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77|回复: 2

[好摄之徒] 【在线影展】第142期:台湾小琉球迎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3 05: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网  2017-04-03
2017年 第18期 | 总142期
本期编辑:小为

台湾小琉球迎王祭

清领时期,一群自中国沿海移入的屯垦先驱发现了小琉球,这群以海维生的居民们过着和大自然共生的艰辛日子。当时的医药环境不发达,岛上淡水难取、珊瑚礁的风化土壤资源贫瘠,如果生活中遭遇了人们无法应付的困境,只好诚心的祈求上苍庇祐。


1.jpg
“小琉球”是位于台湾屏东县东港镇西南外海上的一个小岛屿,即琉球屿。同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省份类似,台湾本岛及周边岛屿均有着与海洋密切相关的宗教信仰,小琉球的迎王祭便是代表。图为小琉球迎王仪式上,五毒大神为人作法消灾祈福。摄影:蔡怀毅




2.jpg
清朝统治时期,一群自中国大陆沿海移入的屯垦先驱发现了小琉球,这群以海维生的居民们过着和大自然共生的艰辛日子。图为小琉球迎王请王(请水)仪式前,神轿搭船绕岛海巡。




3.jpg
当时的医药环境不发达,岛上淡水难取、珊瑚礁的风化土壤资源贫瘠,如果生活中遭遇了人们无法应付的困境,只好诚心的祈求上苍庇祐。图为请王仪式,各轿班纷纷冲入海水中迎接王爷。




4.jpg
于是,由先民们自各家乡带来的信仰,融合各种以神迹方式示现的天上神祇,逐渐形成了当地民众对于未知命运的精神支柱。此时宗教的力量,肩负着社会经济、文化凝聚力等重大任务,而最盛大的宗教盛事,首推三年一度,为时七日的“迎王”盛典。图为请王仪式过程中约有七八十顶神轿参与,蔓延整个海岸线。




5.jpg
迎王典故来自东港镇东隆宫整建,始建于1706年的东隆宫旧址遭洪水毁坏,因此寻觅建材重建,东港居民在岸边捡到了一些来自福建的杉木,上面写着“东港温记”字样,因为当时的居民大多来自福建沿海,这些移民信奉着著名海上守护神温王爷与三十六进士,所以拾获如此木材,似乎暗示着东港居民在当地修建。图为请王仪式后当晚,人员正在宫庙面前燃烧木柴火堆,准备下一个仪式“过火”。




6.jpg
而民众在搜集该批木材的过程得知,这批杉木是先漂至小琉球,后来又被风浪带至东港,因缘际会之下,琉球地区便受邀参与1853年开始的重要庆典-迎王,并担任负责承办的七角头之一。图为过火仪式进行中,小琉球当地的信仰者认为此仪式具有消灾、解厄之效果。




7.jpg
虽然小琉球于1931年因与东港两区价值观念略有不同,而退出东隆宫迎王角头身份,随后于1934年以小琉球三隆宫为首开始独立承办迎王盛典,但岛内大体承袭东隆宫习俗,亦订定每三年一次,一次七天的时序进行,概念上与原习俗精神不二。图为大大小小的神轿绕行小岛上所有的道路。




8.jpg
虽然规模大体一致,但细节却还是依小琉球的地形、文化的不同做了一些修正,例如请王(请水)前的神轿搭船绕岛海巡——巡港角(在此前东隆宫庆典上则无),以及依地势分布的四大福德正神庙宇作为四角头等等,可以说是小琉球最具号召力的宗教庆典。整个祭典以三隆宫为中心举行,期间有请王、过火、出巡绕境、迁船、和瘟押煞、宴王、送王等仪式。图为岛内大大小小的神轿绕行小岛上所有的道路。




9.jpg
每当三年一次的迎王庆典在小琉球盛大展开时,因工作而出外的小琉球子弟们,便相继回乡参与,这不只是种对宗教的诚信,也是对成长记忆的珍惜,他们肩扛着各区家庙、公庙的沉重神轿遶境。图为岛内大大小小的神轿绕行小岛上所有的道路。




10.jpg
这绝对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沿着祖先和亲人们的生命足迹,在以神明为照应的信念下,跨越时空的前进着。沿路家家户户鞭炮不断,见到王爷从家门前走过,心中感谢王爷多年来对生活的默默庇祐,祈求着王爷化开身边的一切苦厄,同时每家门口供应着足量的饮食点心,让参与的人们同沾法喜。图为五毒大神(将军),为民间信仰神祇。
 楼主| 发表于 2017-4-3 05: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当千岁王爷的神轿完成了全岛的巡守,精心打造的王船便开始绕行全岛,这时,王船开始收服岛上的瘴疠恶煞。图为仪式上五毒大神皆为童子之身的青年或小孩扮演,庆典前必须接受严格训练,并且茹素。




