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6-10
昂山素季 给缅甸带来了什么?
摄影:任弋 责编:介默
2010年之前,昂山素季在缅甸人的口中被称为“The Lady”(那名女士),因为彼时这个名字被视为禁忌,不能被公开讨论;2010年之后,昂山素季对缅甸人来说,是他们的“国民女神”。如同一名缅甸人对国内一位媒体人说的那样,昂山素季在缅甸民众中享有极高的威望,几乎是半个神,昂山素季所到之处,整个缅甸万人空巷,所有民众都为之疯狂。那么昂山素季到底给缅甸带来了什么?受到如此爱戴?答曰“春风”。图为2012年4月1日,在决定昂山素季能否进入缅甸议会的补选中,一小孩手举昂山素季的照片,专心地看着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的各选区消息。摄影:任弋 责编:介默
在缅甸最大城市仰光街边小店,印有昂山素季画像的文化衫、手提袋、化妆盒随处可见,机场商店里也在出售昂山素季和她父亲昂山将军的人偶,只要和昂山素季沾边的东西就好卖。现年70岁的昂山素季,是“活着的传奇”。1990年她带领缅甸全国民主联盟(以下简称“民盟”)赢得大选的胜利,但选举结果被军政府作废。2010年,昂山素季结束了断断续续长达15年的软禁重新回归到大众视野。图为2012年3月30日,缅甸前首都仰光,昂山素季从家中走出来,参加4月1日议会补选前的记者招待会。本报道是2012年那次补选前后一个月,缅甸民众与昂山素季的全纪录。
2012年4月,在缅甸举行的议会补选中,民盟以秋风扫落叶般的气势,囊括了此次补选中45个席位中的43个议席,而执政的缅甸联邦巩固与发展党仅获得1个议席,掸族民主党获得1个议席,昂山素季也当选为缅甸人民院议员。2012年的补选,被普遍认为是2015年大选的一次预演,尽管缅甸宪法规定军方占有缅甸国会四分之一的席位,但如果民盟能延续2012补选时的炫目成绩,民盟将会轻而易举成为缅甸国会第一大党。昂山素季与她所领导的民盟似乎是缅甸政坛的一股春风,带来了这个国家的新希望。图为2012年3月30日,仰光,昂山素季在位于茵雅湖畔的家中举行议会补选前的新闻发布会。
27年前的1988年9月27日,昂山素季组建了民盟,并出任总书记。民盟很快发展壮大,成为全缅最大的反对党,现在的民盟在缅甸全国号称拥有120多万成员。但与民盟强劲势头不符的是,民盟总部低调委身于仰光的一处民宅,这个所谓的总部夹在家具店和饭店之间,两层的临街小楼上飘扬着一面并不显眼的红色旗帜。图为缅甸前首都仰光,简陋的民盟办公室内部。
2012年3月18日,仰光民盟总部,市民来此购买印有昂山素季头像的T恤和海报。在民盟总部门口的两扇铁门上分别贴着民盟红色的党旗和一个投票的标志。大门口堆放着一些做饭用的炊具,走进房间后有几张大桌子,旁边摆着各色塑料凳,如果不是墙上贴着的昂山素季大幅照片以及民盟党旗,还以为不小心闯进了一家简陋又破旧的餐馆。民盟总部一层主要是用来接待选民,除了宣传品出售之外,其他桌子都用于民盟候选人现场接待选民。总部二层则是党的高级领导开会的场所,不允许外人参观和拍照。在民盟总部小楼的旁边有两间办公室,专门用来登记新注册的民盟党员。
2012年3月31日,缅甸的Wahtheinkha村,昂山素季的到来,让整个村庄沸腾起来。2013年《环球时报》记者曾赴缅甸采访,当时记者接触到的缅甸人几乎一致认为,“昂山素季在缅甸的人气很高,她一定会在2015年当选缅甸总统。”不过,根据缅甸宪法,配偶或子女为外国国籍的公民不能担任总统,这使昂山素季当总统的希望充满了不确定性,因为她去世的丈夫和两个儿子都是英国国籍。2015年底,缅甸将举行大选,而缅甸政府内部就围绕是否修宪的争斗日趋白热化,这事关昂山素季能否参选。
图为2012年3月19日,民盟副主席U Tin Oo(吴丁乌),在去村里拉票的路上,受到村民热烈欢迎。
民盟成员下乡宣传时,很多路段要用锄头把地刨平后,车辆才能通过。缅甸95%的农村人口处在贫困线以下,用不上电,没有干净的自来水,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都很高,都支持昂山素季领导的民盟,希望国家实现民主,结束专制统治。
缅甸是农业大国,超过六成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但近二十年,缅甸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国民人均年生产总值甚至比二战前还低。2010年后,缅甸变化很快。这些变化不应被认为是单独发生的,而是总统、政府和立法机构共同努力的结果,目的是使缅甸走上民主、和平与繁荣的道路。2010年11月,在昂山素季被政府释放后,这个国家的民主进程就此拉开。尽管军政府在各方面仍控制严格,但政治上的解冻已经开始。图为2012年3月19日,民盟成员在下乡做竞选宣传的路上,车轮卷起滚滚沙尘。
2012年3月29日,仰光Sule Pagoda(苏雷大金塔),一名信徒在祈佛。2007年,就在Sule Pagoda外面,在缅甸备受尊崇的僧侣也起来和平示威,要求改革。这场被称为“袈裟革命”的游行,被军政府残酷镇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