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16|回复: 7

[史地人物] 【探索·发现】节气——时间里的中国智慧(全9集,201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19 10: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7-2-27 08:09 PM 编辑

第一集 春风化雨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每年公曆2月4日前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从天文学角度,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便是立春之日。
  立春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在天文意义上它标志着春季的开始。对《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係的全过程。
  每年公曆2月18-20日,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第2个节气——雨水。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
  每年公曆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时为惊蛰,即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惊蛰,古称"啓蛰",《夏小正》曰:"正月啓蛰",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啓",为了避讳而将"啓"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其意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惊蛰节气就这样轰轰烈烈、挟雷带响地闪亮登场了。
  过了惊蛰,春日正盛,且待我们去慢慢品味那有滋有味,诗情画意的二十四个节气吧。

 楼主| 发表于 2017-2-22 07: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集 日和清明

  3月21日春分节气,从惊蛰的桃始华、仓庚鸣,到春分的玄鸟至,雷发声,大自然逐渐结束「默片」时代,变得更加地有声有色。
  俗语说:「春不分不暖,夏不至不热」。春分一到,气温回暖就驶入了「快车道」,从春分到清明,正是一年之中气温攀升速度最快的时节,雨水明显增多,在温热阳光的催逼下,那些枯燥了一冬的繁枝之上,渐渐布满了层层叠叠的红及烟气淋灕的白,春色于是处处燃烧起来,到了一年中色调最绚烂的季节。
  过去的人们讲究:春分祭日,秋分祭月。此俗历代相传。最早从周代就开始了。《礼记》说:「祭日于坛。」。过去,在老北京,皇帝在春分时祭日,要去日坛,虽然比不上祭天的典礼,但仪式也颇为隆重。要行三跪九拜的大礼。
  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清明一般在公曆4月5日前后来临。「水至美则曰清」,「日月双悬则曰明」,天地之间,温暖晴和,是时清明。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大多记物候,如芒种、小暑、霜降、大寒等,用形容词来定义节气,「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的一个。
  谷雨,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它的到来,意味着春寒皆去,天气渐暖。
  此时,残花即将落尽,春将告别。在南方,「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
  此去经年,谷雨之后便要开始告别这一年的春天了,那即将迎来的夏天,定会是一场别緻的体验,生活便要如此,总是对未来的美好充满着期待。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2 07: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集 夏长万物

  每年阳曆的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度,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会指向时钟上四的方向,即东南方,这一天正是北半球春夏交替的日子。「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七个节气, 代表着夏天正式开始了。
  我国早在战国末年就已经确立了这一节气,并习惯于将这一天作为夏季的开端。不过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却是「虽然立了夏,依旧春当家」,春与夏大体是「划江而治」大概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是真正的「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从立夏到立秋前被称为夏三月,包括立夏、小满、芒种等六个节气,其中立夏和小满在农历四月前后,也被称为孟夏,即夏之初的意思。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佳的季节,酷夏未至,春寒已远。
  七十二物候中小满三候为:「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是说小满节气中,先是可以看到苦菜已经枝叶繁茂,并且可以採食了。接着是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然后是麦子成熟可以收割了。
  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芒种一般在公曆6月5日前后来临。如果从最简单的角度来解释,芒种的意思就是「忙着种」。它告诉人们,到了这个时节,「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它可能是与农业生产 关係最为密切的一个节气了,因为随着它的到来,天气将变得炎热,而农人也即将开始忙碌的田间生活,盛夏时节很快来临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3 09: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集 解纳三伏

