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20|回复: 1

[人世间] 《中国人的一天》第2951期:摔跤吧,农村娃儿!为生活多条出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8 07: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网  2018.01.29
摔跤吧,农村娃儿!为生活多条出路
本期作者:崔力 彭光瑞


Screen Shot 2018-01-28 at 6.18.11 PM.png
重庆红狮中学地处农村,留守儿童、贫困生超过七成。因条件所限,很多孩子文化成绩不太理想,通过文化考试改变命运太难。但农村娃儿能吃苦,搞体育容易上手,一旦...



1.jpg
冬日凌晨5点半,重庆市云阳县红狮中学操场上,一场看上去有些古怪的训练课正在进行。三十来个孩子,两人一组,这回你抱我,下回我抱你,蹒跚往返。山里的凌晨寒风凛冽,孩子们衣衫尽湿,身上裹着白色雾气。这是该校摔跤队晨间训练力量的项目,叫作“玩抱抱”,因为没有专业设备,队友的体重成了最合适的“天然器材”。



2.jpg
3年前,这里的孩子还不知道打架和摔跤的区别。3年后,这里出了8个国家一级运动员,15个国家二级运动员和33个市级比赛冠军。孩子们身上发生的转变,来自于校长王平仲。王平仲其实不会摔跤,2015年年初,上级考虑到他年过半百,将其从更加偏远的云阳沙陀中学调到距县城1小时车程的红狮中学,同时期望王平仲能把这所当时全县排名倒数的中学办出特色。



3.jpg
红狮中学地处农村,留守儿童、贫困生超过七成。因条件所限,很多孩子文化成绩不太理想,想要通过文化考试改变命运,太难。但农村娃儿能吃苦,搞体育容易上手,一旦出了成绩,升学、就业更占优势。按照高校招生政策,只要学生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证书,就可以通过高校对“国家高水平运动员”的特招考试,进入大学甚至是重点大学。



4.jpg
王平仲(左一)在指导学生进行摔跤训练。王平仲原先在沙陀中学有办举重特色学校的经验,这一次,他想到了摔跤。然而当时的红狮中学,没钱、没教练、没队员。王平仲想尽办法,才从县里“化缘”要来20万专项资金,迈出了实施“摔跤计划”的第一步。



5.jpg
摔跤队没有理疗师,孩子们互相踩踏,放松肌肉。没教练,王平仲通过“老关系”介绍,找到前市运动队队员向乙烜。此时向乙烜已退役,在一家押运公司做保安队长。王平仲“神奇”地说服了他到学校任教,谈好的“身价”仅相当于向乙烜当时收入的一半。半年后,他又如法炮制,将前国家队运动员,当时已在另一个区县担任教练的李学奎挖了过来。有人疑惑,这是如何办到的?王平仲的解释很简单,有些东西,不是金钱能衡量的。



6.jpg
专业队淘汰不要的这些垫子,被王校长带回来当成了宝。没队员,王平仲陪着教练们对全校1500多名孩子进行逐一挑选,相中了16名身体素质不错的队员。人数不够,他又带着教练走街串巷,发现有潜力的苗子就主动上门做工作。包吃住,免学费、训练费。面对王平仲开出的优厚条件,家长们将信将疑地同意了他的请求,几十名孩子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成了摔跤队员。



7.jpg
每天早上5:30,几名教练就会带着孩子们开始热身。训练室太小,不够所有队员在里面折腾。所以,天气好时,大家就在操场上拉开架势;遇上刮风下雨,只能分期分批在室内训练。



8.jpg
红狮中学的摔跤训练室,队员们挤在场地上训练。这个练习场由学校会议室改建而成,对摔跤班越来越多的学生来说来说,已经显得十分狭窄。去年夏天,学校组织孩子们去电影院看了《摔跤吧!爸爸》。电影里阿米尔汗饰演的“爸爸”用茅草和沙土给女儿搭训练场那幕,让大家印象深刻。“我们至少还有摔跤垫,比吉塔条件好。”尽管条件非常艰苦,这些孩子也顽强坚持下来,赢得了33个市级冠军。



9.jpg
刚入队的小队员正在进行力量训练,没有专门的器材,杠铃片在孩子们手中飞舞,几个月后它们就会变得轻如纸片。



10.jpg
没有专业保护耳朵的摔跤耳罩,一些队员已出现明显的“摔跤耳”。
 楼主| 发表于 2018-1-28 07: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队员们每天凌晨和下午进行训练,上午和晚上则是学习文化课时间。



12.jpg
为了队员们方便训练,他们的文化课教室就在训练场旁边,由实验室改成。



13.jpg
摔跤班男生宿舍,没有集中淋浴设备,队员们训练完后打热水排队洗澡。



14.jpg
练习摔跤的孩子都很能吃,但由于经费并不宽裕,他们的早餐只比普通学生多一枚鸡蛋。



15.jpg
摔跤班的黄丹,短发,大眼,面容清秀,个头不高。虽看上去并不起眼,但她却是队里的佼佼者。2017年初,黄丹就被湖北一所体院的院校专业队相中,并前往集训了大半年。2017年12月初她又回到了重庆,还明确拒绝了专业队的邀请,重新加入学校摔跤队,准备迎接随后的特招考试。



16.jpg
黄丹在队内女生中没有敌手,教练每次都是安排男队员和她进行实战对抗。黄丹是棵摔跤好苗子,受训仅一年多,就在赛场上屡获好成绩,从乙组到甲组一路征战,多次击败专业选手夺冠。至于为什么从专业队回来,黄丹的解释是,“专业路线需要的时间太长,我不想一直啃老。我必须得照顾爷爷奶奶……”黄丹的教练李学奎说,黄丹父母离异,据说已各自组成家庭,家中只有年过7旬的爷爷奶奶,孩子的想法也合情合理。



17.jpg
黄丹在对抗中撞出了鼻血,这个比摔跤耳还要常见。



18.jpg
刚止住鼻血的黄丹,帮同学放松手臂。校长王平仲当时创办摔跤班的初衷,是希望给孩子们多一条出路,照现在的情况,摔跤队每年大约有20多人能够被特招,比例超过五成。他给孩子们准备的那条“路”,看上去已经铺好。黄丹是在这条“路”上走得最好的孩子之一,特招上大学几乎没有难度。但是从运动员的角度,专业队有飞得更高的机会,黄丹却选择了放弃。



19.jpg
为了照顾堂妹,黄丹和妹妹在学校旁租了一间小房子,每个月100元,床上挂着她的金牌。黄丹的想法,在这群农村孩子中,并不是个例,她的同学吴本银也选择了不去专业队,吴本银来自云阳县一个贫困农家,父亲因病丧失劳动力,全家依靠母亲微薄收入过活,妹妹才刚读小学不久。吴本银已是国家一级运动员,对他来说,前面的路很清晰——考上成都体院或武汉体院,毕业后当一名体育老师,早点供妹妹读书,至于做专业运动员,太难!太远!



20.jpg
2017年12月26日,重庆云阳县体育场,摔跤班的队员代表学校参加全县运动会开幕式。如果没有练习摔跤,他们当中或许有不少人的教育会止步于高中,正如校长王平仲所说的,他没有《摔跤吧!爸爸》中“父亲”的执念,没想过一定要孩子们到国际赛场为国争光。再说,队员们也不是都有吉塔那样的运动天赋。只是如果可能,他还是希望这些孩子,能通过摔跤走出大山,走得更远。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8 04:48 AM , Processed in 0.07164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