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74|回复: 1

[史地人物] 俞天任:日本的“少林寺拳法”可不是中国武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19 10: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俞天任:日本的“少林寺拳法”可不是中国武术 

 2017-08-13 俞天任 大家


文 | 俞天任


在日本旅游过的朋友很可能会在什么地方看见过有“少林寺拳法”这几个汉字的招牌。先不要急着为中华武术在走向世界为国争光而欢呼,这个“少林寺拳法”和中国的嵩山少林寺没有任何关系,仅仅是用了这三个汉字而已。就像“青森”,“山梨”等日本地名在中国或者台湾被人抢注是一样的。事实上笔者在被日本人拿抢注说事的时候,经常会指着“少林寺拳法”的招牌问那些日本人这块牌子是怎么回事?

日本的“少林寺拳法”是一位叫宗道臣的日本人创建的一个集宗教、武术和教育三位为一体的社会团体,用修练一些源流据说是柔道的功夫的方法来修身养性,达到某种心灵鸡汤的境界,和中国的武术功夫其实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这位原名中野理男的宗道臣和中国倒有些瓜葛。他小时候跟着练武的祖父学了些柔道和剑术,后来在日本陆军干情报工作,也就是做特务,在中国各地用“以武会友”的名义收集情报。赶上庚子事变之后中国官府接受了义和拳的教训禁止民间练武,于是中野理男就到处去拜师访友学武术。据说他后来之所以用“少林寺”来命名他的流派是因为他到过少林寺,在少林寺学会了踩梅花桩。而且在少林寺看到达摩像理解了“禅”的道理,知道了用练武来修行的道理。

在抗日电视剧中经常能看到日本人阴谋得到中国某派武术秘籍,用尽一切无耻手段企图攫取,但最后在中华神功面前无耻失败的场面,看上去似乎就是这位中野理的故事了。

还真不是。中野理男只是凭着“以武会友”的手段收集情报,收集所谓“武功秘籍”还真不是他的任务,当然不知道中野理男是不是有收集文物的癖好,如果从那个角度出发还是有可能的。


宗道臣


本身就不存在什么“武功秘籍”,那种东西只存在于金庸的武侠小说之中。而且即使存在所谓的“秘籍”,也就只有文物价值,如果是为人不知的小流派的话,文物价值也非常小。当年的侵略军与其去寻找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还不如派人去实际测绘一张作战地图来得更加实在。

中国文化,特别是在中医和武术这两大“国粹”的极端上把祖先崇拜的范围扩展到了智商层次,这是很独特的。中医和武术认为今人在智商上永远超不过古人,谈中医就是《黄帝内经》,谈武术就是什么“秘籍”。这种倾向在其他文化中很难见到,因为像医学和格斗技巧这些牵涉到实际应用的领域,经验是很重要的因素,古文献本身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日本人因为对中医没有什么“国粹”的包袱,所以就可以比较客观地对待。于是中医的哲学外衣被脱去了,只剩下了实用的功效。日本人摒弃了中医的“阴阳五行”玄学巫术迷信部分,只留下在数千年中实验出来的“验方”,也就是“废医存方”,发展出来了被称为“汉方医”的和中医完全不同的日本东方医学,日本的汉方医其实是一种整理中药典的学问,主要是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两本起起源于《伤寒杂病论》的著作里寻找药方和验方再加以开发,日本的汉方医学有不少有效的处方。



再往后就连“汉方医”都不能存在了。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社会全面西化,政府在1874年规定了只有学西洋医学的人才能拿到医师执照,而且从1883年之后医师资格国家考试中就从来没有过东方医学的内容,日本的医学教育也没有了任何东方医学的课程。2001年之后,大学医学部的教学大纲中增加了了“解说和汉药”的内容,医学院才有了一点讲解汉方医学的课程,但不是必修课,只是一种扩展知识面的课程。

只剩下了汉方药。

中国武术在日本还不如中医,基本上是除了这个名词之外就没有了。这是因为在日本武术的用途比中医更为狭窄的缘故。本身即便是在冷兵器的时代,真的具有传说中效力的武术也无法供军队在大规模战争中使用。只能在小规模战斗或者侦察、破坏等个人行动中作为格斗技巧使用。进入热兵器时代之后武术的用武之地就更加缺少了,即使一个半身不遂的残疾人,手持一把短枪也可以让郭靖黄蓉外加韦小宝一筹莫展,如果有一支自动武器的话,即便是红花会的好汉们全体出动也无济于事。

实际上那些玄乎其玄的武术在文学作品中的存在也还是从上世纪之后开始的,再往前是看不到的。比如在好汉成群,成天打架的《水浒传》中都看不到那些玄学般的武术。武术是一种格斗技巧,是用来打击对手的。需要考虑的就只是打击的速度、力量、部位和角度这些力学和生理学的科学问题,在这里没有哲学存在的必要。有时候也能看到中国武术的“比武”,平常那么多名目的拳术,但上了擂台之后,出拳清一色变成了基本的拳击,那些花哨的门派身段全部消失了。因为拳击是最合理的打击术,在合理面前,无论是来自自然的启示还是来自伟人的教诲都毫无意义。

