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 2017.10.07
高考失利 18岁女孩成为厂里唯一女调琴师
本期作者:嘉兴日报 成杰
尽管生活有着诸多的不如意,但是只要琴声响起,18岁的汪润就把任何烦恼都抛之脑后了。(摄影/嘉兴日报 成杰)
18岁的重庆女孩汪润喜欢钢琴,一直梦想着能上一所音乐高校。父母在外乡打工十多年,赚的也是辛苦钱。学琴价格不菲,母亲并不同意,但是爱女心切的父亲还是塞给汪润四万块的学费。高考这年,因为文化课成绩发挥不理想,汪润与自己的大学梦擦肩而过。但音乐像是埋在她心里的种子,虽经历坎坷,但已经慢慢发芽。(摄影/嘉兴日报 成杰)
高考失利后,汪润没有选择复读,而是随着父母的脚步来到嘉兴。因为家里还有妹妹在读书,她不想增加父母的负担,她说早点工作,或许能学到更多。
来到异乡,面临打工的选择,汪润却陷入了迷茫,她整天把自己关在父母租住中房间里,一天到晚把窗帘拉得严严实实。有一天,父亲告诉她附近的工业区里有一家钢琴生产企业,正巧在招聘调琴师学徒工。这一消息让她兴奋不已。
第二天,父亲陪着她去面试,凭借着对钢琴的喜爱,汪润顺利入职,成了厂里唯一的一名女调琴师。
但大家都不看好汪润,包括她的母亲。调琴不仅需要有对音准精确的判断,更是一件力气活。钢琴有88个琴键,发音靠的是200多根琴弦。有人测算过每根琴弦张力约90公斤,整个钢琴总张力达20吨。
不断用调音扳手调整上百根琴弦,男调琴师都觉得费劲,更何况是体重才90斤出头的瘦弱女孩。最忙的时候汪润一天要调二十多台钢琴,强度可想而知。
因为汪润现在还是学徒身份,千把块钱的工资仅仅够维持生计,母亲说,“那么辛苦,工资又低,音乐又不能当饭吃,还坚持什么?”主张她换到当地大型企业,当一名产业工人,能挣高工资。但是,汪润依旧坚持着自己的选择,她说年轻人喜欢什么就要努力去做。
家里买不起钢琴,汪润就在下班后一个人拿着琴谱自己练。企业三楼的钢琴车间摆放着数十台还在调试的钢琴,有立式钢琴,也有三角钢琴。这里也成了她逗留时间最多和收获快乐最多的地方。
钢琴曲《菊次郎的夏天》是汪润喜欢的曲子,她说这首经典钢琴曲能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那份纯真和坚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