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56|回复: 0

[知识] 为什么有人是美食家,而我却是个吃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23 10: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有人是美食家,而我却是个吃货 

 2017-04-23 大口君 一大口美食榜



世界读书日

如果你想更深入的了解美食文化,食物中的来龙去脉,除了走遍四方,亲自尝试外,有一条路是怎么也绕不过去的,那就是多读书。一大口的三位资深成员,在第21个世界读书日这天,为您献上了一份他们的美食书单,这是他们在众多美食书籍中最想推荐给大家的。

World Reading Day





http://mmbiz.qpic.cn/mmbiz/wYj6t ... uqUvSA/0?wx_fmt=png); background-size: 100%; transform: rotate(0deg);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no-repeat;">
小宽的书单
壹.《东京梦华录笺注

宋 孟元老 著


许多历史著作都是事件为脉络,人物为线索,行文严谨,很清楚,但是总觉得烟花易冷,繁华俱散。《东京梦华录》则不同,里面有温度,有口感,对繁华怅然若失,对旧日时光的无限缅怀。那时的酒肆那时的菜式,那时的宵夜那时的生活,看完此书,北宋在我的脑海中复活了一遍。


单看这本书总觉得不过瘾,看伊永文的笺注版,就清晰很多。最早读伊永文其实是另外一本书《古代中国札记》,写的是古代生活史,有吃喝玩乐,也有杂耍把戏。那时我读大学,看得入迷。


伊永文还写过明清饮食文化史,《1368-1840中国饮食生活》,上下两册,分别是《日常生活的饮食》和《成熟佳肴的文明》,都很好看。


http://mmbiz.qpic.cn/mmbiz/wYj6t ... uqUvSA/0?wx_fmt=png); background-size: 100%; transform: rotate(0deg);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no-repeat;">
小宽的书单

贰.《东食西渐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饮食文化

英国 JAG 罗伯茨 著

杨东平 译


如果之前几本都稍显枯燥,这本书简直可以当笑话读。读到许多地方我都捧腹大笑。


西方人如何看待中餐,这种事就像邻居王叔叔如何看待你们家儿媳妇一样,总是会引起中国人的兴趣。就像中国人对西餐的理解最开始也是粗枝大叶漏洞百出一样,我记得肯德基最早一家店在北京前门开业的时候,无数人怀着对西餐的憧憬,去排队买一个汉堡。


这本书记载了从13世纪一直到新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传教士,商人,冒险家、旅游者来到中国,他们的日记和书信中记载着那些令人捧腹的故事,其实这都是珍贵的私人史。


其中有文化冲突,也有故乡情结。一个西方人在中国给老家的人写信,怀念着那块带血牛排和薯条。西方商人们居住在通商口岸的租界之内,在他们看来中国食材实在是不够卫生。中国蔬菜不能吃,因为是用粪便浇灌的(现在看起来,多么有机);而肉类也无法吃,因为屠宰场的卫生条件极差,(现在看来,那些肉里没有瘦肉精,土猪土鸡,多么天然原生态);而且很难喝到新鲜的牛奶,即便有牛奶也被勾兑,一个住在汉口的英国人曾经在送的牛奶里发现了一条活的小鱼(现在看起来,至少没有三聚氰胺)。然而在更遥远的时代,最早来到中国的传教士们,日子并没有那么好过。他们不得不用“两根木棒”吃下中国食物,对他们来说,中国人的吃食不可思议,“他们吃青蛙,这在欧洲人看来是很恶心的,但他们认为味道很好。吃老鼠似乎也很正常,蛇羹甚至享有盛名。”


食物也是一座巴别塔。那时候的不解与隔阂其实到今天依然存在。西方人对中餐的认识无非是烤鸭、左宗棠鸡、宫保鸡丁,请老外吃一顿涮羊肉,他们口里称赞,背地里也一样吐槽。我们去欧洲去久了,在装逼晚宴之前也会偷偷泡一包方便面。中餐一直都梦想着申遗,得自于中餐“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然而不放眼望世界,巴别塔就一直在。


http://mmbiz.qpic.cn/mmbiz/wYj6t ... uqUvSA/0?wx_fmt=png); background-size: 100%; transform: rotate(0deg);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no-repeat;">
小宽的书单

叁.《暴食江湖》

焦桐 著


焦桐是台湾美食家,我至今无缘得见。焦桐的文字是篇篇“己出”,“己出”是我自创的一个词儿,大概意思是通过亲身感受和一手经验而得来的见识,而非二手知识和二手见识。


我看焦桐的文字有热血沸腾感,那是一种一马平川的畅快。我平时写多了专栏,少不了油滑,知道一篇文章1500字,转承启合,知道在哪自然停顿,成了惯性,看焦桐写一碗牛肉面就洋洋数万文,且没有废话,段段精彩。


