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8|回复: 0

揭开大学 “勾搭文化” 背后的假象(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13 05: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揭开大学 “勾搭文化” 背后的假象

文章来源: VICE
于 2017-03-13 11:03:26

a333.jpg 拿到了一套文化和制度的规则,要么你就遵循规则赢得成功,忍受不了你就去打破规则,但这样做是要付出巨大的个人牺牲的。

“勾搭文化” 这一字眼在过去十年中被数以百计的深度思想文章援引,用来阐释生活的方方面面:千禧一代的自私、“约会末日”、女权的觉醒与消逝等等。其实诸多此类的讨论都基于一些假想 —— 随意性行为无处不在、稳定的关系在校园里寥寥无几、男性在勾搭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而女性则勉强而被动等等。

美国西方学院社会学副教授丽莎·维德(Lisa Wade)在她的新书《美国式勾搭》中挑战了这些僵化观念,对大学校园性行为状况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借助对全国学生的调查及采访结果,维德向大家展示了在勾搭文化中性别、种族、阶级对人的影响。尽管约炮常常被普遍视作大学学生的一般行为,但是她发现,勾搭文化实则根本上被白人、富裕、异性恋学生主导。而且女性在一段关系中屈居被动其实并不是因为她们寻求稳定,而是因为女性的愉悦和意愿常常被忽视。

我们和维德聊了聊,听她谈了谈在纂写此书的过程中她对校园勾搭的见解,以及在她看来有哪些是需要改变的。为使表意更明晰,采访内容被稍作精简和改动。

BROADLY:“勾搭文化” 这个词现在已经被人们滥用了,但是我很欣赏你书中基于事实论证的角度。在你看来,现在大众对勾搭文化最大的误解是什么?

丽莎·维德:为了探究这一现象,人们经常犯的错误就是过分关注行为本身,而不是纵观事情的来龙去脉或者去关注导向随意性行为的规则。

原因也是问题之一就是有很多学生根本不会有随意性行为,因此,在过分关注行为本身而不是大环境的情况下,我们也流失了很大比例的学生经验作为参考。其二,我们似乎被诱导对随意性行为本身评头论足,然而事实上,或好或坏的定性还是取决于个体体验。

有很多家长都认为年轻人最好还是要维系一段稳定的关系,但是几十年来,女权主义者都一直都希望人们对于婚姻中女性的危险和创伤更加重视。所以说,婚姻本身是难以用或好或坏来定性的。重要的是我们跟对方总是连结的,不管以什么方式连结。

“现在大学学生的随意性行为要比以往更多了”,这样的看法准确吗?

从有校园的那一天起就有校园随意性行为,这点毋庸置疑。调查显示,现在的年轻人并没有比父母一辈有更多的性伴侣。

只是现在不只是一部分在选择这样的行为,而是所有人都认为理所应当。随意性行为已经变成主导,甚至可能是学生们仅有的性形式。其他的性方式都被视作是倒退、可悲甚至是无望的选择。在过去,在这样环境下如鱼得水的学生可能会持续如此,是现在的人们仅仅是表面上装作强势。

那我们为什么执着于探讨大学生勾搭约炮的行为呢?

我认为有两点原因。其中一点是,人们对此问题总是乐此不疲,不管是学者还是记者,人们对这一主题都很执着。而当大家都关注随意性行为时,往往会忽略那些事件之外的学生们。毕竟探讨没有性生活的孩子不是什么性感的事,况且也不会赚眼球。

在这样的大框架下,我们忽略了不约炮的这一群体。但是对他们报以关注时,只是我们发觉不出很多有趣的点。我希望有人能将这些在美国勾搭大背景下不约炮孩子身上有趣的点发掘出来,我觉得挺有吸引力的。不管在哪一时期,这一群体至少占到三分之一。

你觉得他们吸引人的地方在哪呢?

我觉得他们身上最有趣的就是他们其实才是叛逆的代表。过去人们会认为性主动或更决断、自由的人才是叛逆的,但是在大学校园里,那些不约炮的学生才是反其道而行之。

他们中少数人有不约炮的明确理由,我们就有一部分有宗教信仰的学生出于信仰的原因不去进行随意性行为。实际上我们也没发现有宗教组织或没有宗教组织学生的勾搭有什么不同,但是的确有一部分学生是很坚定的。大多是这一群体中不约炮的原因其实真的是没什么吸引力 —— 他们就是对跟不熟的、也没有意向变熟的人发生性接触没什么兴趣。

我觉得很好的一点是,这些学生都很有主见,尤其是在18岁进入大学校园这一时期。他们交友和融入集体的压力非常大,但因为他们不合群而被严重孤立,这一现象也很值得被关注。

a334.jpg

照片由 HEX 拍摄,来自 Stocksy


一般我们听到的论断好像随意性行为都是男性主导的,而女性都更喜欢约会。你认为这是错误的看法吗?

