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2|回复: 4

[休闲时尚] 本周知乎热词 | 恋与制作人、跳一跳、妖猫传、支付宝年度账单、黑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7 08: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周知乎热词 | 恋与制作人、跳一跳、妖猫传、支付宝年度账单、黑镜 

2018-01-07 围观的知乎君 知乎日报


本周知乎热词

(1.1 - 1.7)


1


恋与制作人


该问题总共获得了 3,192,807 次浏览



怎样看待叠纸公司发行的乙女向手游《恋与制作人》?


知友:命运sniper(100+ 赞同,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在读


最近「暖暖环游世界」的制作公司叠纸游戏又发布了一款女性向作品——恋与制作人,一下在微博、朋友圈火爆了起来。


一时间许撩撩、白飞飞、李怼怼、周阳阳似乎接替了各位国内国外小鲜肉的位置,成为了广大女性朋友的新一任老公。


随后我一番搜索调查外加游戏里的公告才让我意识到,这是一次典型的「意外爆红」事件。游戏公司最初根本没有打算,也没有预料到游戏会有如此热度。


所以在这里,评价这个游戏在游戏设计细节上的优缺点其实意义不大,这是一次不可复制的爆红,即使完全照搬再做一个「恋与经纪人」也无法获得同样的效果。我觉得这里更适合对这个火爆现象进行分析,看看恋与制作人的意外火爆能给我们什么启发。


我们认为的小众真的小众么?


提问:为什么我们会认为女性向游戏是小众游戏?


回答:因为我们认为女性中玩游戏的比较少。


诚然,男性中游戏玩家的比例远远高于女性,不过如果真要深入分析,为什么女性中玩游戏的就少?


其实个人认为以前游戏难度高、军事战争题材多、对抗强度大、硬核向明显是十分关键的因素。


但是随着智能移动时代的来临,游戏逐渐向着轻量级、休闲化发展。现在连最年轻的 90 后都成年了,在电子产品熏陶下成长起来的这一代年轻人的「适应性」是很高的,也许之前不玩游戏、不玩微博、不玩知乎,稍微一个宣传或者事件,就可能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但是国内的游戏厂商明显还处于一种「怂逼」的状态,动辄「潜在用户数量」「付费比例」「用户忠诚度」等等词汇甩出来,一个本来可能「爆火」的提案就这么被否了。最后还是这么一个小厂弄了出来,除了叠纸游戏本身有女性向游戏的经验这个原因外,大厂不愿意涉足小众、风险领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用户只是用户,用户不会主动告诉设计师「我对XXX有兴趣哟,你做个 XXX 游戏我就会玩」,而所谓「潜在用户」的统计也都仅仅是基于「先验知识」,设计师需要主动分析、挖掘用户的需求,寻找这些「先验知识」的不合理之处,打破这种「先验知识」才能做出「爆火」的游戏来。


如果要问恋与制作人里那个点设计得最棒最让人「眼前一亮」,毫无疑问是其中的电话、短信、朋友圈。


其实本来从玩法来看,这些不过仅仅是游戏设计中非常常见的「支线故事」系统,但是通过这种方式表现出来后,玩家从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


很多玩家都说,收发短信、朋友圈的时候,仿佛里面的男主是真实存在的一样,每次发完朋友圈都等着自己心仪的男主回复。


有人说,虽然网络社交越发地普及和便捷,但为什么人反而觉得更加孤独了,其实这个观点倒不一定正确,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个愈发信息化的时代,人们是渴望能够在网络中获得心理感情上的满足的,那怕仅仅是虚拟的感情。


恋与制作人这种游戏主体就是感情交流的游戏,真正把玩家的感情诉求当成了一件正事,瞬间取得了极佳的效果。相比而言其他那些卖 CG 立绘的刀男战女手游,玩家更容易将感情倾泻在上面,从而付费。


20%*80 VS 80%*20


提问,你是愿意在 20% 的用户身上每人赚 80 块,还是在 80% 的用户身上每人赚 20 块?


