⒊中道实相
中道,即指中观,中观论发扬了缘起性空的超越二元的深义,以中为宗,不是偏空也不着有,含摄二边又超越二元。
实相,即是我们常说的我空法空的“真如”。在唯识学把它称为“法性”,在《华严经》把它称为“一真法界”,在《楞严经》把它叫做“如来藏妙真如性”,在《维摩诘经》叫做“第一义谛”。简单地说就是一切法真实的本体、真实的相状。
二元模式中的二律背反规定了二元双方的理都能成立,也都不能成立。二元论的基石就是实有,说有就是实实在在的有,绝对的有,说空就是实实在在的空,绝对的空。二元模式只有相对的理,没有绝对的真,它无法表达真理真相,因此,二元思维中的一切观念、知见、文字语言、概念意义,都不具有真实义。中论则通过破除其实有性和有所得见,提出了缘起“八不原则”,即“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不生不灭”。
以楷书“文”字的书写为例,缘起于诸书写工具、材料、意识的和合,开始有“文”字书写的开始,由于缘起中的诸多元素都是空性的,生、住、异、灭即无自性主体的生灭。
而有生必有灭,有灭必有生,生也无常,灭也无常,故生灭不常。生生灭灭不息,生灭相续,故生灭不断。
生与灭,运动的方向不同,故生灭不一。生与灭,都是运动过程中的现象,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故生灭不异。
刹那变化,刹那生灭,生已意味着必灭,灭已意味着必生,生中已有灭,灭中已有生。刹那中既有生也有灭,刹那中生灭具足,刹那中即生即灭,刹那中生灭不曾来去,故生灭不来不去。
刹那生灭,生是质变,灭也是质变,生灭都是质变,刹那刹那都是质变。即生即灭,生如不生,即灭即生,灭如不灭。生如不生,灭如不灭,故生灭无生无灭,不生不灭。
不是等现象消灭了才是空,才是寂灭,现象的无常当下就是寂灭,现象生灭的当下就是不生不灭。所以我们书写的每一个瞬间都是即生即灭、不生不灭的,如一念转入中观,当下即是涅盘之境。
书法中的一切法,如用笔中的提按、行住亦复如是。提与按亦表现为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不生不灭。提中有按,按中有提,提即是按,按即是提。
当一幅作品完成后,我们可以从中找到无数个二元对立的概念:如黑白、虚实、大小、方圆、曲直、奇正、浓淡、枯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