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00|回复: 0

[疾病防治] 王晓东:在可见的未来,让绝症绝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28 08: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晓东:在可见的未来,让绝症绝迹 

10月28日下午,在未来科学年会生物医药讨论会现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带来“绝症不绝”为主题的精彩演讲。以下文字节选自演讲实录。

今天非常高兴来跟大家一起回答这样的一个题目,那就是绝症不绝。看到这个题目以后,我有两个感受,第一,绝症听起来还是挺让人担心的一件事。另外,绝症不绝,让我们就更加的失望。我们希望什么呢?不光是绝症绝,而且最好是以后就没有绝症了。今天,我想用十几分钟,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个题目的解读。


我们之所以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绝症,在我看来,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首先有聪明的病毒,我为什么说聪明的病毒呢?病毒是一种非常小的微生物,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它跟我们的身体共同进化了很多很多年。它非常非常的聪明,它们的生活目的是侵染我们,给我们造成不适和疾病。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病毒的感染是绝症,即使现在,还有一些病毒影响了很多很多人。


另外就是一个善变的癌症。为什么讲善变的癌症呢?癌症的发生是我们自己的身体细胞发生了变化。它在各种环境下,甚至是以完全躺着中枪的形式发生了基因方面的突变,结果它使我们自己的细胞攻击我们身体的其他细胞。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我们在治疗癌症、预防癌症方面有了很大进步,我相信将来有一天,人类也可以预见癌症,我们现在所谓的绝症,可能会被预防,可能会被治疗,我们的寿命,也可以再次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我们还要面临的另外一个绝症,就是损伤的神经。因为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很多的神经细胞,最后都会受到损伤。这种损伤为什么会发生,现在尚未可知。但是我也有信心,在我们的有生之年,面对神经退行性疾病,也可以实现预防甚至是治疗。即使我们把这些目前困扰人类的疾病都治好了,我们寿命提高到两百岁,我想人类还会面临新的问题,这是我们作为一个活的有机体所必须面临的新问题,从这一点来说,我们研究生物医学的人永远不会失业,我们永远在路上。


艾滋病和乙型肝炎

说起病毒,在并不遥远的过去,艾滋病是人们谈之色变的一种绝症。我80年代中期去美国留学的时候,这个疾病刚刚开始传播,但人们并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引起的。得了艾滋病,人的免疫系统就坍塌了,很多人因为这个而去世,非常的悲惨。今天在准备这个幻灯片的时候,我想起一件现在回想起来都非常让人不舒服的一件事。在90年代,我们从海外回国探亲的人,路过中国海关的时候每个人都要抽一管血检查艾滋病,不能把艾滋病带到中国来。今天艾滋病对我们来讲已经谈不上是绝症了,因为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引起艾滋病的HIV病毒,了解它是如何侵染我们的细胞,如何在细胞里复制,最后又如何组装成新的病毒感染新的细胞的。我们对它的生活史,已经了如指掌了。因为我们已经了解它,我们就可以针对它的侵染、复制和组装,开发出针对各个步骤的药物。而且这样的药物会变得越来越好,现在得艾滋病,感染了HIV,并不再是一个绝症了。


我想再提一个我们国人深受其害的一种病毒造成的疾病,那就是乙型肝炎。造成乙型肝炎的乙肝病毒,是一个小病毒,但是它会造成非常大的问题。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小病毒,因为相对于造成艾滋病的HIV病毒来讲,乙肝病毒的基因组非常小。HIV病毒基因组编码了好几组酶,所以我们能对它多管齐下,针对艾滋病在细胞里复制的各个步骤,我们都可以控制。而目前就我们所知,乙肝病毒基因组编码的只有一个酶,而且我们对它在细胞里面怎么感染和复制都所知甚少,因此我们的治疗方法并不是很多。


乙肝病毒目前全球感染了两亿四千万人,在中国,最近的数字是差不多有八千万人被感染。相对于全球三千五百万艾滋病人,这个数目要大得多。而且每年有差不多一百万人死于跟乙肝有关的病毒感染,每年死一百万人,差不多相当于一场大型战争了。


还有一点,就是全球感染乙肝病毒的地区,多数都不在发达地区,欧美感染的很少。感染最多的是什么地方呢?中国和“一带一路”周边地区。所以,针对乙肝病毒的研究,在欧美不是一个热点,也不是一个重点。而我们中国人对乙肝的病毒研究,反而能够做出比较重大的贡献。在这里,我也给大家分享最近我们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李文辉老师的一个研究成果,那就是他们的研究组在肝里面发现有一个负责胆酸肝肠循环的受体,什么是肝肠循环呢,我们吃了油腻的食物以后,我们的肝会分泌胆酸,用来溶解和帮助消化这些油腻的食物,这些胆酸到肠道以后并不是都排出去了,多数是通过肝肠循环被肝重新吸收了。它们怎么进入的肝呢?就是通过一个叫做牛黄胆酸的转运受体,李老师的研究组发现这个受体其实就是乙肝病毒进入肝细胞的一个途径。刚刚我提到,有了这样一个受体,它就可以把我们对乙肝在各个方面的研究打开了途径。以前很少有这种途径,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个病毒很小,基因组很小,它只有一个逆转录酶。另一个问题是乙肝病毒并不感染很多常用的试验动物,除了感染人,大猩猩,黑猩猩以外,连猴子都不感染。可是人、大猩猩,黑猩猩,都不是我们常用的实验动物。而且它很难在体外建立稳定的感染,现在我们知道乙肝病毒进入人体的途径,现在可以在癌细胞的细胞株上完全实现乙型肝炎病毒的生活史,我们搞研究的如果知道了它在细胞株上的生活史的话,像我刚才举的HIV的例子一样,我们就可以在更深入的分子水平上了解它们是如何进入的细胞,在细胞里如何被复制,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开发药物。


