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男,35岁
程序员,山西吕梁人
“留在北京,是我的责任”
2000年,我考上了北京理工大学,是我们村有史以来第一个上985的大学生。我到北京的路费是全村人一起凑的,村支书和我爸一起来北京送的我。那时候没听说过什么叫地铁,在心里感叹北京可真大啊,竟然还通火车。
来北京之前我没碰过电脑,计算机专业是老师给我报的,我不太有概念,以为主要是学数学。现在想想,算是命好押对了方向。研究生毕业以后,我进了IT公司,工作到现在一直挺顺的,算是个中层领导了。
工作以后,我就成了我们村的“驻京办代表”。农村人对北京有种迷信,连带着我在他们心里好像也有了光环。工作第一年我还住在没有窗户的隔断间里,村里有人在县城的工厂打工,手被烧伤了,老板赖账不赔,我妈给我打电话让我找人帮着解决一下。我哪儿认识什么人啊?最后自己出钱找了个律师去帮老乡打官司,要回来的赔偿还没有我贴进去的律师费多。
现在,我每年过年回一次家,街坊邻居都会把自己孩子叫到我跟前,指着我说要向我学习,将来也考上北京的大学留在北京。那场面,好像我会开光,和我说两句话就能让他们的孩子有出息。
自从我在北京买了套小房子,我家里就成了村里人来北京的一个中转站,来办事的、看病的、旅游的,只要暂时没找到落脚的地方,都能来我家先住几天,我那个小客厅是没有茶几的,方便打地铺。我讲给城市里长大的同事,他们都觉得这是不知分寸,可我不能这么想,我是从这个环境里出来的,我懂得他们的窘迫和难处。
所以,在北京十几年了,我觉得留在这儿已经成了我的一个责任,为了让我爸妈在村里觉得荣耀,也为了让街坊四邻的孩子有个榜样。说起来挺虚的吧?可我想还是有点用处的,即便他们来到北京时发现,我在这里也不过是最普通的上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