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是正月初七,按照习俗,江西省南昌县塔城乡北洲村舞起了近千米长的“板凳龙”。
按照习俗,每年正月初七,北洲村家家户户都要备好一节“板凳”,然后由每家每户的男丁将“板凳”一节一节拼凑起来,一个板凳上点着4个灯笼,当天有近500条板凳,长约1000多米。
龙头由村里的十大家族轮流制作。
板凳首位相接。
在龙头的引领下,围着村子道路走家串户,走到哪家烟花爆竹声响成一片,龙身随即起舞,接龙接福。
此时,村民还要出门迎接,期盼龙灯能够在自家门前多停留一阵,为新年带来更多的吉祥和好运。
抬出了神像
蜡烛点燃,板凳龙在村中行走
孩子们跟着板凳龙走村串巷
板凳龙要走过村里每一户人家
火把,灯笼引领着龙头。
龙头带着板凳走到了村里的空地。
整条板凳龙走到村口的空地起舞。
舞龙结束,随着族长一声令下,长龙在瞬间化作数百段,各家的人丁扛着拆解后的板凳拼命往家中狂奔,谁先到家,谁先得福。
据了解,“板凳龙”最早起源于明嘉靖年间,是村里祭祀祖先、传承祖业、祈求平安的传统习俗。人们以舞动“板凳龙”来展示村里人丁兴旺、生活富裕、邻里团结和谐,表达新春的祝福和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