武术在军事上的作用很有限,但是在中国还有一个可以使用武术的地方是“江湖”。所谓“江湖”,其实就是孤立于主流社会之外的秩序混乱的地方,在“江湖”上个人或者家族的安全只能个人或者家族自己承担,也就是“防身”。如果国家秩序良好的话就没有必要防身,维持社会秩序是警察的工作,不需要什么“大侠”来除暴安良或者杀富济贫。日本不太存在所谓“江湖”,“任侠”这个字在日语中的含义就有黑社会的含义,起码不属于主流社会。所以为了格斗而去练习格斗技巧本身就有反社会的含义。所谓“习武”,在日本或者是作为一种竞技体育,或者是作为一种健康活动,或者是作为“修身养性”,目的在于“防身”的就只有那些暴力团及其后备军们了。

在日本作为职业竞技体育的武术项目有拳击、职业摔跤、角斗和泰拳等等,这些项目有比赛性质的,也有表演性质的,但是都有很严密的组织和规则。也有像柔道、摔跤之类的奥运项目,有趣的是因为不少奥运项目是学校体育课的内容,所以也经常被作为少年儿童们锻炼身体的运动。老人则选择广播体操或者步行。

所以既不是竞技体育又不是锻炼运动的“修身养性”的“少林寺拳法”在日本人心目中就成了一种宗教,就是“少林寺拳法”也没有“防身”的说法,“防身”的概念就有点反社会。自卫队或者警察都有“格斗拳”的练习,但那种练习绝不是将所谓“格斗拳”作为格斗方法,而只是作为锻炼反射神经的手段。实用格斗法更多的选用柔道和剑道。


▲日本的“少林寺拳法”练习


所以日本人在听说了中国太极拳手被MMA选手在数秒钟之间打败的消息之后一点都没有觉得奇怪。如果真要说奇怪的话就是怎么会有太极拳手挑战MMA选手。现在太极拳已经成为了一种代表性的中国元素,日本人很熟悉,在描写中国的电影或者电视中肯定有太极的镜头出现,日本人认为太极拳是一种能够健身的体操,每天早上在中国的所有空地上都能看到,可能参加知识竞赛的选手们知道这是传说中一种能够杀人的技能,但现实中从来不会有人会相信。

有人说过:“太平洋战争给日本带来的变化就是彻底退出了中国文化圈”。

败战后的日本全面接受了美国文化。残存的中国元素只是因为功能性而存在,文化意义是已经不被承认了。像筷子还是一如既往地在被使用着,缺之不可的汉字则减少到了最低限度。至于中医或者武术这些现在在中国突然就被捧为了“国术”的东西在日本几乎没有市场,因为这些东西除了哲学意义之外并不具备功能效用。


【作者简介】 

俞天任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笔名“冰冷雨天”。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07: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俞天任:日本的“少林寺拳法”真的不是中国武术 

 2017-08-17 俞天任 大家


文 | 俞天任


笔者前两天针对抗日神剧中经常出现的“日本人试图盗窃中国武功秘籍”的情节说了一句“日本的‘少林寺拳法’可不是中国武术”。

笔者非武林中人,对武艺流派的判断可能有冒昧的地方也很自然,李小飞老师不同意笔者的观点也属正常,只是觉得李老师所举论据说服力不是太强。(详见《李小飞:日本的“少林寺拳法”当然是中国武术》)

李老师首先举出来的论据是电影《少林寺》“根本就是‘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投资拍摄的,他们是以中国的少林寺为精神源头的”。笔者非电影圈内人士,这句话的前半部分还是第一次听到。但笔者已经说过:“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是一个集宗教、武术和教育三位为一体的社会团体用修练一些源流据说是柔道的功夫的方法来修身养性,达到某种心灵鸡汤的境界”,在规矩森严,唯独宗教规矩太严了就会讨人嫌的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的口碑并不好,甚至很有一些人认为那是一个邪教组织。这样的团体投资一个娱乐电影是一个很正常的商业行为,所以不能从一个投资行为就推导出“他们是以中国的少林寺为精神源头的”这句话,后面我们还能看到更多的理由。

笔者上次就说过:“(少林寺拳法)和中国的武术功夫其实没有任何关系”。

少林寺拳法的创建者宗道臣和嵩山少林寺以及中国武术确有关系,他到过少林寺,和大概自称少林弟子的义和团大师兄切磋过武功,这些经历在笔者文中均有提及。但这并不说明宗道臣的所创“少林寺拳法”算中国武术的一个门派。实际上根据“少林寺拳法联盟”的说法,少林寺拳法应该来自柔道更多一些,毕竟宗道臣本人自幼就跟其祖父修炼柔道以及剑道,他在中国的活动属于“以武会友”或者“带艺拜师”