我看焦桐的文字,仿佛见到自己,为吃不辞辛苦,为一顿鱼肠,作者可以每日早起去南机场社区排队吃蓝领早餐;为一顿海南鸡饭,可以在新加坡走街串巷;他吃早餐则是要吃福州面、虱目鱼汤、白饭、鱼肠、鱼头、鱼肚、鱼粥、卤肉饭……每晚睡得香甜的原因是因为想到翌日早晨的诸多美味而“充满了幸福感,含笑地睡着”,清晨起来的时候亦是“想起即将面对的鱼汤,我心中就绽放着桔梗花”。


然而我对他更多的好感源于他早年间写的一本书《完全壮阳食谱》,后来内地引进时改名叫《欲望厨房》,顿时欲望全消。这本是一本诗集,里面所记载的食物和菜肴完全是不存在的,都是通过对食物和语言的想象得来的,其中混杂着食物、美色、性和政治,以这些杂烩下酒,得来一本戏仿的文体实验。原本我在脑海中零星的想过这个游戏,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感觉万径人踪灭,原来焦桐早已经在前头。





我好像没有看完过任何一本美食书,有也忘记了。因为我觉得美食是吃出来的,看它干嘛?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我一个朋友身上。是一个画家,住在法国,一句法语不会,但是关于吃喝的法文,知道的比法国人还多。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正经学学法语?他说他来法国,就是为了吃,学法语干嘛?


http://mmbiz.qpic.cn/mmbiz/wYj6t ... uqUvSA/0?wx_fmt=png); background-size: 100%; transform: rotate(0deg);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no-repeat;">
王师傅的书单
壹.《酒时光:寻味法国葡萄园

陈增涛 著


我向来觉得葡萄酒离我很远,后来因为工作关系,偶尔出席饭局,会有葡萄酒相伴。我知道葡萄酒里的水深坑大,没钱不能贸然前往,所以一直不去研究。只是有一天在书店随手翻到这本书,拿起来读了几页,竟然读下去了。在此之前,我随手拿起的葡萄酒书不少于100册,都读不下去。读下去的,这是第一本。



http://mmbiz.qpic.cn/mmbiz/wYj6t ... uqUvSA/0?wx_fmt=png); background-size: 100%; transform: rotate(0deg);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no-repeat;">
王师傅的书单
贰.《有生之年非吃不可的1001种食物

弗朗西斯·凯斯 著

王博/马鑫 译


我当年第一次看到有人在杂志上推荐这本书时,就心想,这哥们儿是一个俗逼。后来买了这本书的PDF版,翻了一下,觉得俗逼也挺好。1001是一个系列,都不错,只是名字起得太惊悚,我难以喜欢。给人感觉是吃完1001就可以去死了。这是一本常年不看的工具书,但是我给里面的章节做成了一个自己录的有声书,自己放在车上听。这事儿谁也不知道。美食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所谓的宗,我觉得不是烹饪,而是食材本身,这本书,说的就是食材本身。



http://mmbiz.qpic.cn/mmbiz/wYj6t ... uqUvSA/0?wx_fmt=png); background-size: 100%; transform: rotate(0deg);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no-repeat;">
王师傅的书单
叁.《青春饭,我们都爱重口味

小宽 著


小宽和我都是1980年代生人,他吃过的许多饭,我也吃过。只不过我记性没他好,他记住了,我没有。这本书帮我想起来很多事。据说在他所有书里,这本书卖的最差,所以推荐。





在美国上学的时候,我很仰慕Helen Rosner。她是《Saveur》杂志的主编,《Saveur》是美国做美食文化最好的一本杂志。Helen说她大学的时候是学计算机工程的,但喜欢美食。为了进美食圈,从毕业前那年暑假开始,拿菜谱书和厨师自传当消遣。不仅几乎啃完了当时市面上所有的菜谱书,还以此作为大学毕业论文的选题:论做菜和计算机科学的相似性。

 

那会儿的我也是个想进美国美食媒体圈但无处着手的人。Helen的经历就像是盏明灯:看书我会啊。所以我列了个书单,存在了亚马逊的许愿单里。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w ... vEsG4Q/0?wx_fmt=png); background-size: 100%; transform: rotate(0deg);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no-repeat;">
梅姗姗的书单
壹.《
幸运饼干编年史》The Fortune Cookie Chronicles

Jennifer 8.Lee 著


我真正看完的第一本书, 名叫《幸运饼干编年史》。这里面有个小故事。我一直以来的理想,是让外国人更理解中国饮食文化,让中国人更了解外国饮食文化,所以2013年的时候,我创建了一个网站,叫饕餮(www.taotieh.com),专门写中餐背后的文化内涵给外国人看。

