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45|回复: 3

[人世间] 《活着》第647期:过年了,工地上的爷们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4 0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网  摄影/冷炳豪  编辑/王崴  2017-01-23
高铁工地上的一帮爷们儿
文/冷炳豪

“十天八天喝不着个酒,让你碰着来,我去弄点菜,咱再喝一瓶!”

还没开始说话就起身的秦大哥,推开铁皮包着木板做成的门,冷风一下子灌了进来,惊了一锅的热气。

秦大哥一个踉跄,差点被关在门外。工棚里都是菏泽郓城老乡,十八个爷们笑了六七个,笑得最欢的当然是坐在一起吃酒的三个爷们。他们坐的凳子是几块厚木板钉起的,矮得很,他们说,这么矮的凳子坐着没地方放肚子,所以吃不多能省钱。

猛地这么一笑,红着脸堂的小樊差点仰过去。
又是一阵大笑,参与的爷们还是不多,各式手机里的各式电视剧,要比这30来个平方的工棚有趣得多。

这是青日连铁路东北客联上行线的一处转体桥施工地,在距离迎宾路高速收费站不到500米的地方,沿着一条坑洼土路向南走700多米就能寻得到。迎宾路的喧嚣走不到这700米外,只有距离工棚不到百米距离的兖日铁路线上驶过的火车,偶尔又突然地打破零下冬夜的宁静。

秦大哥捧着一团白菜叶,乐呵呵地回来。水泥砖垫着块黑皮木板就是桌子,中间放着的电磁锅直径也就20公分,锅里有蘑菇、油菜和各式丸子,一捧白菜得分开放好几次。

“还是白菜煮了最好吃,来来来,倒酒倒酒。”

坐桌角的老范开了瓶“老村长”。老范是这个工棚里年纪最长的,慈眉善目,全白的毛寸,发际线后退严重。

四个杯子三个样,老范倒完酒,举着自己白色厚壁的瓷杯,颇具领导干部的风范。
小樊咽了口酒,吧哒完嘴巴,低头看着手机嘿嘿傻笑。

“他媳妇又发他小闺女的视频了。”
小樊像是没听见,笑个不停。25岁的小樊有个5岁的儿子和2岁的闺女,闺女是他的心头肉。在日照干了10个月的活,他回郓城跑了3趟,一共住了两三个周,要搭上来回200多块钱的车费、损失每天近200块的工钱。所以一趟家都没回的老范说小樊不会过日子,他说自己年纪大,孩子上学的上学,结婚的结婚,没啥好操心的,挣钱攒钱才是头等大事。

18岁就在工地干钢筋工的小樊当然明白挣钱的不易,从20岁出头结婚到今年25岁,他自己算了算,这几年在家呆了不到10个月的时间,唯一能够宽慰自己的是,两个孩子出生时他都守在媳妇身边。


晚上6点刚出头,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住工棚东边的几个爷们还在兴头上,那边捧着手机泡完脚的胖赵准备上床。

穿着秋衣秋裤钻进被子的整个过程,胖赵的眼睛就没离开过手机。


床响了一声,是木板摩擦水泥砖的声音。

胖赵皱了眉,手机里下载的视频所剩不多,明天又得跑老远去蹭店家的无线网络。

每月60块钱包10G流量的小樊没有这样的苦恼,营运铁路附近的施工要在春运开始前停工,想到还有不到10天就能回家呆上大半个月,小樊很是兴奋。

“来来来,干杯!”

