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早点里,最招人“恨”的,豆汁儿首当其冲,《新周刊》曾在几年前盘点过“活在北京100怕”,豆汁儿位列前十。
不过,作风严谨的老北京会告诉大家,豆汁其实是下午喝的(京味儿老饕赵珩先生的《老饕漫笔》中就写过,原来老北京卖豆汁儿的一般都是在下午)。不过,既然现在北京早点铺也卖豆汁儿,那我们就不妨来聊一聊吧!
根据度娘的介绍,豆汁儿是做水磨绿豆粉条或者淀粉时剩下的下脚料定时发酵后再熬煮的产物。原料当然不高贵,但豆汁儿制作过程中的“熬”,那可是十分讲究:绝对忌用铁锅和铝锅,因为金属成分会跟豆汁儿发生化学反应,口味自然就会残次不少,所以要做好豆汁儿,最好用砂锅,如果考虑成本,不锈钢锅也可以。火候也讲究,汪曾祺汪老就总结过熬豆汁儿方法论:“熬豆汁儿只能用小火,火大了,豆汁儿一翻大泡,就‘澥’了。”一锅豆汁儿要永远保持似开非开,一旦冒泡儿就要倒入生豆汁儿接着咕嘟,直到整锅豆汁儿浓稠丝滑,状似芝麻糊,那就是极致奢华的完美姿态了。
喝豆汁儿也讲究。在这方面,梁实秋总结得最到位:“豆汁儿之妙,一在酸,酸中带馊腐的怪味。二在烫,只能吸溜吸溜的喝,不能大口猛灌。三在咸菜的辣,辣得舌尖发麻。越辣越喝,越喝越烫,最后是满头大汗。”这里面,一个“烫”字是关键,不光在于可以叫人酣畅淋漓,更在于豆汁儿温度对于口味的影响,温度不够,就会有一股泔水味,而如果够烫,味道就不是一个档次了,酸中带甘,甘中有涩,那才是口味的层次之妙。记得有人说过,豆汁儿如果少了那股子酸臭味,就失去了豆汁儿的灵魂,那就是假豆汁儿!
喝豆汁儿的伴侣也讲究。辣咸菜是第一伴侣,邓云乡在《旧京散记》中就写过心得:“其实豆汁儿大体上是一样的,区别在于咸菜上。喝豆汁儿必须就辣咸菜,辣咸菜好坏大有讲究,把‘水圪垯’(即盐水腌的芥菜头)切成赛过头发丝般的细丝,将干辣椒放在油锅中炸得焦黄,连热油带辣椒一齐倒入咸菜丝,‘嚓喇’一响,其香无比,喝豆汁儿时就要随喝随吃这种香喷喷的辣咸菜。”除了辣咸菜,还得有焦圈儿,讲究的得用香油炸,现炸现卖,油炸食品就得吃口热乎,那才又脆又香。喝着热乎乎的豆汁儿,吃一小碟辣咸菜和俩仨焦圈儿,直到鼻尖冒汗,那真是遍体生津啊!
哦对,记得一定得是“豆汁儿”,不是“豆汁”。一字之差,这味儿就差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