恋与制作人的选择是,在 20% 的用户身上每人赚 80 块,同时把剩下的 80% 用户赶出去。


可以说,在目前这个时间节点上,恋与制作人中的各项数值设置是摆明了让「免费」玩家滚犊子的,甚至可以说小 R 玩家也可以滚,或者选择咸鱼玩法。


说真的,任何一个游戏策划在接触这个游戏的 1 小时内就能看穿整个游戏里歪歪扭扭地写满了 2 个字——充钱。当然前面说了我们这里不提游戏本身,只谈启发。


曾经有人很诧异,为什么网络诈骗的手法都那么低端,甚至老套?答案是骗子通过这种「聪明人一眼就能看穿」的手法,来快速去掉那些聪明人,从而把有限的时间花在能骗到钱的对象上。


同样,恋与制作人的制作思路也很明确,我是小厂,扛不住那么多的用户数量,我需要快速筛选那些能够在游戏里长期、大量付费的玩家。通过 1、2 章的筛选,不想充钱的玩家就可以走了,剩下的都是真正意义上的「目标玩家群体」,然后收割的镰刀高高举起。


不得不说这套思路并不新鲜,手游、页游中都十分常见,本质上和滚服、游戏托儿是一个性质,将主要的精力、资源投入到会充钱的玩家上,最大化收益。

 楼主| 发表于 2018-1-7 08: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


微信跳一跳


该话题总共获得了 1,450,000 次浏览



如何评价微信小程序推出的「跳一跳」小游戏?


知乎机构号:第一财经周刊


跨了个年,忽然就发现周围的人都开始「跳一跳」了。一财君应该算是朋友圈里的手残党……不仅仅说《跳一跳》这一个游戏了,一财君想从小程序游戏来聊一聊。


在微信小程序上线一年后,微信团队终于开放了小程序游戏。12 月 28 日,微信 iPhone 版本更新到 6.6.1 后,微信小程序游戏正式上线,据称安卓手机的小程序游戏还在测试中,也将在不久后推出。


微信同时开放了小游戏开发文档和开发者工具,可预见的是,接下来会有一拨游戏希望抢占你在微信里的时间,让你用得越久越好。


目前微信已经上线了 17 款小程序游戏,包括《欢乐斗地主》《天天德州》《跳一跳》等,这些游戏与其他小程序一样,无需下载安装,即点即玩。同时也不难发现,这些游戏都具有较强的社交属性,要么支持多人一起玩,要么支持相互观战和 PK。


这不由使人想起一度风靡朋友圈的微信游戏《经典飞机大战》,它不仅上手容易,每一局游戏耗时不长,而且可以晒战绩,与微信好友比拼——这些社交元素让它在朋友圈刷了很久的屏。


这种促使好友间相互比拼的游戏手法一直贯穿于微信的各个产品中,例如微信运动里好友可以互看步数,每天运动步数的第一名拥有自定义页面背景的权利。


毫无疑问,微信作为目前中国普及度最高的即时通信应用,在社交游戏方面有着同行业内其他玩家无法比拟的优势,而这一次微信小程序游戏也试图充分挖掘这一点。


例如在小游戏《跳一跳》中,玩家要操作一枚棋子小心翼翼地在一个个小平台间跳跃,跳得越多自然越厉害。在跳跃过程中,每当你的跳跃数超过好友,游戏中就会有所显示,游戏结束后,你还可以看到自己在所有好友中的排名,以及在这局游戏中都超越了哪些好友。此外,你还可以将小程序分享给群或者好友实时 PK,将游戏分享到群里后,你还可以看到自己在这个群中的游戏排名。


在去年微信宣布要开发小程序后,就有不少开发者盯上了游戏这个品类,然而小程序正式上线后,开发者们却发现微信官方明令禁止游戏类小程序的开发。


众所周知,游戏是所有手机应用中最赚钱的品类,苹果 2017 年预计将从应用商店中获利百亿美元,其中 80% 来自游戏品类,因此,也有传言称,微信禁止小程序游戏的开发是受到苹果方面的压力。


然而,小程序游戏终究还是来到了我们面前,作为一款愈发强大的「超级应用」,微信在与苹果的角力中的态势也开始逆转,从之前两家公司关于「打赏」是否算作应用内购买的争论中可以看出,双方在不断试探对方的底线,虽然当时以苹果的胜利收场,对很多用户来说,如果要在苹果与微信之间二选一,后者无疑更加难以割舍。


随着小程序的功能越来越丰富,微信在一款手机应用里再造生态的野心昭然若揭,而微信创始人张小龙的那句名言,「好的产品是用完即走」,现在看来也就更加耐人寻味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7 08: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


《妖猫传》


该问题总共获得了 1,433,250 次浏览



如何评价电影《妖猫传》?