是错误的。首先,一个简单的道理:不是所有男性的想法都一模一样,女性亦然;总有对随意性行为热衷的女性,也有的男性对此完全不感冒。

另一个原因是这一论断在交集测试中失效。事实上,在现实校园中,只有一小部分男性对社交派对情境处于掌控地位,这一小部分人在随意性行为方面的投资很高。像兄弟会、运动员社团等全男性成员组织的据点,这些都是勾搭文化滋生的空间。

从这一角度讲,男性的确支配着性行为的游戏规则,但这仅仅是很小一部分,并非所有人都如此。他们一般是白人,阶级地位较高,体格健壮 —— 总之就是那些你能想到的传统的吸引人的特质。将这一问题简化为 “男女对立问题” 实则是忽视了权力的多重维度。

那种族和阶级是如何作用的呢?

种族和阶级是水乳交融的,所以正如我们所见,学生中的白人群体更有可能受到阶级优待。我们同样也有工人阶层出身的学生,如果他们是家里走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类似于成为医生这类愿景对于他们来说还有些遥远,他们更关注的是能否顺利拿到学位。

但是如果你母亲是医生,父亲是律师,那你出生的时候就自带阶级优势,你同样成为医生或律师看似并不遥远。如我们所见,贫困或工人阶级出身的学生的教育轨迹都停在了学士或硕士,对这些学生来说,安安稳稳成家立业来的更实在。而比较富足人家的学生(白人的比重大到失衡),他们对情感以及稳定关系上的投入更大。

我觉得你写的关于性侵的那章很有意思,现行论断认为,校园强奸案其实都是由 “一小撮连环惯犯” 实施的,而你指出,“好男人” 也会强奸。我们该怎样创造一个理想的环境呢?

小时候,我爸爸从不和家人一起玩《大富翁》,他说《大富翁》会把我们都变成小魔鬼 —— 你会贪得无厌地榨干所有人的钱,直到大家都一贫如洗落魄街头才肯罢休。我觉得拿这个当作例子,很简单就能想到这一事实的依据:因为大富翁才是规则制定者,它给你描绘了胜利的样子,而且教你怎么赢。

人类是社会文化生物,我们有接受规则和遵循规则的趋向。就像大富翁一样,如果我们决定不按规则行事,那只有失败一条路可走。所以说,即使你认为这么做是对的,打破规则也是要付出终极代价的。

在大学里也是这个道理,在工作中也是同样:你拿到了一套文化和制度的规则,要么你就遵循规则赢得成功,忍受不了你就去打破规则,但这样做是要付出巨大的个人牺牲的。是有很多男人都对这一体系说 “不”,因为对他们而言这不道德、不愉快也没有吸引力,但要求年轻男子都去反抗体系就很难了。所以,有一部分男性还是会参与其中,有人甚至会顺应规则,全然投入这个体系。

我们看到,男性对女性的攻击程度因人而异,因为男性或多或少都对既定体系有所反抗。但是我们也会看到,有些人心底里知道他们的行为并不正确,却仍在按既定规则行事。

能为我们设想一个健康的勾搭文化吗?那会是什么样子?

在我看来,勾搭文化主要有两大问题。第一是它没有竞争对手,在校园里大行其道,让其他不想这么做的同学没有生存空间。第二个问题是,勾搭文化总向人们传达出性的消极一面。

如果由我来决定的话,我会在校园里形成一个包含勾搭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相互竞争的局面 —— 比如跟多人建立情感关系,或是五十年代式的长久稳定关系,还有禁欲系这种在大学里没什么生存空间的文化。

如果学生们想要随意性行为的话,那也要以一种更友好温和的方式进行。现在人们性接触的规则对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都报以一个消极否定的态度,有很多学生都会玩过界,以至于作出无礼、粗鲁乃至残忍的举动来表现自己的冷漠。所以说,我们需要一个更加健康的勾搭文化,也需要更多元的性文化来相互竞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0-2 07:11 AM , Processed in 0.02927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