 

写给外国人看,必须得从外国人的角度出发,了解他们对中餐的认知后才好下笔。《幸运饼干编年史》就是这样一本书。作者Jennifer 8 Lee是一个台湾籍美国人,曾是纽约时报的编辑。她从一个亚裔的角度,告诉我一个惊人的事实:美式中餐其实比苹果派还要“美国”。每一个美国人,不论是50岁还是10岁,都有自己关于美式中餐一个深刻的记忆。

 

简而言之:美国人爱中餐到骨子里,只是他们爱的中餐,不是你认识的中餐。

 

之所以能够从头到尾的看完Jennifer的书,是因为她写的通俗易懂。很多这类书的缺陷是太学术,Jennifer把学术和编年史变成了故事,简单到甚至初高中的孩子们都能把这本书当枕边读物,了解下美国人最爱的美式中餐的起源,以及第一代美国移民的故事。



http://mmbiz.qpic.cn/mmbiz/wYj6t ... uqUvSA/0?wx_fmt=png); background-size: 100%; transform: rotate(0deg);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no-repeat;">
梅姗姗的书单
贰.《
鱼翅和四川花椒》Shark’s Fin and Sichuan Pepper

Fuchsia Dunlop 著




说起来可能很多人不信,在欧美最有威望,知名度和号召力的“传统”中餐文化推广人是个英国人。她叫Fuchsia Dunlop, 中文名叫扶霞。她在欧美美食圈里对于中餐推广这个方向的地位,大概可以约等于沈爷或蔡澜。即:在欧美美食媒体圈里,讲到中餐,扶霞就是第一个会跳进脑袋里的人。她说的就是对的。

 

《鱼翅和四川花椒》是一本她的自传,讲她怎么从英国剑桥大学毕业去了香港,然后阴差阳错来到成都,去了四川烹饪学校学习,成了他们第一个外籍学生的故事。书写的相当好,调研考察完整而细致,挑不出毛病。而且是从外国人能接受的角度来介绍川菜悠久的历史和菜肴。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很多老外在看完扶霞的书以后,立刻对中餐路转粉的事实。

 

当年看那本书的时候,Taotieh刚上线没多久。我自以为自己文章很好,考察到位,解释清楚,但一对比就会发现,我的文章一塌糊涂。我想讲清楚菜的正宗做法和历史,但外国人连川菜淮扬菜是什么,在哪,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哪里能有兴趣去了解莫名其妙的传说和价值?《鱼翅和四川花椒》让我意识到该怎么跟外国人说中餐,还顺带教会了我大量的中餐食材的英语翻译。其实红宝书又算什么,真正在国外生活交流上能帮到你的,还得是类似扶霞的这本《鱼翅和四川花椒》。


http://mmbiz.qpic.cn/mmbiz/wYj6t ... uqUvSA/0?wx_fmt=png); background-size: 100%; transform: rotate(0deg);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no-repeat;">
梅姗姗的书单
叁.《四小时厨师
The Four-hour Chef

Tim Ferries 著


这是一本极好极好极好的书。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在美国工作学习,尤其是纽约这个地方,怎么样最大程度提高工作效率,怎么样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掌握一门新技能,是几乎所有人都悄悄关注的话题之一。Tim Ferriss是这个里面的精神领袖,也是改变我对工作和人生看法的重要人物之一。

 

最早认识Tim Ferriss是他的书《The Four-hour Workweek》,中文翻译是《每周工作四小时》。这个看似非常电视购物广告的书名实则干货满满,讲的是他怎么从一个每天工作20小时的创业人,在对健康做了严重摧毁后对自己生活说暂停,然后通过自己一系列测试和尝试,最终做到了每周工作4小时也能让公司照常运转的书。那会儿我也是创业公司每天20小时工作的加班狗,从身体机能到脑力运转都不灵光,所以找到这本书求救。

 

《四小时厨师》是他《四小时》系列的最后一本。与其说是本关于 “如何最快速将自己训练成一个合格的厨师”的书,不如说是一本关于如何资源最大化的,高效快速的学会一门新技能的书。里面 Tim Ferriss剖析分解了快速学习的最本质要领,比如帕累托法则(ThePareto Law),比如如何巧妙运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个概念,比如如何有价值的质疑反问普通人看似平常的问题, 等等。我记得我读完了以后,立刻尝试了学习Python, 虽然基本完全没学会多少,但是那个反问分解质疑归纳的过程直到现在都是我经常拿来使用的。

 


来推荐一本你喜欢的美食类书籍吧,留下你的推荐理由。欢迎留言



文:小宽,王硕,梅姗姗  

图:来源于网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8 10:05 PM , Processed in 0.04096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