知友:阿郎(200+ 赞同,电影话题优秀回答者)


《妖猫传》仍然可一分为二,但和《梅兰芳》的断裂不同。


上半阙妖猫闹长安,有《聊斋志异》的奇崛,「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下半阙长安隐秘事,有史官以互见之术,行增补注释史书之苦诣,「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二者一因一果,完成引古绳今的野望。


在《黄土地》导演阐述里,陈凯歌说,「毕竟有人掬起黄河之水,黄河之水毕竟要流进干旱的土地」。在《妖猫传》里,他试图察看肥沃因何而止,干旱因何而始。


《妖猫传》的内核仍然是陈凯歌电影里一以贯之的忧患意识,对民族来处与去处的「黄河远望」。


上半阙大都发生在金吾卫府,一只活了 30 年的猫,说了人话,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灾难。这是影片的奇幻部分。讲的是为什么之后再也不是大唐。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段描述的是一个礼崩乐坏的世界。亭台楼阁依稀支撑着旧日气象,但其中的人,再也不似旧时的气度。旧时,文官不贪钱,武官不畏死。而现在呢?


秦昊饰演的金吾卫首领陈云樵,早已经没了先祖的硬气。沉迷酒色,怕死贪财。张雨绮饰演的春琴被欲望控制,眼波流转,面目绯红。


男人贪婪,女人溺欲,最后陈云樵掐死春琴,欲望和贪婪都毁于疯狂。


在白居易和空海的探寻脉络里,一个偌大的长安城已经开始徒有虚名,昔日盛极一时的繁华,披挂了横生的戾气,惶惶的人心。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大方消隐,学识逃遁,幻术师登场。


奇技淫巧、真假难辨的街头表演,引来一片喝彩,「知幻化之不异生死也」。这已经是一个奇形怪状的世界了。


妖猫专吃人的眼睛,从老宫女到金吾卫首领到皇帝,受害者都有一个共同点,有罪之人。有畜生在作妖。因为有人心瞎目盲。


下半阙是影片最为瑰丽的一段,用影像打造了诗歌与史书里的盛世长安。说的是,大唐为什么是大唐。


和上半阙故事从「幻」不同,下半阙是美术走「实」。在 CGI 横行的时候,《妖猫传》穷 6 年时间,盖了一座长安城。在这 6 年的时间里,像等待情人一样,等待新植绿荫如盖。


长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长安志》里说,「浮寄流寓不可胜计」。《开元传信记》说,「百戏竞作,人物填咽」。《太平广记》仅仅雇佣一项,就记载有「日佣人」、「功人」等若干方式。


《开元天宝遗事》说长安春游,「园林树木无闲地」。诗人说七巧「穿尽红丝几万条」。说正月十五,「大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疯狂的是,这一切都可以在电影里找到。


《妖猫传》的影像极其惊人,中国电影很少有美术和摄影,在叙事层面可以参与到这个程度的。高不可攀的城墙,深不可测的宫殿,有曲径通幽,有廊桥层叠。有运动镜头下,虚实明暗,一直连接到星空的长安灯火。有「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的霓裳羽衣。


有硕大的酒池,有巍峨的云鬓,有诡谲的幻术,有行走的少年伸展手臂化为振翅的白鹤,有美人浅笑回眸灿烂如天上的星辰。有斟不完的美酒,有唱不尽的歌谣……


影片打造了极乐之宴。所有诗词所穷尽的奢华,所有歌喉所歌咏的盛大,都在这一场盛宴里。


光,是摄影师一生的朋友和敌人。摄影指导曹郁,在《妖猫传》里,驯服了光。拍出了横无际涯,也拍出了纵深无匹。细微处,地板擦拭出光泽,烛火倒映,与宫殿两侧的烛光相映成辉。


宏大处,运动镜头巡礼下,长安成为不夜之城。硬是靠前后八重人工烛火,打亮了前景、中景、远景,令人生出「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的恍惚。


但我说的影像参与叙事,远不仅是营造了「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的繁盛,更是拍出了盛极而衰,拍出了「眼见它起高楼,眼见它宴宾客,眼见它楼坍塌」。


极乐之宴最后,玄宗散发击鼓,与安禄山舞。背景黑暗,唯两人处光亮刺眼。安禄山如鬼如魅,玄宗如狂如魔。


这一场盛宴之后,这一场狂舞之后,安史之乱爆发,诗人避散,鬼魅登台,一个盛极一时的王朝,转眼间红颜白骨、灰飞烟灭,并再也不复旧时。


在后来白居易和空海的探寻里,不止一次出现满廷盛宴,转眼破败。一树繁花,瞬间一地荒凉。


一切皆为法,如梦幻泡影。


追问,贯穿在影片全部的时间里。如今人读史。


极乐之宴上,李白为杨贵妃写出了那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玄宗问高力士,「这诗是你令他作的,还是李白自己所作」,回答,「他自己所作」。玄宗「让他明天就离开长安,永远不许再回来」。