一列长长的货运火车呼啸驶过,穿过工地边唯一一盏灯的光亮。
   
早上6点40。

值夜班看工地的老高还在灯影下晃,从昨晚11点多到这会儿,他已经在这不大的工地来来回回走了七八趟。气温零下,每次从工棚出来都需要卯半天的劲。

60多人的施工队只有两个单人的工棚,一个是老高的,另一个就是段大厨的。老高的离工地最近,段大厨的离伙房最近。

直径一米的铁锅里水已经沸腾,段大厨放进一袋又一袋的挂面。打上几个鸡蛋,再放些切好的西红柿,一锅面终于有了点颜色。

东边的天亮起来了。

拿着脸盆、牙缸、牙刷的爷们儿走出工棚。一团团的热气在空中开了花。

没有人说话,养在铁笼里的一只棕色哈士奇也只是来来回回地走。

“吃饭了!”段大厨喊了一声。

更多的爷们儿走出了工棚,拖着步子走进伙房,不紧不慢地往塑料舀子、钢制饭盒、铁盆里夹上面条,再盛上几勺汤,有的端着面回了工棚,有的直接站在外面背着风就开始吃。
   
这天风不小,热腾腾的面不用吹就可以直接入口了。

工棚里更是安静,只有电视剧里的对白掺合着一阵阵吃面的声音。

哈士奇开始叫唤,笼外的铁盆里是结了一层薄冰的面条。

7点10分,穿好黄色马甲,戴好安全帽的工人们在工棚前稀稀拉拉地排开,工头简单分配一下任务,一天的忙碌就开始了。

这十来天小樊一直干一个活,一个螺丝一个螺丝地拆脚手架。他干活的联桥在兖日铁路北面,而同样是钢筋工的卷毛王在南面联桥穿钢绞线。

也是郓城人的卷毛王,跟小樊不是一个工头,他们的工棚分别在铁路两侧,即使偶尔被安排在同一座联桥上干活,他们也没有说过一句话。

小樊的工头姓崔,40岁出头,17岁从一天5块钱搬钢筋开始干工地,干了十来年,当起了工头。

“我以前的工头当了老板,我就跟着干了工头,我和我手下的伙计都是跟我们老板签合同的。”崔大哥面目和善,他说自己20来岁干工地时要比小樊他们累得多,“以前‘打灰’(搅拌混凝土)全靠人力,经常一天一夜不睡觉连续干,也就挣个十几块钱。”

望着在20多米高铁联桥外侧拆着脚手架的伙计,崔大哥说,这个活他干得更快。
  
“我带的队伍常年跟着中铁干活,虽然需要天南海北地跑,不着家,但国字号的中铁会按合同及时结算。像我们这样在营运铁路沿线施工,虽然施工难度要大,但为了保证铁路安全运营,施工时间有严格的要求,极少加班加点,所以我手下的伙计都愿意跟着我干,像老范我们都一起干了十来年了。我们工地大都是年底算工钱,家里有事需要用钱随时支走1万、2万的工资。过几天过年放假,在工地也就是发点路费,我们都是老乡,回了郓城再到公司直接发现金。”

说起工钱,崔大哥说,他手下这些干了整年活的伙计能有4、5万收成,他自己能拿到7万块。

“从去年正月十一出门,我就没回过家,就一天一个电话打着。跟着公司干要比自己当工头少挣不少,好处是操心少,跟伙计们的关系也好处。”

卷毛王和他队伍里的伙计都是头一次跟着现在的工头。他们不了解铁轨那边的情况,只知道那边的工棚都是装空调的。

一座铁路联桥长80米,两座铁路联桥的最近距离不过20米,卷毛王抽烟时隐约听到对面的乡音,偶尔会被脚下驶过火车的呼啸打断。

老赵是卷毛王的工友,干了20多年工地的他对没有空调的工棚毫无怨言。

“我住过很多年的塑料膜窝棚,夏天汗哗哗地淌,冬天冷得哆嗦,碰到刮大风的下雨天,被褥被淋湿都不怕,就怕窝棚被吹跑了。”

老赵搓着戴手套的双手,惴惴地问了句“你能帮着要工钱吗?”不等回答,自己接上了话,“我倒是没被拖欠工资,现在国家管得严了,以前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的时候就找工头结钱。回家好说,就是打包被子褥子,要想好好过个年,得把工钱揣自己手里才安心。”

联桥上的工事和心事都不关段大厨的事,60多个人的午饭是他的工作重点,算上出门买菜,他已经忙活了快4个小时,把切好的一塑料澡盆的土豆倒进了炖着鸡的铁锅,热气和香气都被闷了起来。

春节的气氛也一直闷着,工地上的一切按部就班。崔大哥这两天跑了趟日照市区,花了六千多块钱买了日照特产的绿茶和海鲜,出门一年了,大包小包拎着回去也好看,平日给家里帮忙的邻居们人人有份。

