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尼斯真的不在意大利,或者说,没有我们的汉武帝,威尼斯可能就不会出现。
关于这件邪乎的小事,听我娓娓跟你说。
我们中学历史课本里出现过一个奇怪的名字,霍去病。那时候他把匈奴打跑了,匈奴人就一路向西,跑到了今天的意大利北部。匈奴人虽然打不过霍去病,但那时候意大利人在他们看来,不在话下。于是他们占据了意大利的北部,轰走了那里的原住民。这些意大利原住民就跑啊跑,跑到了海边,发现这片海面有的地方深,有的地方浅,心说太好了,这就是未来的家园。
但是问题来了,如何在海面上建起一座城市?
威尼斯人太聪明了,他们往海里打了好多木桩子,然后在木桩子上面盖起了房子。威尼斯就是这么形成的。

从这座城市建立之初,威尼斯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直到后来,有一个喜欢美术的大哥,名叫拿破仑,为了从这座城市抢些名画,摆到卢浮宫,所以侵占了这座城市。为此,那个年代的诗人华兹华斯还特意给威尼斯写过一首诗,名字很直接,《有感于威尼斯共和国的覆亡》,他把威尼斯比作一个女性,老公名叫地中海。
那段时间,威尼斯是属于奥地利的,再往后,到了清朝平定太平天国的时候,威尼斯才归了意大利。
对此,好像威尼斯人并不满意。尤其是在美食方面。

如果你熟悉意大利美食,想要在威尼斯吃到地道的意大利菜,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不要去“乳房桥”,不要走进桥头拐角的餐厅Carampane。
这里的老板长得像个地道黑帮,他特别反感游客到他店里问,有没有比萨饼,有没有千层面。因为他了解威尼斯的历史,知道这些东西属于意大利,而非威尼斯,他说他更想提供这座魔幻城市的特色食品。后来他被游客问烦了,就在餐厅门口立了一个小牌子,上书:“没有千层面,没有比萨饼,没有游客食品”。

当然,如果你懂意大利语,还会在旁边看到一行小字,“之所以我们没有比萨饼,是因为我们太笨了,不会做那玩意儿。”
为了装逼装到位,你去这家餐厅的时候,有必要学会一句意大利语,因为意大利人热情,很有可能会过来跟你哈拉,这时候你需要说一句alla nostra salute(发音:阿拉闹斯萨鲁忒),这句话翻译成中文,就是祝你长命百岁。
我知道这时候你可能更感兴趣“乳房桥”的来历。这事儿要说到15世纪,也就是画家Bellini生活的那个年代。当时,这里是红灯区,合法的那种,威尼斯政府鼓励妓女站立桥头,裸露双乳,一方面是为了招揽生意,还有一个今天说起来有点儿讨厌,就是治愈“同性恋”。是的,那时候社会价值观还比较单一,同性恋还被视作一种臭毛病,得治。

乳房桥(意大利语:Ponte de le Tette)
除了这个,威尼斯还有Chichetti,发音类似“吃楷体”。大多数时候,这个词被翻译成小吃。虽然不够准确,但是方便理解。
有人专门写过一本书,介绍各种Chichetti的做法。但实话实话,任何一种Chichetti,都没什么做法可言,就是把腌好都鱼,放在法棍面包上。

Cicchetti,很像西班牙tapas的意大利小吃
关于Chichetti,最有名的那家饭馆叫ALL’ ARCO。当然,Chichetti的宗旨不是在一家餐厅吃饱,而是随便走进任何一家餐厅,家家都有自己拿手的Chichetti。还有一个作家,专门写过一本书,介绍各种Chichetti的做法。但实话实说,任何一种Chichetti,都没什么做法可言,就是把腌好的鱼,放在法棍面包上。