有了这样的手段,现在对乙肝病毒这样的一个世界难题,我们中国的研究和药物开发在我看来是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的。其实乙肝病毒在80年代,90年代初,比中国现在要厉害很多,因为当时没有疫苗。现在乙肝在普通人当中,尤其是小朋友们感染乙肝情况已经非常非常少了。这是因为开发出了预防乙肝的人人都能接种的疫苗。但是我刚才也提到了,乙肝的问题在于多数是慢性的感染,患者过去被感染过,病毒没有办法被清除。它的问题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感染过乙肝的人最后会变成肝癌。虽然我们能够把乙肝彻底的根治,癌症的问题又出现了,那又是一个新的绝症。


怎样抗击癌症

那么对癌症的研究、治疗和预防该怎么办呢?如果是病毒引起的话,癌症的预防,最有效的还是疫苗。像我刚刚讲的,乙肝的疫苗大大的减低了人群里面将来的肝癌发病率。另外,我们大家都知道,最近HPV这样的疫苗的出现,也能够大大降低HPV的感染和宫颈癌的发病率。


面对癌症,除了切除以外,我们现在的治疗手段有化疗,化疗就是用对细胞有毒的药物去把癌细胞给毒死。当然化疗的问题就是特异性不强,你把癌细胞毒死了,我们很多的正常细胞,有的时候也会被毒死。而且癌细胞会产生抗药性。放疗是用高能射线去杀死癌细胞,但是如果癌细胞转移了,很多的点,尤其是很小很小的地方,可能很难完全用放疗治疗。最近也有所谓的靶向治疗。那就是说癌细胞有基因的突变,如果我们能够找到造成癌细胞的突变基因,针对这样的基因设计一个药物,这就是靶向治疗。这样的话我们也可以把癌细胞的生长控制住,这些治疗方法的问题就是说可能开始会有效,可是如果不能完全杀死它们,剩下的癌细胞会变得抗药。而最近一个很激动人心也很有效的新的疗法,就是肿瘤免疫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的基础是什么呢?就是动员我们身体里面的免疫系统,也就是把我们身体里的武警部队动员起来,剿灭我们内部叛变的癌细胞。


我这里简单的讲一下肿瘤免疫治疗,其实和抗病毒的思路也很像。肿瘤免疫治疗首先癌细胞是要被认出来是癌细胞,因为我刚刚讲了,癌细胞之所以成为癌细胞是因为有基因的突变,基因的突变产生新的蛋白,新的蛋白一产生,我们的武警战士就知道这个人不是我们的人,前面杀敌的武警战士就是所谓的T细胞,他们是有枪的,可以跟癌细胞接触,然后把癌细胞杀死。除了这个直接和癌细胞接触的叫做T细胞的武警战士以外,我们的免疫系统里面还有一个庞大的后援部队,里面有侦察兵,能够侦查癌细胞在哪,癌细胞有没有出现,癌细胞是因为什么而叛乱了;还有战争动员部队,一旦发现有叛乱了,武警战士就从少数扩增到很多,我们可以把武警战士送到判断的地方,最后直接和敌人癌细胞接触,然后把它杀死。所以癌症免疫治疗,不光是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也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对付癌症的策略。癌症虽然现在可能还是一个大家谈之色变的疾病,但是我很有信心,不久的未来它肯定会被我们攻克。

 

治愈神经退行性疾病

刚刚我也提到了,我们的癌症也治好了,感染也治好了,我们都活得很长,但是如果我们年龄很大以后,会有一个最大的危险,那就是你的神经会莫名其妙的死掉。这就会造成阿尔兹海默症这样的疾病,这种疾病不光是病人本人的痛苦,病人的家庭和社会也都会有很大的负担。


还有一种叫做渐冻症的疾病,控制我们运动肌肉的神经元逐渐消失了。最著名的渐冻症病人是霍金,他的是运动神经元受损,但是思维很清晰。他还能思考黑洞是怎么回事,但所有的肌肉都不能动了,只能控制眼皮了。


另外我们中国人最大的杀手是中风。中风也是把我们的神经元杀死了。虽然目前药物和物理治疗主要是弥补我们损失掉的神经元,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手段还非常少,但是在我看来,将来如果能够找到神经元死亡的诱因的话,延缓神经元的死亡,是不是还可以用神经干细胞和神经系统里面的非神经系统,也就是所谓的胶质细胞把它们变成新的神经元。


刚刚我也一开始提到了,我有信心在我们有生之年把多数这样的问题解决,最后我们可以活得更久。未来大奖面向未来,我们永远在路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7 07:03 AM , Processed in 0.05591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