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7-7-13 11:34 PM 编辑
“七一”特别策划:香港森林
网易图片 2017-07-01
在经历了155年的沧桑后,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归的20年来,世界各地的人们汇聚于此,他们在这里找到自己生活的位置与重心,把热血寄托于当下,用生命浇灌着这片香港森林。摄影/尹夕远 编辑/纪珂
从跨海大桥上远眺深圳。
深圳与香港之间一共有8处口岸,20年来,从深圳入港越来越方便,大陆一线城市与香港经济水平的差距也越来越小。即使周末过境人数激增,通关过程也不会比40分钟更多了。香港的核心区域在维多利亚港两岸,过关后,大部分人群会搭乘不同的交通方式,涌向油尖旺与中环。
一个白人姑娘在重庆大厦寻找自己预定的背包客栈。
相对于外面的尖沙咀核心区,重庆大厦是个极其特殊的存在,陈旧、昏暗、鱼龙混杂,每天一千余张廉价床位提供给前来投奔的人,背包客、小商贩、避难者云集在这里。
一个来自印度的男孩在重庆大厦门口招揽住宿生意。
重庆大厦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为“全球化最佳案例”,对于来自亚非各国的商人、劳工和避难者来说,这座十七层建筑是他们的天堂。这里可以找到无需合法身份的工作机会,几百家便宜的旅馆和地道的西亚与中东美食。
大厦附近的一间印度人开的理发店里正在播放印度板球联赛。
这里虽然是香港,但内部完全属于另一番天地,各国人都在努力打造自己熟悉的生活方式。
一个走路摇摇晃晃的西亚男子穿过重庆大厦污秽的后巷。
重庆大厦去年曾爆出女孩被性侵的丑闻,这里的建筑结构和人际关系错综复杂。
港式茶餐厅窗外,正在谈生意的中东人。
有些人在重庆大厦混不下去回国了,也有些人在这里打拼成了白领,许多人靠倒卖手机到第三世界发了家,这个产业涉及到深圳手机工厂,香港重庆大厦门店以及亚非拉各国,是一条庞大的产业链。
一个手机店的老板正向来访的印度商贩探讨手机市场的趋势。
有传言“非洲大陆一半以上的手机是从重庆大厦流通出去的”。传言有真有假,但重庆大厦的的洞穴深处,缩影了三千宇宙,来自一百多个国家的异乡人,也自有其传奇出处。香港对第三世界的包容,令人称奇。
旺角广东街,老港人来到市场为晚饭购买食材。
油麻地,尖沙咀,旺角,合称油尖旺地区,是香港风韵的代表,虽然游客数量的逐年上涨让这里地价飙升,商业化严重,但老港人依然在这里保持着自己的生活节奏。
夜晚霓虹闪烁,旺角开始展露其千姿百态,这里是香港夜生活的核心。
除了美食、商铺、街市透露出的浓浓港味,油尖旺地区的一些传统行业,也会让身处飞速发展环境的大陆游客回想起往日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