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8|回复: 1

[人世间] 《中国人的一天》第2511期:在“雕塑村”里穿越时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5 1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11-15 12:28 PM 编辑

腾讯网  2016.11.15
在“雕塑村”里穿越时空
本期作者:陈团结


2511.jpg
西杨万村有大大小小十几家雕塑厂,这里被称为“雕塑村”。从这里加工的作品被安置在全国各地,这里的工人大多是附近的农民,农忙时回家种地,农闲时加工雕塑。




1.jpg
西安市长安区的西杨万村有大大小小十几家雕塑厂,从这里加工的作品被安置在全国很多城市,这里被称为“雕塑村”。(图/文 陈团结)




2.jpg
侯社祥雕塑厂便是这村里的典型代表之一,院子由两扇浮雕样式的铁门把守,推开院门里面摆着各式雕塑,几个工人正在忙着为尚未成型的雕塑打磨。




3.jpg
这家雕塑厂占地10亩,有三个六七米高的厂房,厂房里正制作着几乎与墙一样高的山水泥塑。




4.jpg
雕塑厂的老板侯社祥今年47岁,1985年开始给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老师做帮工,他用3年时间学会了所有的工序,“从图纸到泥塑再到石膏,再从刷隔离剂到浇玻璃钢料,最后学习打磨” 。




5.jpg
侯社祥租用了当年生产队的饲养室,开了这家雕塑厂,生意一直不错。在他的带动下,兄弟四个人都加入进来从事这一行业。




6.jpg
1988年,侯氏兄弟干了大半年完成了“丝绸之路”大型群雕,他们拿到的工费只有70元,而现在,他们的代工费增长了很多。尤其是从2000年以来,侯氏兄弟工厂承接的订单越来越多,雕塑的尺寸越来越大,由于他们近年在业界的声望,根本不用为没有活做而担忧。




7.jpg
侯社祥的哥哥侯武祥说,近些年来生意非常好,比如做过内蒙古一个城市的长8米、宽23米、高12米的大型雕塑,做过青海玉树广场的10米高大佛,做过西藏林芝的26米民族大团结花等。




8.jpg
雕塑厂的院子里被半成品和模具占去很多空间,其中有一些历史典故和神话,比如竹林七贤、天兵天将,还有近代革命人物的形象,甚至还有很所动漫科幻形象,仿佛置身于一座文化殿堂,在不同次元的时空里穿梭,看着有几分诙谐幽默。




9.jpg
近年,订单越来越多,而工人只有40多个,许多找上门的生意只得推掉。厂里的工人都有农田,农忙时大家如果要回家种地必须得错开请假,这样才不会耽误工期。




10.jpg
这些工人都是周边村子的农民,与侯氏兄弟一样,他们的手艺都由有经验的前辈手口相传。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5 1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在西杨万村,除了侯社祥这家有一定规模外,其他十多家工厂大多是家庭式作坊,他们的收入差别也很大。




12.jpg
据了解,在侯社祥工厂里干活的工人,每天有30元、40元不等的收入,而来自河北的技师每天有300元左右的收入,在这里做设计的美院学生收入会相对更高,能拿到300元以上的工资,有的人甚至会达到每天1000元。




13.jpg
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陈云岗教授说,近些年,城市建设对雕塑的需求量加大,陕西有一大批雕塑设计队伍,他们所设计的作品需要有下游工厂制作出来,这也就给了侯氏兄弟机会。图为西安美院的老师刘英军坐在雕塑下联系业务。




14.jpg
侯武祥说,雕塑这个产业中利润最高的要属设计这一环节,而他们只负责将设计好的模型翻模,按要求做成实物,做好后会有人送到指定的地方。他们就属于这一产业的中间部分,也就是代工,是整个产业链上的夹心层,挣的全是辛苦钱。




15.jpg
这个厂里有10几位来自河北的技师,他们用一种特制的尺子按比例将玻璃钢模型上的图案移植到石料上,然后打磨完成浮雕作品。




16.jpg
65岁的甄兴哲师傅讲,他从十几岁开始做学徒,已经快50年了,打过的大小石刻上万件了,儿子也从事着这项职业。




17.jpg
他们的技艺全是祖上传下来的,农闲的时候,他们会去往全国各地做石雕,没有活了再到别家寻活,流动性和随意性很大。




18.jpg
一名工人清扫佛像后从佛头上走下来,这是侯社祥雕塑厂近期加工较大的作品。




19.jpg
打磨石头时,不仅会有磨具刺耳的声音,而且到处都是粉尘飞扬。一名工人的手上缠了很多胶布,而且粘满了白色的粉末。




20.jpg
白色的粉尘落在工人的帽子和衣服上,甚至嘴唇和眉毛也被染成了白色。




21.jpg
侯社祥雕塑厂现在面临一个瓶颈,他们雕刻得很好,但是不会设计,只能处在中间环节,无法把产业做大。侯社祥打算让儿子去西安美术学院学习,希望儿子能成为一个掌握从设计到雕刻整个过程的行家,将来子承父业。




22.jpg
雕刻成了曲阳人的文化名片,他们从最初的零散发展,成为了现在的专业加工群体,正逐渐走向产业化发展。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5 10:52 AM , Processed in 0.05393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