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堂,一直是庄重与肃穆的代表,是西方信仰者的灵魂寄托之地。
圣三一即三位一体,一体三位。
根据《圣经》里的启示,上帝是创造并掌管宇宙万物的独一真神。上帝即是圣父、圣子、圣灵的统一,而圣父、圣子、圣灵又分别占据不同位格。

▲简易版“三位一体”
《圣经》中并没有明确的使用“三位一体”一词,但部分经文暗示了这个说法。《马太福音》28章19节:“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为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
“三位一体”教义的正式确立在公元325年5月20日,君士坦丁亲自主持尼西亚大公会议上。
324年,统一罗马帝国后,君士坦丁支持和扶持太阳神教,亲自召开约有300名主教参加的会议。议题中心是太阳教和基督教的合并。会议中,主张“父先于子,子为被造而次于父”的一方与主张“父子同质,子为道成肉身”的一方展开激烈辩论。最后,会议决定在信经上添上父子“同质”一词,由皇帝施加压力强行定此为正统三一论教义的标准,成为后世大多数教会所公认并接受的《尼西亚信经》。
三位一体是基督教信仰的基础,名为“圣三一”的教堂也在全世界遍地开花。
| 美国特拉华州威尔明顿圣三一教堂
圣三一教堂建于1698年至1699年,为美国境内历史最悠久、保存最为完好的瑞士教会教堂。

▲威尔明顿圣三一教堂全貌
这段时间,特拉华州处于新瑞士的殖民地时期,这座教堂是由新瑞士殖民者建立,所以属于典型的欧洲瑞士建筑风格。
圣三一教堂主要使用的建筑原材料是瑞典砖和花岗岩,所以坚固无比,直到今天也只能隐约地看出岁月的斑驳。

▲教堂内部北欧简洁风格
由于是瑞士建筑风格,所以并没有其他传统教堂外在的雄伟壮观,内在的辉煌华丽。它就像一栋小别墅一样,静静地伫立在历史的长河中,安静而优雅。

▲教堂院落内的墓碑群
圣三一教堂院落内拥有15000多个墓碑,大大小小的墓碑与葱郁的树木相互映衬,阳光下,静谧之感油然而生。
| 美国纽约圣三一教堂
纽约圣三一教堂位于纽约市曼哈顿下城区百老汇大道与华尔街的交汇处,是一座古老的堂区教堂。
教堂的新哥特式尖顶上装饰着镀金的十字架,被认为是哥特复兴式建筑的经典实例。教堂门外有用树根铸造出的雕塑,寓意为团结一致抵御外敌。教堂院内有一处小花园,不同的季节呈现不同的鲜花景观。

▲高楼大厦中的教堂
而令教堂闻名于世的,并非它是钢筋混凝土之中一片净土的缘故,而是它与一个人紧紧相连,这个人就是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是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美国宪法的起草人之一,也是美国的第一任财政部长。他在美国金融、财政、工业的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美元上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教堂的路对面就是当时汉密尔顿的办公所在地,在教堂的背面有一处墓地,汉密尔顿就长眠于此。
| 美国波士顿圣三一教堂
波士顿圣三一教堂位于波士顿公共图书馆美威大楼的前方,建于1733年,是一座哥特复古式的教堂。

▲波士顿圣三一教堂
1872年11月9日,波士顿发生了一场重大的火灾,将该市65英亩的商业区烧成了一片焦土,包括930座楼房和几座历史深厚的建筑,这其中就包括圣三一教堂。

▲教堂内部
罗马式的建筑特色表现为厚实的石墙、狭小的窗户、半圆形拱门、堂内交叉的拱顶结构等,在9至12世纪主要盛行于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1877年,波士顿圣三一教堂被重建,建筑风格仿照11世纪法国中部奥弗涅的“法国罗马式”建筑,塔楼参照了西班牙萨拉曼卡的古老大教堂,西檐廊则采用法国南部阿尔斯的圣多芬教堂风格。

▲墙体上精美的浮雕
圣三一教堂采用的建筑材料为巨大花岗岩以及红色砂岩,且墙体上刻有精细的浮雕,拱门之下配合青铜大门,因构造之精美,在1885年被评选为美国十大建筑之一。
| 加拿大多伦多圣三一教堂
多伦多圣三一教堂建于1847年,是明显具有都铎王朝风格的英国国会教堂。教堂约有五层楼高,建筑用料十分讲究。

▲圣三一教堂的全貌
地基和窗饰用的都是来自于香柏河谷的石灰石以及俄亥俄州的砂岩,砖块由压砖技术优良Don Valley Brick Works出品,这家砖厂产出的石砖曾在1893年的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以及1894年多伦多工业博览会获得奖项。屋顶横梁以及地板来源于附近的森林,屋顶的板岩瓦片则是从英国船运至加拿大。

