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2|回复: 0

[人世间] 《中国人的一天》第1398期:川北王皮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17 11: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3年10月29日
中国人的一天:川北王皮影
图/文 珑川


1.jpeg
四川阆中川北皮影始于明末清初,经过第五代传人王文坤大胆创新,“阆中皮影”走上了民间表演艺术高峰。2008年,“王皮影”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学艺30多年的王彪也成为了传承人。图/文 珑川



2.jpg
四川阆中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当时随“湖广填四川”来阆中宝台的一家姓王的湖北孝感人,以表演皮影戏为生计。因外地来的“广皮影”当地人不感兴趣,王氏家族便吸纳川北“土皮影”之长,并将其融入表演及道具制作,逐渐形成独立门户的川北“阆中皮影”。经过第五代传人王文坤大胆创新,“阆中皮影”蜚声海内外。



3.jpg
王彪是其中的一位传承人。他的祖父王文坤既是皮影大师,也是一位剪纸大师。其皮影和剪纸艺术作品曾先后被中国美术馆、四川省博物馆收藏100多件,同时还被港、台华侨和奥地利、意大利的国际友人珍藏。据说有国外访问团到南充访问,王皮影还是送外宾的珍贵礼物。



4.jpg
1988年6月,王文坤家庭皮影剧团到奥地利演出大获成功,奥地利国王还授予他金质奖章。“上个世纪80年代,是阆中皮影的鼎盛时期。当时农村很少通电, 晚上看皮影就成了大家的乐趣。那时候我爷爷还在世,他既要耍皮影,又要打锣、拉二胡,嘴上还要唱、还要吹唢呐。爷爷高超的技艺让王皮影的观众增加不少。”精美的艺术品,这么多的荣誉环绕,但王皮影依然面临传承危机。1998年9月29日,一直没有找到 合适传人的王文坤带着满腹遗憾离开人世。



5.jpg
几百年来,由于艺人们不断将外来皮影技艺和其它表演艺术之所长收蓄融汇于川北皮影中,从而使川北皮影逐渐显得精美漂亮,风格独具。2008年,“王皮影”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几个月后,王彪打破“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传统,招了22个学员,不仅包吃包住,每个月还发600元的工资。刚开始,大家的兴致都很高,学得也十分积极。王彪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哪个晓得没过好久,学生就陆续都走了,还是吃不了这个苦啊。”王彪说,直到现在他仍旧清楚记得,最后一个学员离开时,自己躲在皮影屏幕后抹了大半个小时的眼泪。



6.jpg
虽然11万元的投资付诸东流,王彪的满腔热血也遭受了打击,但他想要将王皮影发扬光大的梦想却没有消灭。2011年11月,王皮影艺术团第二期培训班再度开学。这一次,王彪招来了六名大学生。



7.jpg
随后发展,传统的皮影演出也做了一些变化,比如音响、电脑这些数字设备的引进,给皮影的演出带来不少方便,相比数十年前的设备,已经进步不少。场内的观众一边喝茶一般欣赏着皮影大师的表演。



8.jpg
几名年轻女性徒弟闲暇之间开起玩笑,为演出放松心情。她们除了做皮影表演,还“兼职”伴奏、配乐等任务。目前,王皮影艺术团共有20多名成员,每年演出剧目数百场。尽管艺术团2012年的演出纯收入达到了120万元,但这也仅仅是与传承、保护非遗项目方面的开支刚刚持平。



9.jpg
几年前,王彪租下了阆中古城入口处的华光楼搞餐饮以及皮影表演,生意也算红红火火。而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王皮影民俗文化园”也在紧锣密鼓地修建中。古香古色的两重四合院,将成为川北王皮影制作、展览、传习、演出真正的家园,以及阆中王皮影民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所在地。



10.jpg
皮影除了会表演,会制作皮影也是一件非常艰巨的工程。即便科技再怎么进步,王彪也不愿意放弃手工制作皮影。“机器雕刻的和手工制作的,内行人一眼就能看出”,王彪介绍到。



11.jpg
数十种皮影制作工具。



12.jpg
王彪说,儿子在众多的徒弟中,是非常好学的一个,或许是由于长期生活的关系,对于师傅的教导,领悟力也稍微高一些。



13.jpg
王彪的孙子挤进了演出场地,观摩父亲、爷爷的表演。



14.jpg
王彪的老搭档王访。



15.jpg
演出一场节目后的王彪活动着筋骨,准备下一场的表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20 05:23 PM , Processed in 0.08049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