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9|回复: 0

[百家杂谈] 刚刚,我们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知识分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8 10: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刚刚,我们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知识分享」 

2017-12-04 热爱知识知乎君 知乎日报

知乎君不说相信各位小伙伴们也已经知道,一年一度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又在乌镇开幕了~库克、马化腾、马云、李彦宏等来自全球的各路互联网「大佬」们聚集在一起,共同讨论推动世界互联网的发展与未来,当然,肯定也少不了我们知乎啦(゚▽゚)/


知乎创始人、CEO周源,

也作为本次大会嘉宾受邀出席 


(这群大佬中最帅的那个就是!希望老板看到给我加鸡腿)


而就在刚刚

周源在世界互联网大会

「分享经济:创新与治理」分论坛上,

作为唯一一家知识分享领域的代表企业,

发表《建立创新高效的良性机制  

推动知识分享可持续发展》

主题演讲。


这场演讲对你,对知乎君来说都是意义非凡

为什么呢?



现在就为你分享周源的现场演讲稿

一结束就被知乎君拿过来分享给大家

相信读完之后的你会对知乎,对知识分享

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与新的体验



1
中国知识分享引领世界潮流


大家好,我是知乎周源。很高兴受到组委会的邀请来到这里做分享。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建立高效良性机制 推动知识分享可持续发展」。



「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相关数据显示, 2016 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 34520 亿,比上年增长 103% ;融资规模约 1710 亿,同比增长 130% ;参与分享经济活动的人数超 6 亿,参与提供服务者人数约为 6000 万。可以说,中国分享经济在体量与规模上,都是世界领先的。


另外,我国分享经济渗透的领域之广,也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分享的基因已经影响到各行各业。从传统的有形的实物资源的分享,到无形的、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的、基于时间和技能的分享。我们也诞生了很多以前从没有过的商品形态。比如共享单车,比如知识分享。



而知识技能分享,在分享经济所涉及的诸多领域之中,已然成为当下最为活跃的创新领域之一。从上面的这个数据就能看出来,年增长率 205% 。针对知识分享,现在有各种商品形态,譬如音频课程,互动 Live 课程,咨询,读书等。


在中国,高效地获取结构化的知识,并为之付费,这件事已经变得越来越顺理成章。腾讯研究院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知识付费用户群体和知识供给者群体,都已经达到千万量级。


2
人类知识分享加速器


早在 200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世界报告」系列的首份报告——「迈向知识社会」(Towards Knowledge Societies)中,就曾提出「知识社会」的概念,强调知识社会建立在多样性和知识共享的基础之上,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报告中提到,以前知识的获取大都建立在各种排斥体制上,绝大多数的知识为一小部分精英阶层所垄断。于是,获取知识只能通过拜师学艺,通过书本。这是几千年来,知识生产、传播、消费的方式。


而二十一世纪的知识社会,必须超越这种垄断局面。在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知识,以及知识社会的全民参与的前提下,进入社会的人性化发展,或称为可持续发展的崭新阶段。



对于精英这个词,知乎其实有自己的理解。我们认为,每个人都有值得被分享的知识,而每个认真分享知识的人,都是精英。知乎很在意“认真”二字,这是我们的精神。


我们认为,超越传统精英观念的知识共享,将是推动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最优解。



互联网的发展让知识分享变得无比快捷。如今,每个人大脑中的知识、经验和见解都被搬到了互联网上,我们与世界、与信息、与知识产生着不同的连接。但这种转变到底是如何发生的?


这里面有三个最基础的关键变量。首先,是中国移动支付的发达,通过手机支付能在解决各种消费需求,这点我们全球领先。


其次,是生产力设备的进步。原本出版印刷一本书,听老师授课,需要各种机器设备场地支持。现在手机都能帮你实现。


最后,也是一个重点变量,是互联网知识社区。比如知乎的问答社区,它其实帮助用户自发形成了最基础的供求关系的连接,为知识分享经济的诞生,知识付费产品的孕育,打下了良好基础。而知识分享经济顺势而生,也将知乎这类平台打造成了「人类知识分享的加速器」。


