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9|回复: 0

[人世间] 《中国人的一天》第2949期:贫困村医生看病按粒卖药 最低1元治感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9 01: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网  2018.01.27
贫困村医生看病按粒卖药 最低1元治感冒
本期作者:蒋振东


Screen Shot 2018-01-28 at 9.55.19 PM.png
"中国温度"本期讲述贫困村村医蒋社广从医20年,累计为村民看病近20万人次,为村民照想,医药费能省则省。



1.jpg
蒋社广在河北省魏县崔阁村担任村医20年,他累计为近20万人次的村民看过病。崔阁村是贫困村,为了节省村民的医疗费用,他都是根据病情按粒给患者开药,有的药甚至掰开半片出售,普通感冒最低一天一块钱的药。



2.jpg
崔阁村全村共有600多户,因为每天要例行去给村里出诊,蒋社广早上六点钟起床后,就开始准备需要使用的物品和药品。



3.jpg
1997年7月,蒋社广到崔阁村帮亲戚看病,了解到该村缺少医生,便和妻子在这里开了家诊所。从此,开始了长达20年的村医生涯。今年72岁的低保户田玉芳,因身体不好而常年吃药。考虑到她的孩子在外打工,只要从门口路过,蒋社广便会过来看望一下老人。



4.jpg
崔阁村是传统农业种植村,没有企业,加上之前村内道路也年久失修,坑洼不平,严重制约着村庄发展,群众增收困难。村民王海英感冒发烧了,还伴有咳嗽。蒋社广详细看了她的病情后,给她包了两三天的药,这些药的费用加起来花费了6块钱。



5.jpg
按粒开药,是蒋社广多年来的习惯,有时还会根据剂量,把一粒药掰成两半。每次问清楚病情后,蒋社广就会把每天需要服用的药,分别包在四方的纸里。这样的方法,不仅价格低,而且帮助文化水平不高的村民轻松省去了区分各种药物的步骤。



6.jpg
村里的一个11岁的孩子患了鼻炎,考虑到孩子不喜欢吃药,蒋社广按照他病情,自己配了药,给孩子喷了几次后,鼻炎的状况好了许多。由于村里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平常很少回来,家里带孩子的任务都是爷爷奶奶在负责。每次看到有孩子过来看病,蒋社广和妻子李美玲总是多逗一逗小朋友,为的就是减少孩子对于吃药打针的恐惧感。



7.jpg
在平常的看病的时候,除了按粒给病人开药让他们省钱,蒋社广觉得有些病并不需要吃药,他常常会为村民施以针灸缓解病痛。这种治疗方式,在其他地方,需要收费几十元一次,而蒋社广这里都是免费的。



8.jpg
天气越来越寒冷了,有老人过来输液的时候,蒋社广就拿出被子给老人盖在身上保暖。正是这些小细节,让病人觉得心里暖暖的,他们在聊天时笑着说:“看到蒋医生病就好了一半。”



9.jpg
有时候,蒋社广一天要出诊五六次,为了怕忙起来忘了时间,他就用手机上闹钟,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落下了哪位乡亲。村民崔照峰在县城的一个工地上磕破了头,专门回到村里找蒋社广帮他看。几天里,蒋社广陆续给他消炎抹药再包扎,所有治疗费用才10块钱。



10.jpg
村民崔爱强的媳妇在山东青岛打工,由于工作较忙腰疼又犯了。她赶紧打电话,让老公找蒋社广帮忙看看,需要用什么药。崔爱强用手机把药的名字拍下来发给她,按照药名在当地买药治疗。多年来,蒋社广成了村民心里的依靠。无论春夏秋冬,蒋社广都是24小时随叫随到,赶上换季病人多的时候,他晚上睡觉都不敢脱衣服。



11.jpg
每次出诊之后,村民总是对蒋社广一遍遍地感谢又感谢。行医这么多年,有一件事让蒋社广最难忘。十多年前,一位村民患上了面瘫,嘴歪眼斜,而她的两个儿子,也正是找对象的时候,她特别怕别人背后说什么,而影响孩子成亲,非常着急地找到蒋社广。蒋社广通过针灸和吃药,很快就给她治好了,如今都做了奶奶。蒋社广说,有时候不仅治好的不仅仅是病痛,连心病也会一起治好了。



12.jpg
蒋社广抽时间去十几里地远县城的药店里进药。蒋社广的父母在邯郸生活,由于年龄大了,身体不太好。前几天他的母亲病了,妹妹打电话让他过去看看。因为每天要出诊走不开,他只好把妈妈需要的药写下发给了妹妹。



13.jpg
蒋社广的妻子李美玲作为诊所里唯一的“护士”,日常的事情并不比蒋社广少。每次出诊前,李美玲都会帮他准备一些物品。他的妻子无奈的笑着说,这么多年了,我们俩基本上没有一起出去串过门,即便是亲戚家结婚,也是赶着吃饭点过去,然后匆忙吃个饭就赶回来,都没有时间和他们聊聊天。



14.jpg
蒋社广的门诊用的是亲戚家的老房子,条件比较简陋。他的妻子李美玲在房间里养了一些花草和绿植,希望尽可能为病人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和心情。



15.jpg
和对待病人的细致入微相比,他们俩的生活,可以说一塌糊涂。由于断断续续有人过来看病,加上经常出诊,蒋社广根本没有办法正常的吃好一日三餐,在他的家里,放着很多的烧饼、面包、饼干等方便食品,饿了随便吃几口,然后喝点水。有时候把菜洗好切好准备做饭,忙完病人时间太晚也就不做了,随便吃点就能对付一顿。



16.jpg
夫妻俩的家里很简单,没有过多的家具和装饰。



17.jpg
半夜时分,送走完病人,蒋社广还在整理一天病人的情况。他说,以前村里很多人生病了不看医生,觉得扛一扛就过去了。如今,蒋社广经常帮他们量血压,普及一些良好饮食生活习惯,大家已经有了健康意识,现在村民如果不舒服了就会主动过来咨询打听。村民的生活质量,就这样随着蒋社广常年累月的科普而慢慢提高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8 08:44 AM , Processed in 0.07152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