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8|回复: 0

[人世间] 《720行》:一个农民的艺术梦 12道工序创作泰山女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11 08: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农民的艺术梦 12道工序创作泰山女神
搜狐图片  2016-4-13


1.jpg
如你所见,图中这个中年男子,正在一笔一划认真的给画中像上色。这种画至少要上5遍水彩,才能有层次感。而这个人的身份和那些烈日下弯腰挥动锄头,田地里拔草除虫的人无两样都是朴实的农民。但他还有个跟艺术相关的身份,他也是山东泰安邱家店镇徐家庄王氏木版年画第七代传人。而图中他所创作的画,正是民间的传统木版年画。图为2015年8月20日,王连洋为泰山女神年画上色。 图:刘小敏 摄




2.jpg
这名叫王连洋的男子,今年已经52岁了。从7岁起他就跟着父亲学习木版年画的制作。至今算起来,他与这门传统的民间艺术已经结缘40多载。




3.jpg
在王连洋家中的客厅墙上挂着他自己创作的木版年画。有“财神爷”,也有“年年有余”。西屋专门腾出来作为他的“工作室”供他搞创作。20平米不到的屋子里,一张长约4米、宽约2米的桌子上,摆放着五颜六色的颜料和各式各样粗细不一的画笔、毛刷、木尺等。屋子的一角也堆满了制作年画所使用的工具与他个人所获得的非遗继承人证书,对于王连洋来说这里就是他的世界。农闲之时,他就钻在屋子里独享这份艺术。




4.jpg
王连洋所绘画的木板年画在年画中有着一千多年历史,它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但是要想制作一副木板年画,可没看到的那么简单,有很多讲究。从雕刻木板到最后的作品完成,中间至少需要经过12道工序。首先就是木板模具材质的选取,因为要雕刻,所以要选用坚硬、纹理细腻的梨木、枣木板,它们具有放水、防污、防氧化特点。其他木材制作的模具,雕刻出的木制细线,用久了就会折损,影响画质。王连洋有一块传家之宝,就是他家祖祖辈辈用了约200年的大财神雕刻木模。“木模上面有财神爷、灶王爷。”王连洋指着木模上雕刻的画像一一介绍。而这块木模也一直激励着他继承传统手工艺。




5.jpg
选好了材质,还得有好的工具,王连洋光雕刻木板画的工具就有大小不同的十几件,绝大部分是由他亲手制作的,因为市场上没有成品工具销售。而且许多创作也是根据自己的不同创意而来,所以亲手制作模具成了创作的第一步。




6.jpg
不光这些,在一些细节的处理描绘上,王连洋还有一些特别挑选的豆枝。每个也因粗细大小不同而用来画不同的部位。




7.jpg
刻板模具成形后,经过调整打磨就可以使用了。上画纸前,要为刻板刷墨。这也是个技术活,一旦刷墨不均匀,就会出现印刷时的淌墨,他们行话叫“淌子”。




8.jpg
拓印前,在模板上要压上镇纸工具,对好标记线,每块版面敷色需要反复好多次,鬃刷打蜡也要重复进行,使其与白纸的接触面光滑不破坏白纸表面。




9.jpg
先印底子版墨色,再一遍一遍地印紫色、红色、绿色、黄色,颜色由暗到亮,决不能错了次序,按照着色顺序(先着浅色后画重色)层层渲染再对画面进行整体细节处理,然后配上对联、横批,最后装裱,一幅作品才算完成。说着他就简单给演示起来,他在准备好的雕版木模放平在桌子上,轻轻地用刷子将墨水均匀得涂抹在木模上,然后将纸张放平在木模上,用刷子平刷木模上的纸张,直到所要制作的木版年画轮廓完整清晰地拓印在纸张上。




10.jpg
对于制作年画王连洋非常细心,他说制作过程需要平心静气不许外人打扰。王连洋说,由于制作木模比较繁琐,他都要先尝试画出画像,再制作木模。




11.jpg
木板年画很有特点,画面题材内容多以祭祀、保佑平安和喜庆发财为主,像常见的“家堂”、“财神”、“泰山奶奶”、“灶马”、“门神”、“牛马王”等。而这些木版年画大多会被张贴在墙上和灶头,具有保护家宅平安的意愿。还有一些木版年画专贴于家中一些不起眼的角落,比如贴在水瓮、粮囤、米缸上的“斗方”等,以图吉利之意,所以“木版年画”在民间又被称为“吉利画”、“祥瑞符”。图为王连洋展示他祖传由豆枝特质的描绘工具。




12.jpg
轮廓描绘好了后,他就将纸用图钉固定在墙上,准备上彩色。这上彩色也很讲究,要上至少5遍水彩,才能有层次感,展现出活灵活现的人物。色彩处理上采用木版年画的传统观念,多以黑、红、黄、绿、蓝等纯度较高的对比色作画,画面表现单纯而艳丽、浓重而明快,喜庆气氛浓厚,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平面装饰效果。以前年画就是年的象征,不贴年画就不算过年。但是现在社会的发展变革,民居建筑格局的变化,机器胶印的取代,导致很少人再张贴年画。木版年画这门艺术开始出现了濒危局面。




13.jpg
王连洋称,“现在卖的木版年画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可一年算下来,收入不如打工挣得多。我也是担心这门手艺在民间消失。”在徐家庄村,原来有七八十户村民制作木版年画,但如今剩下二三十户,且村里30岁以下的年轻人几乎没有人会这门手艺。为了能让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并和其他地方的木版年画有区别,王连洋就结合泰山文化,创作观音菩萨等泰山女神木版年画,将传统手工艺发扬光大。前几年,王连洋让儿子学习美术,希望正在上大学的儿子毕业后,能继续将这门传统手工艺继续传承下去。如今看到儿子制作的年画王连洋脸上露出喜悦之情。




14.jpg
近年来,当地政府对民间传统工艺的保护意识逐渐加强,开始加大对这项艺术的保护,对外宣传和展示。王连洋也经常参加活动,给大家展示木板年画的制作过程和它所代表的艺术文化。2007年,他印制的泰山木版年画被收录于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平日里妻子打工上班,王连洋边照看家中田地和母亲,边搞他的年画创作。空闲时,他也负责家中三餐。




15.jpg
图为2016年3月25日,王连洋与母亲一起晒被子。




16.jpg
图为2016年3月25日,王连洋打理家中的田地。“我们家祖祖辈辈都传承制作木版年画,现在我继续制作木版年画,也不是为赚钱,只是想把这门手艺继续传承下来。”王连洋说,由于是家族传统手工艺,没有教科书,只能是通过口口相传一些制作秘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7 02:11 PM , Processed in 0.07444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