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12-28 03:24 PM 编辑
看客:穿越雪线 极寒中的森林守护者
网易图片 2016-12-27
奇乾村地处大兴安岭西麓,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旁,为高寒山林气候,即使在夏季,夜晚气温也会低达零下20℃。在这片95万公顷的原始森林中,驻守着一支50多人的部队他们至今仍过着不通市电、不通邮政、不通网络的生活,被外界称为“林海孤岛”。
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位于北纬52度,东经120度,是中国唯一一片集中连片未开发的原始森林,面积约95万公顷,年平均气温零下4摄氏度,是名副其实的林海雪原。图为12月19日,清晨的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
在这片原始森林中的奇乾乡,驻守着一支50多人的部队:奇乾中队。他们至今仍过着不通市电、不通邮政、不通网络的生活,同时,一年有6个多月大雪封山,方圆百公里不见人烟,被外界称为“林海孤岛”。图为12月16日,原始森林腹中的奇乾中队营区。
奇乾乡是一个只有8户人家、22口人的村落,进入冬季后,年轻人都下山了,只剩下几个老人。而奇乾中队的驻地至少还要往原始森林里面走5公里。这里夏季昼夜温差大,白天30℃,夜晚却是零下20℃,到了冬季,最低可达零下52℃。冷,是初来这里的官兵最难适应的。图为12月21日上午,上等兵杜宇像摄影师展示温度计,事实上,此时的气温并非零下30℃,而是温度计最低只能显示零下30摄氏度。
奇乾中队驻守原始林区的主要任务是预防应对重特大森林火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队驻地不通市电、不通邮政、不通网络,冬季取暖的主要方式是烧锅炉,到了夜里,即使是锅炉房也难挡严寒。图为12月16日深夜,康广林在为锅炉添煤。
由于冬季太阳能和发电机供电不足,自然环境远比冰箱要靠谱得多,每逢冬季,炊事班副班长屈振蓬都会把雪糕和肉类放到林区里。图为12月15日,上等兵青伟去林区取雪糕。
而肉类则要用铁箱子锁起来,以防被狼叼走。图为12月15日,上等兵青伟从铁箱里取出冻肉。
奇乾中队的饮水主要来自周边的河流,而到了冬季,河流封冻,冰层可达1米多厚,每次取水都需要在河面凿洞。图为12月19日,战士凿开河道取水。
今年18岁的魏征出生于吉林延吉,当兵前,老家那边最冷只有零下20度左右,感觉自己家乡还受得了,可来到这里手脚都冻裂了。图为12月17日,上等兵魏征的手和脚。
魏征说,有一次从外面打水回来后,裤子被冻硬了能立起来,自己看到都想笑。图为12月18日,上等兵青伟把洗碗的袜子晾在暖气片上,从外面拿进来的裤子“站”在旁边。
大兴安岭原始森林有一种叫“草爬子”的害虫,对人伤害极大,被咬到后处理不当会瘫痪甚至死亡。图为12月17 日,宋昊南在洗漱时扔能看到手臂上被“草爬子”咬过的疤痕。
站岗是中队的日常任务之一,冬季站岗之前,战士们会把自己国的严严实实,只留眼睛和嘴巴在外面,图为12月15日,上等兵夏雨在外站岗,眼睫毛上已经结出了冰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