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5|回复: 1

[人世间] 《中国人的一天》第2945期:云山之巅的求学路 留守儿童骑马改拼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3 01: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网  2018.01.23
云山之巅的求学路 留守儿童骑马改拼车
本期作者:视图空间


2945.jpg
“云山之巅”的桂林木洞山屯,有3名留守儿童一直骑马上学。如今孩子们放弃了“宝马”,改成拼车上学。



1.jpg
几年前,被称作“云山之巅”的桂林木洞山屯,有3名留守儿童一直骑马上学。如今,深山的变化持续发酵:过去的烂石悬崖路开始修了一段水泥路,村民建了新房,买了新车,还着手经营高山旅游,就连孩子们也放弃了“宝马”,改成拼车上学。(摄影/视图空间 编辑/汪晓为 《中国人的一天》第2945期)



2.jpg
木洞山屯海拔1260米,是一个瑶族小山寨,属广西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镇琉璃村委。因长年云雾萦绕,山高路远,当地人称之为“云山之巅”。从2011年开始,山寨里有3个留守儿童石黄军、黄陈斌和黄凌燕每天靠骑马上学。



3.jpg
广西是打工大省,3个孩子的父母都奔赴广东打工了,只有春节回家,平时都靠爷爷奶奶养育。黄陈斌的爷爷黄凤军说,他们3户人家分别用3匹马,送孩子上学。



4.jpg
木洞山屯距村委的教学点约8公里,全是泥石路且未通班车,还会途径一段悬崖路。有一个叫“龙颈坳”的地方,几乎是垂直向上或向下,孩子们上学或放学时,都要经过,因为这条捷径可节省约600米路程。



5.jpg
骑马到学校需一个半小时。夏天,早上6时起床,半小时后出发。冬天,学校9时才上课,就晚半小时起床。图为黄陈斌的爷爷将黄凌燕抱上马。



6.jpg
农忙时,3户人家每天派1名家长送孩子上学。到学校后,马被栓在学校门口的田里吃草,家长返回村里,下午3时许又步行去学校,接孩子回家,共四趟,路上花6个小时。如果家长们有空,有时也会一起相送。



7.jpg
从学校回来,大多是上岥路,马会走得快一点。反而上学,多是下岥路,人坐在马身上,身体倾斜向下,马会走慢一点。意外的是,2015年3月刚开学,黄陈斌家的马跑进深山了,他只好与黄凌燕同坐一匹。



8.jpg
日久生情,黄凌燕在上马前会抚摸这个守护自己的“坐骑”,她觉得这匹马最辛苦,每天要驮两个人。



9.jpg
黄凌燕的奶奶蒙炳花说,孙女很乖巧,很懂事,也很好学。大家都说孙女长得漂亮,叫她“小燕子”,她也是全班第一名。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 01: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0.jpg
幸运的是自小学2年级开始,3个孩子来到龙胜平等镇中心小学就读,开始住校。起初,爷爷们买来摩托车接送。而自2017年9月起,他们干脆与隔壁村的14名孩子家长商量,摩托车走山路过于危险,不如大家凑钱租两台车,专门接送孩子。



11.jpg
家长们一拍即合,每人每年900元的价格,租来两台面包车,周五下午到学校接孩子回村,周一清晨,又送到学校。从3孩子骑马上学到与隔壁村的共14名孩子拼成上学,孩子们相对安全多了。图为村里新修的便民候车亭。



12.jpg
过去,碰到下雨天,孩子们不能打雨伞,骑马时雨会打湿衣裤和鞋子,只能用塑料纸将孩子整个身体包裹起来。如今每天都有“专车”接送,大山里的上学路就简单快捷了许多。



13.jpg
负责接送黄凌燕等几位小朋友的是一辆七座面包车,而且驾驶员是一名老司机,就算山路颠簸也很放心。



14.jpg
上下学的“专车”在嵌在峭壁的山路上行驶。



15.jpg
改拼车上学后,闲下来的马儿黄凤军尽量不让它干重活。



16.jpg
当然,村里的变化也不只是这一些。2015年还是泥路的山屯,已经开始修通了一段约1公里的水泥路。村委主任陈日富介绍说,这一公里水泥路,也是上级政府关心,村民一起出力,才修好的,“下一步再争取更多的资金,尽量修长一点。”



17.jpg
在木洞山屯的村口,新伫立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木洞山屯要建避暑山庄,已有30多位村民自愿投资。黄凤军说,这几年村民通过在外做生意、打工、种植经济作物,生活逐渐好了起来,大家就想到在高山上开农庄、搞饭店,一起发家致富。



18.jpg
除此之外,有的村民还买了车,建了新房,但这些也许并不是他们最为关心的,他们更看重大山里的教育与孩子们的未来。图为石黄军小朋友在听课。



19.jpg
黄凌燕的奶奶蒙炳花说,她并不在意孙女将来能有多大出息,能挣多少钱,住多好的房子,但希望孙女这代人有文化,能走出大山,争取以后开车回家。图为孩子们在食堂吃营养午餐。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8 10:10 AM , Processed in 0.05298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