一个风雨不动的铁骨,八方来朝气魄的王朝,就是从这一刻开始坍塌的。当君学会了幻术,用街头术士的手段待人,难免人心凋敝、风雨如晦,难免风流如雨打风吹去。


留给后世的是一堆谜团,一个不可解的痛苦。


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一直穷,而是曾经富过。


曾经,大唐富有李白。


一介布衣,唯一身不世之才华,一副铮铮之傲骨,「天子召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他落拓无羁,「不为五斗米折腰」,但他为美而倾倒,为杨玉环作诗,而不是杨贵妃。


他是唐朝人,有壮丽飘逸、狂飙骤起的才华,更有「三字九言,鬼出神入」的豪放。


曾经,大唐富有杨贵妃。


她是一个王朝的符号,一个时代的终极想象。她对李白说出了影片点题的一句话,「大唐有你才了不起」。


影片拍出了她的倾国倾城、顾盼生姿。在马嵬坡前,她不说破,保留一个王朝最后一丝颜面,起身赴死。


那时候,诗人有婴孩的眼睛,贵妃有女侠的豪气。


那时候,不是没有丑恶,如高力士之流,但邪不胜正。大唐之大在于自信、宽容、开放,如海纳百川,无不为我所用。


还记的倚红拥翠的北里,「笑入胡姬酒肆中」吗?还记得阿倍仲麻吕以异族身份,官至散骑常侍安南都护吗?


《妖猫传》里,景别几次变奏,令人目眩神迷,这是读史者视角的转换。当妖猫作乱,站出来追问真相的是白居易和空海。一个诗人,一个僧人。诗人是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理想主义者,诗歌是有年龄的,也只有年轻人才可以为了理想,燃烧自己,就像片中跳脱年轻的白居易。


僧人空海嘴角始终带着一缕神秘的微笑,其实世间万物千变万化,终究万变不离其宗。他如山一般笃定,因为他心中矗立着如山一般的信仰。


当然还有少年。白龙对美有着毫不妥协的追求,他怀疑一切,他只以真理为父 。所以他站出来,对胜利者书写的历史说,「我不信」。他宁可化身妖猫,作乱于长规,也要碰触理想,守护心中的一个王朝的终极之美。


丹龙则是白龙的另一个侧面,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总有一天如枯竹般衰朽。他最后选择遁世,对当年纵身飞舞的理想,碰触了翠翘的幸福,不做解释,不再理会。


史书是一场官家操纵的幻术,只有文人、有信仰者和少年在追问真理,而真理也得以在这三样人中以诗歌、宗教和野史流传。


仍会有「花萼楼门雨露新,长安城市太平人」。仍会有「龙街宝树千灯艳,鸡踏梅花万岁春」。只是,有什么东西碎裂了,并再也难以复原。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还好。还不算晚。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7 08: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4


支付宝年度账单 


该问题总共获得了 1,786,945 次浏览


图源:视觉中国


支付宝是如何根据 2017 年度账单预测 2018 关键词的?


知友:Afarer(1000+ 赞同)


数据量和数据的精度不够,不容易分析出来,只能简单反推一下。


能干(应该是花费跨度多个领域)


远方(当你的花费在火车 / 机票上超过多少比例得出,或者说在存在多处跨地域线下消费。)


自由(是远方的进阶版,应该是花费了更高的金额和比例用于旅行)


温暖(中性词语,各项日常花费比较平均,是柔软plus)


柔软(和温暖差不多的中性词语,各项日常花费比较平均)


颜值正义(花费在美妆、装饰品、衣物上的金额超过多少比例得出)


当家(日常用品和家庭用品以及和烹饪原料挂钩,花费金额超过多少比例得出)


(根据评论得出,可能是订单中存在较多的礼品、爱心、婴幼儿产品等一些与「爱」相关的物品和订单,包括了多种「爱」相关的花费金额。)


才华(在书籍类、艺术类、专业类、考试类相关花费达到一定比例)


小确幸(应该是当家的另一版本,也是日常用品以及小而精致的物品/订单较多,花费没当家那么多)


值得(在某些特定的订单上花费了大比例金额)


(在服装、电子产品、数码相关花费了较多金额)