“像我们常年在工地上呆的人,身边只有工友,人际关系很简单。回家就完全不一样了,方方面面都要打理到,我现在约的酒场已经快排到腊月底了,家里人、公司的人、同学朋友……感觉回家要比在工地还累。”崔大哥最惦记是他10岁大的小儿子,虽然天天都能打电话和视频聊天,可他不知道儿子长高了多少。

“我媳妇说不买点特产回来就不让我回家。”小樊又卸了一段脚手架,鼻尖细密的汗珠。“也不知道买啥,回家大家都是跟着工地上的车一起回去,300多公里得跑4个多小时,带海鲜吧怕化了,给孩子买吧,日照能买到的郓城也都有。”抿着嘴巴的小樊觉得有些为难,其实他也知道媳妇是跟他开玩笑,可他自己知道,要是只把出门带来的被褥衣服带回家,不大包小包拎点特产,给邻居看到好像没挣到钱一样。

“临走那天早上,我们每人都会先领一万块的工资,剩下的回到老家再去公司领。每次领了现金,我都要先拿到家里捂热乎了,再去银行存上。”小樊乐呵呵地说。对于他来说,春节的年味并没有多重要,跟家人呆一起看看电视,约约村里的发小喝喝酒,就是最好的享受。

段大厨叼着烟,用一把铮明的铁锨翻着锅,土豆块翻进了汤汁,大块大块的鸡肉又翻了出来,热气升腾,肉香四溢。

-完-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0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jpg




1.jpg
2016年冬天,早上7点10分,天空完全放亮。吃过早饭、戴好安全帽的工人在工棚前稀稀拉拉地排开,工头点一下上工的人数,再进行简单分工。如果工人身体不适可以随时请假,但这也意味着一天的工钱没有了。




2.jpg
一座80米长的桥联要用近20吨的钢绞线,这都需要工人一根一根从桥联的这边一直顺到另一边。工人都是来自菏泽郓城的老乡,他们在一起的时间要比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更久。一年到头除了春节,工人们是没有假期的。




3.jpg
一座铁路联桥近20米高,除了跟吊车司机进行沟通时用对讲机,其他时候桥上桥下的联系都靠扯开嗓子喊。




4.jpg
张师傅站在自己正在建造的桥墩上,厚厚的手套、安全带和安全帽是高空作业的必备。他刚进这个施工队不久,是老乡介绍的。对于外出打工的工人来说,跟对工头就跟找对媳妇一样重要。




5.jpg
“家里有几亩地,收成好的时候一亩也就挣700、800的,不如出来打工。”干了20多年工地的老梁说,现在干工地比以前舒服太多,以前在野外时候经常住塑料膜搭起来的窝棚,夏天热得大汗淋漓,冬天冷得直哆嗦。




6.jpg
一天有近40对火车从两座桥联下直接驶过。为防止意外坠物危害列车安全,桥联的施工在天黑前必须停工。“在一些不正规的工地,一天干十几个小时也是200来块,所以虽然很多时候离家很远,但我们还是愿意干高铁的工地。”25岁的樊祥冲说。这天日照中度雾霾,市区的高楼隐约可见,可对于工人来说,这是一座无比陌生的城市。“在日照呆了一年,就去了一次海边,我们四个人一起打了辆车。现在想想还不如省钱喝个酒。”




7.jpg
工人常年在各种地形状况的铁路桥联施工,对十几米的高度见多不怪。“我们在30多米的桥联上施工过,开始也会害怕,但很快就习惯了,工作需要,总不能不干吧。”工人王现禹说。裸露的钢筋就是工人的梯子,上下的过程需要手脚并用,工人早已轻车熟路。




8.jpg
远处,已经建好的高铁桥墩蔓延到视线尽头。这座施工高铁桥距离高速入口收费站不过500米,车来车往一片嘈杂,但工人们已经一年没上路回过家了。




9.jpg
2016年12月23日中午,段大厨挥舞着铮明的铁锨翻一锅土豆炖鸡。从7点多骑车电动三轮去5公里之外的集市买菜算起,他已经忙活了4个小时,做一锅饭要供60多个人吃。工地上的午餐是一日三餐里最丰盛的;为了防止工人喝酒,晚餐相对简单不少。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01: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0.jpg
菏泽人喜欢吃面食,所以午饭晚饭的主食一般都是馒头,一个工人一天能吃六七个。大葱则是工人们最爱的下饭“佳肴”。




