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1|回复: 0

[人世间] 《发现》:10000+次自杀之念 抑郁者的自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7 11: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000+次自杀之念 抑郁者的自白
搜狐图片  2016-3-28


1.jpg
“抑郁症往往袭击那些最有抱负、最有创意、工作最认真的人。”英国王妃戴安娜一生中患过4次抑郁症,多次自杀,心理医生为她治疗了2年之久。作家三毛在医院上吊、诗人海子卧轨山海关、香港艺人张国荣跳楼身亡,其实并不是这些“名人”心理脆弱,而是因为他们患上了抑郁症。
  杨思明是一位抑郁症患者,敏感、多疑、爱钻牛角尖,有自杀倾向。他所在的村落仰赖着黄土地,通往村子的路颠簸荡尘,但村子里不少人家年入十几万,开上了私家车。而本不闭塞的村庄,对精神类疾病却谈之色变。(文内均为化名)责编:杨一凡 摄影:尹亚飞/新京报 文字:王佳慧 赵力 合作媒体:新京报 拍者网



2.jpg
【尘埃哥:想死想了一万次】在中国,有超过9000万人患抑郁症或有抑郁倾向。“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在活人的世界里,很少有人敢于用死来解脱自己。近年来,官场中也不时传来阵阵诸如“跳楼”、“自杀”等等令人吃惊的事件,让人在暗叹生命可贵之时,也对这些人的死因产生了浓浓的疑问。
  2016年2月21日,杨思明正在自家的蔬菜大棚上放草帘子。“我真的想死了一万次。”可上有父母,下有儿女,杨思明说自己剩下的只有一个字——熬。微信里和他聊天的人,都叫他“尘埃哥”,这是他给自己起的名字。“尘埃就是随风飘,落进土里。”



3.jpg
【发病的高中时代】中学时代的杨思明,成绩稳居班里前十,他想着有一天能去城里生活,不再像父辈一样在几亩地里靠天吃饭。高二开始,他变得沉默,成绩一次次下滑。夜深,室友鼾声起,杨思明在上铺憋得难受,他跳下床,一个人在厕所里喘着长气低吼。
  2016年2月21日,杨思明家房顶上的一把摇椅。他说,看城里做生意的躺在摇椅上睡得很香,自己总睡不着,于是买了把,想靠它好好睡觉。刚开始可以,但很快就也不管用了。



4.jpg
【戒不掉的氯硝西泮片】村庄西南,是高楼林立的运城空港经济开发区,高三退学回到村里的杨思明,想挣脱农民的身份去运城打工。最终,他一次次出村、打工,又一次次犯病、回家,折腾了18年。他想要去做心理咨询,运城市里一小时500元的价格让他只做了一次就再不延续。而同样性质的咨询,北京私人专家一小时300-400元,安定医院医保范围内20分钟只需20元。每天服用大量的氯硝西泮片(有镇静催眠的作用,长期服用有依赖性),长达8年。直到2012年才被运城市中心医院告知不该大剂量服用,可他已经戒不掉了。
  2016年2月20日,杨思明讲述抑郁给自己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家人和村民的不理解等而落泪。抑郁症患者中,掌管情绪、意志、欲望、情感的相关神经元活动不平衡。简单地说,健康人大脑中帮助我们产生愉快、积极情绪的物质,抑郁症患者都无法得到。



5.jpg
【90%的抑郁者都失眠】在被折磨的起初5年里,杨思明一直以为,自己是神经衰弱,伴随着失眠、头痛。直到2003年,快被熬疯的他到北京挂了专家号,才第一次知道,自己得的病叫抑郁症。失眠是导致抑郁症的一个重要因素,大约90%的抑郁症患者有失眠症状,而多愁善感型、不够自信、挑剔浪漫等等诱因,都容易导致心理落差而引发抑郁症。
  2016年2月20日,杨思明和妻子在说话。



6.jpg
【网上认识的朋友】走在田间的土路上,杨思明向迎面而来的村民介绍记者时说,这是“网上认识的朋友”。村里人隐约觉着杨思明不对劲儿,发小从街上迎面而过,他的话都憋到了嘴边,却迸不出一句招呼。
  2016年2月20日,杨思明正在照顾自家的蔬菜大棚。



7.jpg
【“你脑子被驴踢了吧!”】杨思明最羡慕的是别人能顺畅打牌,这是村里最常见的消遣方式。得病后,他明显感觉到思维迟钝,村里人叫他斗地主、打麻将,他不敢去。有时他强迫自己坐到了牌桌上,可是一手顶好的牌,被他打烂,嘴快的同村人脱口而出:“你脑子被驴踢了吧!”
  习惯性地把摩托车油加满,加足马力,在去运城的柏油马路上,漫无目的地疾驰。风吹打着头发,他有一瞬觉得,所有烦恼都被带走了。



8.jpg
【把自己藏起来】石浩居住的小区里,没有人知道他得了抑郁症,他与父亲都极力回避,有时,他们会绕开邻里之间的闲谈。为了抑制躁郁症反复发作,他服了大量药物抑制躁狂,药物的副作用让他肌肉僵硬、行动迟缓、目光呆滞,因为服药过量,他的症状又偏向抑郁症。



9.jpg
【与猫为伴】2007年,在湖北襄樊做义务兵的石浩遭遇女友分手,之后不久,他在部队里疯狂打砸发泄。战友们将他送到医院,他被查出患有躁狂抑郁症。父母从北京赶去湖北军队医院照料石浩。两周后,母亲在返回家中不久,心脏病突发离世。时隔一月,父亲再次到医院探望石浩时,才将这一消息告诉了他。直到现在,他都觉得是自己的病刺激到了母亲。
  3年前,他养了一只折耳猫,成为他最亲密的陪伴。更多时候,他会一个人坐在家里,对着猫说话。一度,他一天在床上躺20个小时,即使毫无睡意,也会慢慢捱过。



10.jpg
【怀念学生时期,智商是144+的时候】石浩觉得自己是家里的累赘,他怀念过去,那个从北大附中一路升至中国农大毕业的少年,那时他参加大大小小的数学竞赛,获了不少奖项。他怀念学生时期,智商是144+的时候。石浩曾花1万多块钱,在婚恋网站上找对象。半年的时间,见了30多个,大多数情况是姑娘看不上他。每个抑郁症患者都渴望回到正常的生活,却常常被外界的猜测打回原形。
  2016年2月5日,海淀某饭店,郁友们正在聚餐,期间他们会分享自己这段时间的故事或心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9 06:35 AM , Processed in 0.05726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