威尼斯是一座海上的城市,没有物产,那时候也没发展旅游,想要城市富裕起来,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做生意。
恰巧威尼斯地理位置好,刚有这座城市的时候,还没有今天的意大利德国克罗地亚土耳其,只有传说当中的东罗马帝国以及西罗马帝国,然而威尼斯正好在他们中间,相当于边境港口,把东罗马帝国的特产,运到西罗马。
在这些特产当中,最值钱的就是香料,那时候欧洲人爱香料,就像今天的可口可乐一样。没有它没问题,但是有了它就离不开。
这些香料从哪儿来,从亚洲欧洲之间的门槛过来的。这个门槛,就是今天的伊斯坦布尔。
所以在威尼斯吃意面,尤其是海鲜意面,你会发现味道稍微有些特殊,很多厨师煮高汤的时候,会放入一个香料包,里面有肉桂、肉豆蔻、孜然、丁香,样子和电视里小肠卤煮的那种香料包差不多。除此之外,里面还有咖喱粉。
意面在意大利各处都有,但是只有威尼斯的意面,不属于意大利,而是来自土耳其,或者说的更邪乎一点儿,这样的味道来自拜占庭。
虽说威尼斯的老公是海洋,最著名的理应是海鲜,但是,威尼斯最有名的一道菜却是牛肝。意大利人管这道菜叫Fegato alla Veneziana,洋葱烩牛肝。

为什么一座海洋城市,最有名的一道菜是牛肝呢?
这要提到威尼斯的航海,以及欧洲人整体的饮食习惯。
可能你也听说过,欧洲人不喜欢吃内脏,包括威尼斯人,也不喜欢。但因为那里的人经常出海,一切食物,水手优先。他们拿走了牛肉,做成了腌牛肉,装到船上。至于剩下那些内脏,则丢在了陆地。于是,那些不出海的威尼斯人,只有下水可吃。然后他们就把牛肝作为日常餐饮,为了去除腥臊,配合洋葱,一同烩制。
当然,后来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出海的威尼斯人也吃上了牛肉,只不过他们吃的是生牛肉,与此同时,还用一位画家的名字为这道菜命名,Carpaccio。

你可能听说过威尼斯的提香,但不一定知道Carpaccio。他叫Vittori Carpaccio,他的画经常用到红色,威尼斯人觉得和生牛肉颜色类似,于是,就用他的名字,命名这道菜。

Carpaccio的绘画作品
除了这道菜,还有一款鸡尾酒,也是用画家命名,这就是Bellini,有人说他和Carpaccio是同时代的画家,其实他比Carpaccio年长30岁。威尼斯人说这里是一个光线强烈的地方,而Bellini的作品,恰恰也是光线十足,于是就用他的名字,命名了这款鸡尾酒。

Bellini鸡尾酒,发泡葡萄酒+桃子酒+石榴糖浆
但可能是我眼神不好,无论如何也没看出二者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更像是他们对大IP的一次滥用。

Bellini的绘画作品
最后,再讲一个威尼斯猪肉的故事。因为我知道你一定会去圣·马可大教堂。
站在圣·马可广场看教堂,正面有五个拱门,如果你在网上搜索,会发现大部分人都是对着最中间的拱门拍照留影,但最有意思的一幅画,其实在最右边的拱门。

在那道拱门上面,能看见画中有几个裹着白色头巾的人,有的捂着脸,有的捂着鼻子,好像是嫌弃最左边两个人的味道。其实他们嫌弃的不是那人身上的味道,而是他们面前篮子里的猪肉。
这幅画说的就是圣·马可大教堂的由来。
圣·马可是何方神圣呢?
《圣经·新约》里面有一部分叫《马可福音》,就是这个圣·马可写的。因为《新约》里提到圣·马可将被葬于威尼斯,所以威尼斯人决定建一座圣·马可大教堂。但是光有建筑还不行,必须得有圣·马可的遗体,才能合情合理。后来他们听说圣·马可尸体在今天埃及的亚历山大,于是就派了两个人去偷圣·马可的骨头。骨头偷到了,但是丢骨头的亚历山大城也马上发现了这件事,拦截了所有港口船只,挨个搜查。后来果然查到了窃贼那艘船,准备掀开窃贼的篮子,看看里面有没有骨头,结果看到的是猪肉。然而,那时候北非的许多警察都是穆斯林,一见猪肉,扭头就跑。其实猪肉下面,藏得就是圣·马可的骨头。
面对圣·马可大教堂,右边是总督宫,左边是一些咖啡馆和餐厅。据说这些咖啡馆餐厅,在很久很久以前都是妓院,有些著名的作家都曾在这里徘徊,最有名的就是拜伦。
他写过一本《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里面提到了很多当年往事。但是不建议你白天喝圣·马可广场的咖啡,也不建议你晚上喝圣·马可广场的鸡尾酒,因为广场太贵,只要你往威尼斯深处再走500米,价格就变成了广场的五分之一。

下周见。
文:王硕
图片源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