中日两国从来就有很密切的联系,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有过很深的影响,日本文化也影响过中国,但不能因为存在这种影响就把日本或者中国的某种东西划归对方,不能简单地就说一句“日本的XX就是中国的”。李老师举出了很多日本武术家和中国武术家有过交流的例子。但这并不能说明日本的某个武术门派就是中国武术。就像上世纪初有不少中国人去日本留学,学习各种现代社会、军事以及技术科学,但不能因为鲁迅郭沫若都在日本留过学,就把中国的左翼文化运动看作日本文化的一部分,一个道理。

除了汉方药品和武术之外,还可以再举一个佛教寺院的例子。日本佛教寺院随处可见,和中国的很相像,不少人就喜欢说那是中国的,经常能听到“中国的唐宋在日本”的说法,但其实不是那样的。

古都奈良有两处有名的寺院。一处是唐招提寺,另一处是东大寺。唐招提寺是鉴真大师所建,主要建筑物的风格基本上是中国式,而东大寺则是日本人自己建造的,相互比较一下就立即可以知道两者的区别。2015年和腾讯一起做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节目时,笔者和著名影星张涵予在东大寺里有过一番对谈。笔者指着各种线条说明了日本寺院建筑和中国寺院建筑的区别,并且从东大寺改修的痕迹中还能看出改修得越是靠后,日本式线条就越明显。就是说寺院建筑确实来源于中国,受中国的影响,但不是中国的,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发生演变,脱胎换骨成为了日本的东西


唐招提寺


东大寺


甚至连拉面和饺子都是这样,谁还能说日本的拉面或者饺子就是中国的面条和饺子呢?

至于《格斗·K·マガジン》杂志,那只是一份普通的商业刊物,他评选的“20世纪十大最强武术家”只是出于他的商业目的,并没有什么量化的严格指标。宗道臣名列其中的原因,更大程度上是因为他领导着一个几乎是日本最大的习武集团,而并不一定是因为他武艺高强。因为“武艺高强”没法比,本身武林中就有“武无第二”的说法。何况宗道臣是不是能打和“少林寺拳法是不是中国武术”也没有逻辑上的关系。

其实李老师原不应与同笔者商榷“日本的‘少林寺拳法’到底是不是中国武术”这个问题,李老师应该与之商榷的似乎是日本的“少林寺拳法联盟”才对,因为最不肯承认“少林寺拳法是中国武术”的还就是这个“少林寺拳法联盟”。


位于日本香川县的“少林拳法联盟”本部


日本的“少林寺拳法联盟”在日本国内活动时的名义是“一般财团法人·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在日本国外活动时则使用“一般社团法人·SHORINJI KEMPO UNITY”这个名字。

SHORINJI KEMPO UNITY最注意和中国划清界限,在他的网页上特地有有关和中国关系的说明,全文如下:

少林寺拳法と少林拳との違い

少林寺拳法と少林拳は別の団体です。

よく混同されるのですが中国の嵩山少林寺に伝わる[少林拳][少林武術]と我々の日本生まれの少林寺拳法は全く別の団体なのです。

創始者宗道臣が中国河南省の嵩山少林寺を訪れた際に、白衣殿(現·宝物殿)にある国籍の違う肌の色の違う僧たちが楽しそうに技をかけあう姿が描かれた壁画を見てこれぞ修練の理想のあり方と深く感銘を受け、さらに達磨大師が[禅]とともに[易筋行]を嵩山少林寺に伝えたといわれることから後日[少林寺拳法]と名称をつけたのです。

少林寺拳法と中国の少林武術·少林拳は目的も技法体系も異なったものです。

近年嵩山少林寺が世界で展開する知的財産権保護活動を尊重し、混同によって互いの権利を侵害しないよう協力しています。

双方間には長年、互いの存在を認め合い、個性と特徴を尊重しあう良好な関係が結ばれています。


现将其全文翻译于下:

“少林寺拳法和少林拳的区别

少林寺拳法和少林拳是不同的团体。

发源于中国嵩山少林寺的‘少林拳’‘少林武术’和诞生在我们日本的少林拳法是完全不同的团体,但经常被混为一谈。

创始者宗道臣在访问中国河南省的嵩山少林寺的时候,看到白衣殿(现名宝物殿)的壁画上国籍不同肤色也不同的僧侣在开心地练武的姿态时深刻领悟到这才是修炼的理想方式,另外(宗道臣)因为听说达摩大师把‘禅’和‘易筋经’传给了嵩山少林寺从而日后起名‘少林寺拳法’。

少林寺拳法和中国的少林武术·少林拳在目的和技法体系上都不一样。

嵩山少林寺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尊重知识产权,防止混同以侵权的活动,我们愿意合作。

长期以来,双方互相承认对方的存在,尊重个性和特征,结成了良好的关系。”


笔者当然喜欢听到“日本的‘少林寺拳法’就是中国武术”的说法,但在人家确实已经说了和中国没关系之后就不能自说自话了,否则就只能鸡同鸭讲。人家三番五次地撇清了和中国武术的关系,如果还要赶上去认亲的话就有点无趣了。

题图为宗道臣


【作者简介】 

俞天任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著有《冰眼看日本》等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9 02:09 PM , Processed in 0.04580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