场,平时堆放人类遗留的各种垃圾,其中包括人类自产的养分。(具体是什么,你们懂的)
问题是,这些养分都是被真空包装,要想充分利用它们,马克就得一包一包打开它们,真是一场有味道的操作。
以上问题都解决了,还有最终极的问题:火星上没有水!为此,马克得自己造水。
对马克来说,这倒不难,只需要动用一个化学方程式:氢气+氧气=水。由此可见,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生存的希望,一点都不假。
万事具备,将土豆种进土里,马克的宏大工程就差不多了。
某天,在马克搭建的大棚里,一颗带着露水的绿芽冒了出来,它是那么小,却带着无尽的希望,成为火星上第一颗绿色植物。
马克欣喜地对它说:嘿,你好!
种土豆这件事,不仅解决了马克生存的问题,它也让马克暂时忘记了恐惧、孤独。
最后在火星上呆了561天的马克,终于回到了地球。
《火星救援》豆瓣评分8.4,IMDB8.0,对于科幻电影来说,这已经算是不错的分数。
有网友评价说:严谨而有逻辑的科学依据,才是真正的硬科幻电影啊!另外,以后我女儿得嫁给理工男,至少饿不死。
自古以来,吃是人类的本能,也是基本的生存手段。
电影中,马克为了吃土豆,动了多少脑筋,运用了多少科学原理。番茄酱吃完了,马克干脆用土豆蘸止痛粉吃,马克对吃的追求,简直望尘莫及。
其实,吃这件事情,不仅对人类来说很重要,就连外星人也不例外。只不过,以前我们为了生存而吃,现在为了提升幸福感而吃。就像这个视频,充分说明了这个特点:
视频里融集了各种科幻电影的元素,如果你是一名科幻电影迷,不妨去看看上面那则视频,找一找究竟出现多少科幻电影的梗。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7 01:33 PM , Processed in 0.03535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