12.jpg
图为民众排队“钻轿底”,民间信仰认为钻轿底可以消灾保平安。




13.jpg
图为遶境期间,当地信徒“乩身作法”。




14.jpg
图为各神轿至民宅恭奉的神坛参拜。




15.jpg
图为各神轿至民宅恭奉的神坛参拜。




16.jpg
图为遶境各神轿至庙宇前广场参拜,遶境期间许多庙宇会请歌仔戏表演。




17.jpg
当千岁王爷的神轿完成了全岛的巡守,精心打造的王船便开始绕行全岛,这时,王船开始收服岛上的瘴疠恶煞。图为遶境最后一天,精心打造的王船开始绕行全岛。




18.jpg
图为遶境最后一天,精心打造的王船开始绕行全岛。




19.jpg
图为绕行全岛后,王船被送至事先堆好的纸钱堆上,准备作法燃烧。




20.jpg
隔日,王船送至请水的岸边,装载着居民们欲筹谢王爷千岁的各种物资,于吉辰点火送驾,在静肃的气氛中目送王船航向天庭,而参与的民众不分老少,皆在这样的文化传承中,相互约定着下一季迎王庆典的到来,这也是小琉球乡亲们,藉着王爷的力量串连起来的深厚情感。图为王船装载着居民们欲筹谢王爷千岁的各种物资,于吉辰点火送驾,在静肃的气氛中目送王船航向天庭。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3 05: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png    
蔡怀毅,出生于台湾屏东,在屏东的离岛小琉球长大,高中时因准备大学推荐甄试而选择了摄影学系,因此对摄影产生了兴趣,也幸运通过了以新闻学系闻名的世新大学的推荐甄试,入学主修摄影,大学时在财讯杂志与光华杂志担任特约摄影记者,专门采访财经与政治新闻,毕业后进台湾知名摄影家 柯锡杰先生的工作室担任助理的工作,随后进入商业摄影圈学习商业摄影,现在担任摄影家柯锡杰工作室影像执行,专长是摄影展策划,以及摄影项目执行,喜欢拍摄人物与风景等相关的主题,热爱旅行,在旅行中发现新事物与美景,个人摄影展于印度、台湾等地。


台湾小琉球『迎王祭』
文/蔡怀毅

清领时期,一群自中国沿海移入的屯垦先驱发现了小琉球,这群以海维生的居民们过着和大自然共生的艰辛日子。当时的医药环境不发达,岛上淡水难取、珊瑚礁的风化土壤资源贫瘠,如果生活中遭遇了人们无法应付的困境,只好诚心的祈求上苍庇祐。

于是,由先民们自各家乡带来的信仰,和各种以神迹方式示现的天上神祇,变成了大家对于未知命运的精神支柱,此时宗教的力量,肩负着社会经济、文化凝聚力等重大任务,而最盛大的宗教盛事,首推三年一度,为时七日的[迎王]盛典。

迎王典故是来自东港东隆宫整建,东隆宫始建于1706年盐埔村的旧址遭洪水毁坏,因此寻觅建材重建,由东港居民在岸边捡到了一些来自福建的杉木,上面写着[东港温记]字样,因为当时的居民大多来自福建沿海,这些移民信奉着著名海上守护神温王爷与三十六进士,所以拾获如此木材,似乎暗示着东港居民在当地修建,而在搜集该批木材的过程得知,这批杉木是先漂至琉球,后来又被风浪带至东港,因缘际会之下,琉球地区便受邀参与1853年开始的重要庆典-迎王,并担任负责承办的七角头之一。

虽然小琉球于1931因为和东港两区价值观念略有不同,退出东隆宫迎王角头身份,1934年以三隆宫为首开始独立承办,但大体承袭东隆宫习俗,亦订定每三年一次,一次七天的时序进行。概念上与原习俗精神不二,例如表列:东隆宫程序        选定角头轮任        造王船        中军府安座        进表        设置代天府        请王        过火        出巡绕境        祀王        迁船        和瘟押煞        宴王        送王三隆宫程序        择日筹备        中军府安座        造王船        进表        设置代天府        王醮法会巡港角请王        过火        出巡绕境        迁船        和瘟押煞        宴王        送王虽然规模大体一致,但细节却还是依琉球的地形、文化内容的不同做了一些修正,例如请水(请王)前的神轿搭船绕岛海巡-巡港角,以及依地势分布的四大福德正神庙宇作为四角头等等,可以说是琉球最具号召力的宗教庆典。

每当三年一次的迎王庆典在小琉球盛大展开时,因为工作而出外的琉球子弟们,便相继回乡参与,这不只是种对宗教的诚信,也是对成长记忆的珍惜,肩上扛着各区家庙、公庙的沉重神轿遶境,绝对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沿着祖先和亲人们的生命足迹,在以神明为照应的信念下,跨越时空的前进着。沿路家家户户鞭炮不断,见到王爷从家门前走过,心中感谢王爷多年来对生活的默默庇祐,祈求着王爷化开身边的一切苦厄,每家门口供应着足量的饮食点心,让参与的人们同沾法喜。

当千岁王爷的神轿完成了全岛的巡守,精心打造的王船便开始绕行全岛,这时,王船开始收服岛上的瘴疠恶煞,隔日,王船送至请水的岸边,装载着居民们欲筹谢王爷千岁的各种物资,于吉辰点火送驾,在静肃的气氛中目送王船航向天庭,而参与的民众不分老少,皆在这样的文化传承中,相互约定着下一季迎王庆典的到来,这也是小琉球乡亲们,藉着王爷的力量串连起来的深厚情感。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7 02:11 PM , Processed in 0.07620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