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故事:最后的山村高跷秧歌队
网易图片 2016-02-15
2016年2月11日(农历大年初四)15时许,吉林省抚松县兴隆乡南天门村,山村秧歌队的队员们走在去邻村演出的路上。这支传统的山村高跷秧歌队已经成立了55年。每年的农历大年初四至正月十五期间都会去附近的村屯扭秧歌拜年。这个习俗一直延续了半个世纪。摄影/新文化报 白石
南天门村,由大山的石人和豁口而得名,山村四面环山,村中由东向西有一条小河。这里一直保留着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东北踩高跷大秧歌。每年正月里的扭秧拜年都会让整个小山村沸腾起来。图为1月25日,秧歌队队员在村里排练新的队形。
2016年2月11日(农历大年初四)15时许,吉林省抚松县兴隆乡南天门村,山村秧歌队的队员们走在去邻村演出的路上。
高跷队队员走在去邻村演出的路上。
高跷队主力队员坐着拖拉机去4公里以外的松江村演出。
在南天门村,踩高跷是一种文化,村里百分之八十的人都热衷这项活动。
每年的农历大年初四至正月十五期间,高跷队都会扭秧歌为村民拜年。
2月11日大年初四17时许,夜幕降临,寂静的小山村再次热闹起来。村民打着鼓点,放着节日的烟花。
事实上,早在腊月,乡亲们就开始筹备一年一度的踩高跷活动了。图为1月26日,队员在精心排练新队形。
这支传统的高跷秧歌队已经成立了55年,现如今有队员36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