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和味道,有没有关系?
这是我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
我知道记忆的形成受环境,心境,阅历影响,
我知道时间会让记忆的细节变淡,
我知道当你对一件事的初始印象是好的,那么不好的细节就会慢慢退去。
我也知道当你对一件事的初始印象是差的,那无论是否曾经美好,“不好”都会是主导的记忆痕迹。
但我不知道的是,记忆里的好吃难吃,是不是真的?
那会儿我刚退学,和家里闹的挺翻。我想去美国重读,可是没有支持。我不甘心,拿着当兼职幼儿英语老师攒下的两千块自己买材料读SAT。那会儿国内没有考点,最近的就是香港。买完去深圳的火车票,订完考点附近最便宜的住宿,我就只剩400多人民币了。
香港,3天,400块还不够么? 我心想。
2008年,香港一桶2L的可乐售价30港币
初生牛犊不怕虎。我给自己随意买了些零食,便一人踏上了去深圳的火车。车上又偶遇好心邻座大叔买饭,零食也没吃。但到了香港我才发现,原来一个普通小店铺的半只烧鹅都要100多港币。
我不会粤语,英语也不流利。唯一的参照物就是南京烤鸭,半只才13块。我攥着兜里的300多港币,觉得香港为什么会这么贵? 我怯懦且畏惧,不敢问,也不敢乱跑,决定什么都不吃。
因为备考,我把自己关在住宿的地方,饿了就省着吃些火车上没吃的酸奶薯片泡面。临考当天,天还没亮,我就被一阵吐意催醒,对着马桶干呕了一个多小时,全是酸水。然后没来由的,我开始嚎啕大哭,哭得撕心裂肺。所有的害怕和恐惧因为即将而来的那场决定命运的考试汾涌上来。
那次的香港是灰色的。它冰冷且恐怖,不近人情,也不包容接纳。
香港圆方购物中心
临走,我来到一个叫圆方的商场。负一楼有一个老牌饼屋,名字我记不清了。因为港剧里经常有伴手礼送这些糕点饼的场景,我花了一百多块,买了几款,自己吃了两个,其余带回家。那糕点并不好吃,就是普通的面粉加冬瓜馅儿的甜心。我觉得香港一点都不好,连糕饼店都是骗子,拿再一般不过的货装百年老配方,还卖的特别贵。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吃过香港的类似伴手礼糕点。
因为我记得,它很难吃。
港剧中的香港
一晃就是4年。我心里一直有个名叫香港的疙瘩。港剧常看,但里面的香港总是比我记忆里的有教养,有档次。我深信上次打开的方式不对,是自己怕被歧视,被嘲笑大陆仔。但这次不一样了,我的英语已没有问题,男朋友也恰好在深圳。
这次的我,从纽约飞来,和当时的男朋友一起,他说粤语,我说英语。 我们刷着米其林,逛着香港闹市区。我想这应该是正确的开启香港的方法了吧?
假如当时够成熟,我或许会隐约意识到这个行程里一些不理智的极端面。但情绪占领了高地,我只想颠覆不好的记忆。
陈皮五花店名早已经记不住了,只记得真的是吃到拉肚子
那一次,我们去了明阁,义顺牛奶公司,在Joël Robuchon和Pierre Hermé买了蛋糕马卡龙, 在太平山顶一家昂贵的咖啡屋点了不正宗的墨西哥小食,还在半岛附近的一家米其林推荐店里吃了明星菜陈皮五花,然后拉肚子到天明。
明阁,义顺
但记忆真的是个神奇的东西。
要不是回看朋友圈,我都完全不记得自己曾经在香港吃到拉肚子,或者当时觉得明阁,义顺其实一点也不好吃。我的记忆里,那次香港的旅程是美好的。但这个好,和吃的具体内容无关。是因为那个时间,和那个人在一起,在那样一个城市,毫无保留的聊着灵魂深处最脆弱易碎的话题。
但从那以后,香港变好了。变成了我最想重返的一个城市。当我再跟朋友聊起时,香港那种鄙夷和冰冷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回忆也甜的美好。
第三次来到香港
其实一开始我不知道为什么选择香港,我只是觉得生日了,香港一定是首选。但这次,没有人买单,没有极端消费,只是我一个人,单纯从吃的角度再次开启香港。
临行前,我各处问专业的美食家,香港最推荐的地方。我带着一个表单上路了。
这次,我吃的是别人的记忆。
米其林二星餐厅Amber
在二星的Amber,我吃到的是专属于香港的昂贵和严谨。我会觉得这里的价格在纽约是可以吃到更头脑风暴式的三星,Amber可能还是过于小心谨慎。但这里是香港,昂贵的地租和人力是必须考虑的前提。
备受推崇的佳佳甜品店
在各种米其林指南或本地人推荐的小店,比如佳佳甜品,胜香园,生记,永华,我吃到的其实是用心的本位。这些店主一代接一代的做同样的东西,不被商业化所困扰,保证品质和追求,这个是真实的。
对于游客来说,这只是碗又咸又酸的番茄通心粉,可能是我没有专属于香港人的那份记忆吧
但我没有吃到的,是专属于香港人的记忆。我没有过凌晨12点下班,饥肠辘辘的来到永华吃一碗用心的云吞面,然后独自为人生的奔波默默流泪的经历;也没有过经济拮据,来到胜香园吃一碗咸酸鲜的番茄牛肉通心粉充饥,然后偶有富余,再来一份甜腻的蜂蜜脆脆的体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游客,吃到的只有食物的味道。一种用心,但并不足以让人惊叹的味道。
但这份他人的记忆里,也包含有我的回忆。在去佳佳甜品店的路上,我突然意识到这里的熟悉。是的,两年前,我曾牵手,与另一个人在这条道路上聊了很久很久。同一条道路,同一个时间点,但这次,只有我自己。
于是突然的,佳佳这家甜品店成了这次记忆里的重头戏,成了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地方。不是因为那里的黑芝麻核桃糊或者杨枝甘露有多么的难以忘怀,只是因为这条来的路里,包含了很多忘不掉的东西。
佳佳甜品的核桃糊,是稀的,而在北方是很浓的,我问了很多香港广东的朋友,大家说,香港的核桃糊,就该是这样的
回来后,看到我朋友圈的好友们总会问我,这次吃的最好吃的是哪一家?我说,不好说。因为如果仅从味道入手,我觉得在内地,并不是吃不到同等品质的美味,也不是非得去香港不可。但美食从来就不止于味道,而那些专属于香港人美食的记忆,我是没有的。他们记忆里的美味,是我尝不到的。
但话说回来,如果我以后每年生日都去香港,那么说不准,香港也成了我的美味圣地。不过到那时候,我推荐的餐厅,可能也就得没那么客观了。混合了记忆的味道,到底好吃或不好吃,就说不清楚了。
在你的记忆里,什么最好吃?欢迎留言
文:梅姗姗
图: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