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2|回复: 2

[史地人物] 【探索·发现】《西游记》张掖寻踪(全3集,201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16 10: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7-4-17 01:25 PM 编辑

第一集 西游之路

小说《西游记》自明朝问世以来,数百年间已取得广泛的传播和影响,但一个未解之谜也始终困扰着今天的读者,即:这些家喻户晓的故事究竟是从哪裡来的?从取经故事真实发生的唐朝到小说文本正式定型的明朝,它们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在寻找这一答桉的过程中,一座位于河西走廊上的西北古城——张掖,引起了《西游记》研究专家——青年学者李天飞的注意。这座城市不仅是当年玄奘取经真实走过的地方,并且时至今日仍一直保留着众多独特的西游遗迹和民间传说。在李天飞的邀请下,86版《西游记》演员李玲玉与他一起飞抵兰州,踏上了探寻之路。

千年古道扁都口是穿越祁连山进入河西走廊的险关要隘,也是此次探索之旅的起点。比照小说《西游记》便可发现,正是在进入扁都口之后,西游故事才从真实的地理环境进入了传说世界。车辆迅速穿过险峻的山道,直奔祁连山下的皇家马场——山丹军马场。马是河西走廊的图腾,也是小说《西游记》中的重要角色。两人在大草滩上纵马飞奔,探讨西游记中的「马文化」。正如西游故事的源起与佛教有关,河西走廊也是佛教传入中原的必经之路,张掖众多的佛教石窟和寺院文化,正是那段历史的见证。离开军马场后,李天飞和李玲玉来到了一座古寺——童子寺。他们在这裡体验了古代僧侣的生活方式,并在洞窟中收穫了意外的惊喜——珍贵的《西游记》壁画。

 楼主| 发表于 2017-4-16 10: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7-4-17 01:26 PM 编辑

第二集 峰回路转

除了小说之外,西游故事还有另一种传播方式,那就是图像。而且,图像的出现年代远远早于小说成型的明代。河西走廊是西游记壁画极其集中,并随年代变化呈现出演变轨迹的地方。而最完整与最成熟的《西游记》壁画,则出现在了张掖的大佛寺。参观完大佛寺的壁画,李玲玉产生了新的疑问——为何猪八戒的形象在张掖的壁画中有如此多的展现?

在当地人的指引下他们得知:在张掖还有一个与猪八戒的传说有关的「高老庄」。李天飞和李玲玉踏上了寻找高老庄的旅程。一路上,除了高老庄之外,他们又听到了许多与西游记主要人物相关的民间传说,以及曾在小说《西游记》中出现过的地名,如流沙河、五指山等。寻访之路继续向前,狂放的大漠风光、神秘的丹霞地貌、圣洁的祁连山,张掖壮美瑰丽的风景深深打动了两人。同时,他们也对《西游记》传说的来源与历史流转开始有了新的认识。

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西游记》的故事,并非小说家一人的创作,而是经过了数百年的流传,汇聚了众多的民间故事逐渐丰富起来的。

西游文化,不仅有作为实物的文本和图像,还有很多的民间传说和历史遗迹。从高老庄、流沙河再到晾经台、牛魔王洞,以张掖为代表的佛教文化及民间传说,又是如何汇入了《西游记》这部传奇巨着中,并最终以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的呢?

意外出现的甘州宝卷让李天飞眼前一亮。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16 10: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集 传承不息

宝卷是一种源自唐朝的说唱文本。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一部名为《销释真空宝卷》的元代宝卷被世人发现。人们惊喜的看到其中有一则三百馀字的短文讲述的正是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而明清时期,宝卷最盛行的地方就是张掖所在的河西走廊一带。直至今天,当其它地方的宝卷基本处于消亡状态时,以甘州宝卷为代表的河西宝捲成为我国目前独存,且仍然富有生命力的宝卷,它被称为「活着的宝卷」。

为了寻找甘州宝卷中的西游故事,以及寻访依然在民间传唱宝卷的传承人,李天飞和李玲玉先后经过了「晒经台」遗址和丝路古城「骆驼城」遗址。他们在寻找中穿过了一个又一个张掖的村落,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他们最终找到了宝卷传承人,见证了西游文化在张掖的传承不息。

通过这一路的探寻,他们明白了《西游记》从民间传说到文学经典的流转过程,并且感受到了张掖人代代传承下来的对西游文化的热爱。直至今日,他们仍然在用新的形式与新的手法,继续传唱着西游的故事。或许,正是这份热爱给予了西游故事延续不断的生命和持续生长的动力。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8 02:57 AM , Processed in 0.06616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