品位(在某一特定领域花费了大比例金额,包括美妆和衣物等)


(潮和颜值正义的 PLUS,进阶版,花费了更大比重和更多钱在某一特定领域)


坚持(连续在某一领域持续花费较多比例的金额)


快乐(按照个人情况和少许调研模型,可能是在娱乐方面花费较多,例如电影、游戏、充值等)


懂得(暂时没头绪,比较高端的词语)


纯真(购买了多种青少儿玩具,动漫,二次元等相关有小情怀的物件)


成就(暂时没头绪,根据评论,大多数可能和虚拟商品有关,毕竟成就是指在某一方面有极大的投入后的收获,分为虚拟成就和现实成就都有可能。)


(目前见到过的最高端的词语,多出现于土豪,对应兴隆、发达、繁盛相关,可能对于收益、转账有较大的权衡比例。)


……


除了上述特定词语以外,应该是先按照排名比例划分层次,再根据每个层次的行为得出不同的词语。


或者有一些不是那么直观的二次数据整合得出的关键字,非直接得出。


例如:不是看某一类比较多,而是看某一些类别比较少。


或者:当一个人同时满足多种条件,则随机得出一个相关的词语。亦或是引用权重。


例:一个人同时满足远方和范儿,范儿的消费更高 / 更频繁 / 更连续 / 更多数额,则得出范的关键词。


当然,假如数据如果不够多或者不够明显。根据评论中有些特例来看,没有满足条件怀疑是得出「词语」是在某一范围内随机的,没我们想的这么精确。按照答案中有提到的巴纳姆效应、正例谬误效应相关。


以上都是反推的结果,可能和实际情况下相差比较大,身为产品肯定明确数据分析和大数据搜集并非一言一句或者一篇文章就能得出结论。需要涉及主数据和多方面数据的权重。大家就当简单理解下吧。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7 08: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5


黑镜第四季 


该问题总共获得了 455,184 次浏览



如何评价 2017 年 12 月 29 日开播的《黑镜》第四季?


知友:小白免(200+ 赞)


个人觉得,《黑镜》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题:


1. 意识和人的关系


如果人的意识和肉体可以分离,那么要如何定义人?如果意识可以被制造、复制和转移,又该如何保护人权?


从 S2E4 白色圣诞、S3E2 游戏测试、S3E4 圣朱妮佩洛,到这一季的 USS Callister 和黑色博物馆,都详细讨论了各种可能:意识被复制或提取后经历非人道的折磨,意识被移至后丧失了行动和表达的能力,意识上载后成为永恒的人类……


看着屏幕里被永恒监禁的、有人形的「意识」,我们当然会觉得不适——这样不好吧?但如果现实情况中,并没有屏幕为你呈现「意识」的一举一动,也就是类人的表现,我们是否还会觉得不适?还是会习以为常地,复制一份自己的意识,做自己的完美奴隶?


2. 记忆储存术


S1E3 你的全部故事,本季的大天使和鳄鱼,都设想了这样的技术:记忆储存和提取都变得稀松平常,你不再有任何隐私,因为你的所见所做,都会被精准地记录下来。


听上去应该是特别棒的技术,但我们脑海中的美好开始——和亲密的爱人分享记忆,父母实时监测孩子的安全,查看目击者的记忆来调查刑事案件——都会导向不可控的情况。擅长利用谎言的人类,可能还没有做好变成思想透明「三体人」的准备。


3. 人言可畏


《黑镜》的另一个主话题,是社会舆论的极端情况,不管是 S1E2国歌、S2E2 白熊、S2E3 Waldo、S3E1 Nosedive、S3E3 Shut up and Dance、S3E6 杀人蜂,都探讨了舆论推动社会事件到完全意料不到方向的可能性。个人感觉该话题是《黑镜》的主心骨之一,这季却没有涉及。


4. 集权


S1E2 真人秀、S3E5 蟑螂和未来战士,本季追杀人类的机械狗,都勾勒了人类被未知力量集权统治的可怕场景。但其实这个话题被科幻作品讨论地很多,不算特别有新意。


S4E4 Hang the DJ 是这季黑镜特别清新脱俗的一集,既不恐怖也不吓人,只是两个人谈恋爱的故事,很形象地阐释了一个基于意识提取的机器学习案例。


个人还特别喜欢第一集 USS Callister 和最后一集黑色博物馆。


总之,第四季虽然没有特别出彩,也还是值得一看的。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8 10:46 AM , Processed in 0.04265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