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56|回复: 3

[人世间] 《在人间》第95期:烂尾楼和它的房客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4 05: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人间》第95期:烂尾楼和它的房客们
凤凰图片  2016-10-27


1.jpg
1994年,合肥火车站对面,环形的“新鸿安商城”拔地而起,一度被人们寄予成为合肥新地标的希望。20年过去了,因为种种原因烂尾的它,有了另一个响亮的名号——“合肥第一烂尾楼”。它和它的住客们,共同构建了一个繁华背面的“独立王国”。




2.jpg
这座大型商城曾经是当年合肥新火车站建成时站前广场的标志性建筑,商铺在1996年就卖出了8000多元一平米的“天价”。因为一直未通过经消防验收、产权结构复杂等问题,尽管这座商城坐拥着合肥最优越的地理位置,却从未享受过繁华。图为透过新鸿安商城损坏的窗玻璃,可以看到对面的合肥火车站,两者之间就隔着一条站前路。




3.jpg
站在新鸿安商城内部较高楼层的围栏边,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座楼的“生态”:负一楼和一楼聚集着众多价格低廉的小饭店小旅馆,二楼的房间用来出租,三楼以上则大多空着,极少数租给附近的商家做仓库。




4.jpg
潘孝坤一家可能是这座“合肥第一烂尾楼”里住龄最长的房客之一了。他和妻子在一楼通道边的一间门面房隔成的房子里住了差不多10年,他的一对双胞胎儿子也是在这幢烂尾楼里出生长大。图为2011年11月15日中午,潘孝坤在忙完手里的事情后,和妻子一道给双胞胎儿子穿衣。




5.jpg
2014年1月15日,新鸿安商城通道里,潘孝坤的孩子在纸箱里玩耍。三年过去,潘孝坤的儿子已经从婴儿变成了幼童。家里窘迫的经济状况决定了他们的童年注定没有太多的玩具新衣和糖果,好在孩童无邪,只是一个简陋的纸箱,他们也能开心雀跃地钻进钻出,玩上半天。




6.jpg
这一年,潘孝坤结束了自己的小生意,在新鸿安里开了一间廉价小旅馆。吸引他的不仅是这里极低的房租,还有身处火车站和汽车站之间的便利的地理位置。旅馆开了起来,但并没有出现潘孝坤想象中的客满盈门的状况。很多个白天,他都是这样,睡在门口的床上,等着不知何时会上门的客人。




7.jpg
也有不甘寂寞的同行“主动出击”,跑到街头“拉客”。这也是一门学问,遭受白眼和冷遇是很正常的事。




8.jpg
夜幕降临,烂尾楼底层的小旅馆小饭店迎来了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因为临近车站且价格低廉,这里吸引了很多在夜晚中转歇脚的旅客




9.jpg
新鸿安一家廉价旅馆里,21岁的周舔舔躺在床上看着手机。周舔舔在广西做厨师,从广西回巢湖老家过年,在合肥中转,准备第二天回家。一晚住宿费30元。




10.jpg
新鸿安商城一家小旅馆里,张士勇坐在旅馆的床上给女友发短信。他来自黄山歙县,本来打算和女友一起乘车去北京打工,却突然有事落了单。因为没有买到黄山直达北京的票,必须在合肥中转,张士勇只好在站前路找一家便宜的小旅馆住一宿,第二天再去乘车,一晚住宿费40元。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05: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48岁的禹富华来自四川。自己在连云港做生意,将孩子寄宿在安徽芜湖无为县的一个封闭式学校里,他这次来是接儿子到连云港过年。在合肥中转的这个夜晚,住宿费30元。




12.jpg
林山(右一)20岁,林帅(中)20岁,方超21岁。三人吃着打包上来的盒饭。他们都来自安徽定远县,在浙江义乌一家服装厂上班。年前回的家,但在家里仅仅呆了一周时间,就匆匆上路。三人合住一个房间,每晚50元。




13.jpg
楼顶上晒着旅馆的被单,在粉红色的霓虹灯照耀下显得有些妖娆。通常,这些小旅馆每晚的收入在3-400元,刨除掉水电等开支,剩下的钱也仅够养活一家子。所以为了节约开支,这些小旅馆都是自己洗被单,卫生也全是自己打扫。