11.jpg
傍晚,已经开饭半个多小时,段大厨还守在厨房里。再没人来添菜,他就倒了剩菜,刷刷锅,回到厨房隔壁的单人棚里睡觉去了。早晨4点半,他又要起床做早饭。




12.jpg
工人们平常消遣就是看手机里的电视剧。为了能经常跟家人视频聊天,有的工人每个月花60块钱包10G的流量。而大部分不舍得包流量的工人就得每隔一段时间去附近商场蹭无线网络,成批地下载视频。




13.jpg
泡脚是每个工人临睡前必做的事情,厨房外的热水锅炉几乎一年到头不熄火。工地有厕所但没有澡堂,洗澡要走4里地去附近村里的澡堂,15块钱带搓背。年轻些的工人一般5天洗一次,年纪大的工人10天洗一次。“我们年纪大出汗少,今天洗干净明天接着就脏了,不如省点钱。”50多岁的老范说。




14.jpg
隔上十天八天,工人们就简单涮个火锅,喝点儿白酒,对他们来说是莫大的享受。2016年12月22日这天,桌边的话题就是过年。对辛苦一年的工人来说,过年就是回家团聚,吃吃喝喝睡睡,联络一下老家的亲人朋友,然后再启程开始新的一年。




15.jpg
随着回家的日子临近,老家那边儿的人情世故需要操心费力地打点。临睡前,开吊车的师傅坐在被窝里跟媳妇商量要买啥日照特产。“工地上人际关系很简单,回家就完全不一样了,方方面面都要打理到,我现在约的酒场已经快排到腊月底了,感觉回家要比在工地还累。”小樊则说:“虽然不知道买什么,但是不大包小包拎点特产,给邻居看到好像没挣到钱一样。”




16.jpg
2017年1月12日,工人们陆陆续续都搭公司的面包车回家了,车上载满被褥和礼品。从日照到郓城300多公里,要跑4个多小时。还没启程,他们就商量起回家喝酒的事。他们说,在家里喝酒跟在工地喝酒完全不是一个感觉。




17.jpg
等工人们走得差不多了,段大厨才刚刚打包好自己的行李。几个化肥袋里装着他的被子、褥子和衣服。他没有准备带回家的特产,“家里没有小孩要哄,把钱带回家最实在,有钱想买啥就买啥。”




18.jpg
段大厨换了衣服,蹬上皮鞋。工友们调侃说:“段总,皮鞋真亮啊,回家穿得真帅。”这双皮鞋是他去年来工地时穿来的,平日里他只穿便宜的布棉鞋。




19.jpg
回家前,段大厨先领了一万块工钱。他掂了掂手里的一沓钱,也没数,直接揣到裤子后兜里扣上扣子。回郓城都是坐工地上的车,所以钱装在兜里也不用惦记有意外。剩下的工钱等回到老家后再找公司结清。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01: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0.jpg
随着工人离去,工棚空空荡荡。一只“小太阳”还亮着。如果春节期间能找到更合适的工地,有些工人会选择“跳槽”。




21.jpg
养在铁笼里的棕色哈士奇着急地等着开饭。工地上一共有大大小小6只狗,只有这只哈奇士被锁在笼子里。今年春节工人们停工近一个月,只留3个人守着工地上的各种物资设备,狗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帮手,而照顾它们吃饭也是留守工人的工作重点。




22.jpg
“工地上的人都走了吧?”“就剩老段跟着老王的面包。”……最后走的大都是工地上的“领导们”,他们相互提醒着要收拾的东西。会计准备过了初七就回来。




23.jpg
工头崔师江去仓库截了一段钢丝锁住工棚。回家前,他花五六千元买了茶叶和海鲜准备分给老家的亲戚邻居们。他常年离家在外,遇到家里需要出力的时候,只能指望亲人和邻居。对于回家他没有多么兴奋。“工地也是我们的家啊,这么多东西都在这呢,就是回了老家也惦记这边。”




24.jpg
留下3个人和6条狗守着工地过年。等来年工人们回来了,留守的工人才可以回家。刚来工地不到10天的杨玉成对高铁工地还很陌生,但今年春节,他就要守着这儿过了。




25.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7 11:56 AM , Processed in 0.05850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