▲精美的教堂内部
这座教堂常有各种关于社会公益的聚会、音乐会以及社区活动。

▲这社区活动可真是丰富多彩。
| 意大利罗马西班牙广场圣三一教堂
第一次看《罗马假日》的时候,就没办法忘记西班牙广场上那一幕“偶然”的邂逅。纵使是黑白的电影,也无法掩盖罗马的辉煌。

▲《罗马假日》剧照
从西班牙广场往上看,上面的教堂就是圣三一教堂。与罗马到处可见的巴洛克式建筑风格的教堂不同,这座教堂由法国人1495年建造,具有哥特式风格。

▲广场上方的圣三一教堂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罗马假日”,每个去罗马旅游的人都会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罗马假日”。在那宽阔高耸的台阶上,在那春天开满杜鹃花的花台边,吃着香草冰淇淋,或许就会有一场邂逅……。
| 英国斯特拉福圣三一教堂
英国斯特拉福圣三一教堂的出名不在于它作为宗教的信仰之地,而在于这里是威廉·莎士比亚的洗礼地以及最终归处。这座教堂最早起建于1210年。

▲圣三一教堂坐落在埃文河畔,绿柳成荫,从市中心沿着河边行走,心情也渐渐地平静下来。
斯特拉福是英国中部的一个小城镇,街道极为干净,两边都是只有两三层的小房子,带有阁楼的尖顶房子简洁而精巧。石板路、黑色的铸铁马灯,时间一直在往前走,而这里却和百年前无不同。

▲莎翁给自己买的墓地,左边是他的妻子Anne。墓石上的墓志铭为:不妨碍我安息的人将受到保护,移动我尸骨的人将受到诅咒。
教堂存有早期登记簿的复印件,里面记录了莎士比亚受洗和埋葬的日子。教堂外,埃文河边有一组19世纪的雕塑群,高高在上的莎士比亚和他剧中的四个人物——哈姆雷特、麦克白夫人、哈尔王子、福斯塔夫。
| 中国上海圣三一教堂
上海圣三一教堂位于黄埔区,东临江西路,北临九江路,因其红色的外观,也被人们称为“红礼拜堂”。

▲教堂外部
这座圣三一教堂是一座专门为英国侨民中的圣公会教徒服务的教堂,最早建于1847年,1862年因遭遇台风受到破坏而坍塌,被迫拆除。1869年,修建后的教堂启用,风格为新哥特式。1893年在教堂的左侧建了一座高耸的钟楼,钟楼内放置能按照圣诗音韵敲打的八音大钟。由于在“文革”期间塔尖被毁,1901年在钟塔塔顶加建了一个塔尖。

▲教堂内部
圣三一教堂堂内铺满了拼花大理石地面,礼祭台、讲道台、洗礼盘均雕刻有精美的石雕。圣三一教堂的玻璃窗也与众不同,既非全部采用白玻璃,也非全部采用彩色玻璃,而是花白相间,不成规律。
| 俄罗斯谢尔盖耶夫圣三一教堂
谢尔盖·拉多涅日斯基,是俄罗斯一位杰出的宗教活动家,也是谢尔盖圣三一修道院的创建人。

▲谢尔盖圣三一修道院雪景
相传,圣谢尔盖出生于罗斯托夫的一个富裕家庭。14岁时接受了牧师的洗礼,23岁时与哥哥斯蒂芬在一块被森林环绕的空地上修建了修道院。虽然地处偏远,但是圣谢尔盖潜心修行的美名吸引了各地的虔诚修士,各地的农夫和市民为了祈求圣谢尔盖的祝福而在附近定居。追随他的修道者日渐增多,这一修道院发展成为俄罗斯最大最富有的修道院。

▲美丽的“洋葱头”们
谢尔盖圣三一修道院不仅曾是拥有大片土地的封建庄园,还是贮存过大批粮草、武器和弹药的北方防御阵地。1608年,波兰军队打算从这里打通通往莫斯科的道路,却被阻击了16个月之久,修道院也因此成为了俄罗斯坚强不屈精神的一面鲜明旗帜。
圣三一修道院是俄罗斯古典建筑群的代表,随着不断发展扩建,现今修道院拥有不同世纪不同形式的大教堂,包括圣三一教堂、杜霍夫斯基降灵教堂、圣母升天教堂、斋房、慈善医院等。其中圣三一教堂最为著名,建于1423至1442年,为俄罗斯早期白石建筑艺术的典范。
●●●
新媒体编辑 / 曲晓程(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