作为平台,我们给用户提供不同的知识分享场景和工具,也促成和见证了很多积极的改变。


譬如,知乎上有个用户叫「狐狸先生」,本名李然,他是 2012 年加入知乎的。这个人的兴趣非常广泛,光赞助过的 Live 就横跨经济学、心理学、医学、艺术、写作、摄影等诸多领域。



但同时,他也是知乎「天文学」「天体物理学」等五个领域的优秀回答者,中国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另外,他还是好莱坞现象级大片「星际穿越」中文字幕的译者之一。


两年前,知乎根据他发表的内容结集成了电子书「漫步到宇宙尽头」,上线后迅速成为知乎年度最热门的科学类图书之一。有品牌就来找知乎洽谈,赞助「漫步到宇宙尽头」实体书的线下首发仪式。同时他也在知乎上开 Live ,有近 6000 人听过他的 Live 。


这样的人在知乎上还有很多。通过平台的力量,我们让知识生产和变现变得更便捷,也有利于形成正向的激励反馈,更推动了一些原本非常传统的行业,比如传统出版业,让其得以更高效地运转。


不仅如此,通过社区平台和知识付费,我们也得以引入很多高质量的海外内容生产者,让知识无国界。


从去年开始,知乎 Live 陆续请来: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血战钢锯岭》  导演 梅尔吉布森;

心理学家 斯坦福大学退休教授  菲利普·津巴多等。



其中,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的 Live 参与者达到 35347 人,单场收入近 35 万。


在这个过程中,知乎本身也得到了快速成长。目前,知乎已有超过一亿注册用户,办过超 7000 场 Live ,讲者时薪过万。


3
新兴市场,遭遇问题及解决方案


2017 年其实是知识分享成为真正的市场的一年,越来越多的资本和企业进入这个领域。但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需要建立创新高效的机制去保障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比如目前最突出的两个问题:知识的非标品属性和版权问题。



非标品之所以是个问题,是基于消费端的考虑。用户在消费前没有明确预期,缺乏可参考的质量标准;在消费后如果不满意,缺乏相应保护机制和评价标准。这些都可能造成消费需求被抑制或重复购买意愿下降。因此,建立内容准入机制、知识商品评价体系、售后保障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知乎对知识商品有相应的内容准入门槛。例如讲英语需要提供雅思或者托福的成绩证明、心理学内容需提供学历证明、金融类需要提供相关的证书、职业向需提供所在公司的证明等等,各个角度保障知识商品的质量。


在知识商品评价体系方面,知乎也推出了相应的评分体系,评分高的优质内容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推荐。


在此基础上,如果出现内容深度精度和用户期待水平不匹配等问题,我们的知乎 Live 也先人一步推出了 7 天无理由退款等一系列措施,从而保障用户体验。



而针对版权,如果内容生产者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则肯定会影响到生产端的动力,不利于供给侧的稳定。因此,围绕确权、维权、授权三个层面,知乎也构建出了相辅相成的一整套体系,希望从源头上保护创作者的权益。


确权方面,我们和「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合作,帮作者快速搞定版权登记。目前知乎站内已有近 1500 部作品完成了版权登记。


维权方面,知乎推出了从侵权处理到拓展版权收益服务的一站式版权产品。特色的版权产品「版权服务中心」,既做付费转载,也与其他平台合作,推出了一整套侵权应对功能。未来,它也会去做主动维权,帮助用户挖掘更多版权变现机会。


考虑到原创者个人维权成本高、牵扯大量时间及精力等情况,知乎也会不遗余力地为原创者提起诉讼,提供法律维权服务。


4
机遇和挑战  知识分享经济的未来


从大众的维度来说,知识分享还是一个新鲜事物,但它背后蕴含的合作、开放和信任的关系,必然会对社会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点带来影响。


我们希望通过构建一套良性的机制,优化现有产品形态,丰富知识分享场景,满足用户不同的知识获取和分享需求,让知识得以更好地流通。



但所有这些手段,在推进的过程中,都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其实光靠单个的企业或者机构,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机制创新、市场创新和政策鼓励相结合,还有赖于法律的保障和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我们期待行业的规范和标准的指引,为知识分享经济保驾护航。


谢谢大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9 09:29 AM , Processed in 0.07760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