14.jpg
楼下,潘孝坤的双胞胎儿子在隔断房里开心地奔跑玩耍。




15.jpg
2016年4月12日,新鸿安商城,潘孝坤守在自己的小旅馆的登记室内等待顾客上门。自从合肥高铁南站开通后,老火车站客流减少很多,生意每况愈下。随后,无法承担房租人工的他搬离新鸿安商城,和妻子处于失业状态。




16.jpg
在新鸿安的二层,大部分房间都用来出租。这些房间没有最基本的装修,也没有卫浴系统,但因为租金低廉,还是吸引了很多外来打工者。图为2012年1月9日,商城二楼被分割的房子里,一个打工者在看电视,这间房子的月租金只需要200元。




17.jpg
快递员饶世民是二楼的常租客,他的家是一个门面改造而来的、大约十几个平方米的小房子,因为位居二楼,租金要比一楼的房子便宜了一半。虽然在这里住了好几年,在他眼中,新鸿安商城的脏乱印象始终没有改变过。




18.jpg
因为资金链断裂,这座商城里没有消防通道,水、电配套设施跟不上,偌大的商城没有化粪池。因为设计不合理,二楼的很多出租房终年不见阳光。一到出太阳的日子,新鸿安商城过道里就晾满了租客的被子。




19.jpg
除了外围的门面在经营各种生意外,商城内部一片昏暗,围栏上布满灰层,走廊上垃圾和杂物随处可见。因为无人管理,外来人随处大小便,因此这里遍布各种租客写下的警示标语。




20.jpg
这座烂尾楼,也成为了一些流浪者理想的集聚地。图为2012年2月29日,因为摄影师在这里拍下的一张流浪汉的图片,安徽淮南的小伙潘春天怀疑照片中的人是自己的父亲,特意和姐姐跑到新鸿安商城来寻找。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05: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1.jpg
“你怎么来了?”潘春天的父亲看着儿子女儿的到来有些吃惊,“你还认得我吗?”潘春天的姐姐扑上去抱着父亲的头,然后在父亲的头上拍了几下。“为什么不回家,为什么不回家?”然后泪流满面。




22.jpg
理发店里,潘春天在陪父亲理发。潘春天说,他们是颍上县人,家里原本经营客运班线车,经济情况很好,后来发生了一场重大车祸,家里几乎倾家荡产,还欠了很多钱,父亲经受不住这个打击,离家而去,在后来几年里杳无音信。




23.jpg
理完发刮完胡子,潘春天的父亲像换了个人。




24.jpg
晚上,潘春天陪着父亲,叫上父亲的流浪汉朋友一起吃饭。潘春天的父亲说他这几年一直在合肥,和来自亳州的残疾人王翔一道流浪,俩人相互依靠,没有想到孩子们会找到他,更没有想到他离开的这些年,女儿和儿子都已成家并有了孩子。




25.jpg
吃完饭,潘春天的父亲和王翔告别,结束流浪生涯,跟着儿子女儿回家,王翔百感交集,忍不住哭了。




26.jpg
偶尔,这里会上演些温暖的故事,大部分时候,“第一烂尾楼”还是像这座繁华城市的一个暗疮,散发着令人不快的气味。图为新鸿安一楼,成堆的垃圾和废弃物无人收拾。




27.jpg
新鸿安内部,一个墙角处,吸毒者丢弃的注射器。附近的住客说,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经常能看到有人蹲在墙角在手臂上打针,男的女的都有。




28.jpg
商城里破烂的电梯从未启用过,梯子上布满灰层,没人敢从上面行走。楼下一家门面店即将开业,正在举行宣传活动,吸引了一些市民争抢礼品。




29.jpg
2016年10月,合肥当地有关部门开始对这座“第一烂尾楼”进行封停行动。图为2016年10月24日,新鸿安商城的唯一进出通道里被保安把守,不准任何人进出;并对商城内所有人员、物品强制清场。




30.jpg
这里的200多家旅馆、饭店和住户挥别“第一烂尾楼”,新鸿安,彻底成为了一座空城。




31.jpg
2016年10月24日,新鸿安商城外,一个刚刚从商城里搬出来的年轻人躲在塑料布下避雨,等待车辆来搬家。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4 09: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5 12:47 AM , Processed in 0.03850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