  每年公曆6月下旬,芒种过后,夏至接踵而来。大自然用微小的变化演绎着时间的「匆匆脚步」。凉爽的清风、和煦的阳光渐渐离我们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光线对皮肤的烧灼感和空气中愈演愈烈的潮湿闷热。骄阳下,草木繁茂,城市中依旧车水马龙。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已经缓缓拉开了帷幕。
  夏至日,太阳走到黄道的最北端,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昼最长的一天,此时万物壮大繁茂至极点,阳气也到达极致。夏至日后随着日照时间渐短,阴气开始慢慢生发。因为正好在这天阴气初动,所以夏至又称「一阴生」。
  夏至阳气鼎盛,催熟了累累硕果,人们将迈着从容的步伐,走向丰收的秋天,经过蕴藏的冬季,又迎来朝气蓬勃的春天。如此周而复始,年复一年,生生不息。
  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暑,表示炎热的意思。」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暑为热,大暑便是大热了。此时,35度的高温司空见惯,40度的酷热也并不鲜见,高热、高温、高湿的三高天气,是这一时节的主旋律。
  大暑至,万物荣华,中伏前后,是农作物生长最快的阶段,也是播种蔬菜的好季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4 10: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集 风涌稻香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是24节气裡面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它是四时八节中的「四立」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节气之一。
  立秋时节,我国东北地区是一片令人喜悦的丰收景象,风吹麦浪,引人遐想。
  到了公曆8月下旬,三伏天已近尾声,空气中热烈的味道还未散去,夏天的欢声笑语犹在耳畔。唯有那贪凉的桂花,带着一股澹澹的清香掩映在绿叶之间,彷彿在悄悄提醒人们,节气已到处暑。
  二十四节气中,相比立春、冬至这样的「大牌」,处暑的名气实在略逊一筹。可就是这名不见经传的傢伙,才是真正的暑热终结者。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时令至此,夏暑消退,气温由炎热逐渐转向寒冷。
  白露之后,梧桐树叶飘零,月色变浅,蟋蟀的鸣声也越来越疲惫清虚,生物们有声有色的一年也就又过去了。秋是阴气开始逐渐瀰漫的季节,也是秋虫们用歌声一点点呼唤再一点点送走的季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4 10: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集 清秋月圆

  每年公曆9月23日或24日,节令交秋分。秋分,又称「日夜分」;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使用的节气之一。秋天共三个月,秋分正值中秋,有平分秋季的意思。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全球大部分地区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逐渐变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逐渐变大。所以,秋分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送走美好的九月,迎来金秋十月,我们从处暑、白露、秋分一路走来,一直在赞美着秋天,很快就到了寒露时节。
  每年公曆10月8日或9日进入寒露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与白露的「露凝而白」不同,寒露因为气温往下走,野外的露水基本都凝结为霜形。此时我国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茂盛的芦苇随风飘荡,晶莹的露珠化作白霜,这首诗歌描绘的其实并非大家通常认为的白露,而是霜降,因此只有在霜降时节,露才会凝结为霜。天高气冷,佳人何方?好一派凄清瀰漫。
  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曆的10月23日或24日。秋时已暮,因此它还有一个风雅的别名——杪秋,杪就是树梢的意思,秋即将画上句号,自此,白昼秋云散漫远,霜月萧萧霜飞寒。霜降是这一季的终结,我们也该遵循大自然的指示,迎接冬天的到来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5 10: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集 朔冬藏瑞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在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行迎冬之礼,奖赏为国事而死的臣民家属,并要赐群臣冬衣、抚卹孤寡,以安社稷。而在汉族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风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
  如果说什麽最能代表冬天,那毫无疑问是雪。相比大雪节气大概率的降雪,小雪时节的雪最难以捉摸。
  北方地区小雪节以后,果农开始为果树修枝,以草秸编箔包扎株杆,以防果树受冻。且冬日蔬菜多采用土法贮存,或用地窖,或用土埋,以利食用。俗话说「小雪铲白菜,大雪铲菠菜」。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在「藏」字上下功夫。起居调养宜早眠早起,并要收敛神气,瑞雪兆丰年,在这雪花漫天飞舞的时节里,让我们一起赏雪嬉冰,潜藏进补吧!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0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集 数九盼春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就已经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人们常说的「数九寒冬」,意思就是从「冬至」开始,一年中最寒冷的一段时期正在悄然到来,而冬至就是一九的开始。冬至过后一个月左右,全国大部分地区将迎来气温的最低点,此时恰逢「三九」,故有民间有「冷在三九」之说。
  「冬至」过后,白昼会一天天长起来,黑夜一天天短下去;只有走过冬的严寒,才能体会春意盎然。新的一年就要开始,冬已至,春不远。
  大寒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醃制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
  光阴变换,岁月流转。无论何时何地,我们不能没有除夕的年饭、新年的爆竹、清明的扫墓、中秋的赏月,没有了它们,就没有了我们的日子……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随季节轮回发展出一整套诗意化的生活方式,使原本平常的日子变得有滋有味。二十四节气,就这样支持着一个伟大的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8 08:14 AM , Processed in 0.07010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